刘安国
- 作品数:52 被引量:294H指数:11
-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评价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索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的特征性红外热谱改变,建立其辅助诊断方法,为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纳入符合CP诊断标准的男性患者50例,招募同年龄段健康男性志愿者20例,采集健康男性和CP患者的下腹部红外热谱,对比分析CP患者红外热谱的异常温度改变特征,建立CP的临床辅助诊断方法和疗效评价手段。结果:CP患者的下腹部红外热谱具有特征性的温度改变。与同年龄段健康男性相比,CP患者的下腹部平均温度值、H值(下腹部平均温度值-下腹部低温区温度值)、P值(下腹部平均温度值-耻骨联合区平均温度值)、S值(下腹部平均温度值-阴囊区平均温度值)、G值(下腹部平均温度值-双侧腹股沟平均温度值)改变都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其下腹部平均温度值与自身CPSI积分值呈负相关(P<0.01),Pearson相关系数为-0.519,阴囊区平均温度值与自身CPS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Pearson相关系数为0.446。另外,除H值外,P、S、G值与自身CPSI积分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0.01),其中S值与自身CPSI积分相关性较高,Pearson相关系数为-0.898,两者呈显著负相关。结论:CP患者下腹部具有特征性红外热谱温度改变,将这些特异性红外温度指标作为应用于CP的辅助诊断、症状评估和疗效评价,不失为一种简单、直观、便捷、准确的手段。
- 刘安国严兴科阚丽丽
-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针刺效应
- 弱视的临床视觉电生理研究进展及其评述被引量:4
- 2016年
- 近年来视觉电生理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弱视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结合近年来弱视的临床视觉电生理研究进展,分别对于眼电图、视网膜电图、视觉诱发电位等视觉电生理指标的定义、产生机制及其在弱视的临床电生理研究中的意义等进行综述,并对相关研究结论的争议做一评述。
- 张奥严兴科刘安国
- 关键词:弱视视网膜电图视觉诱发电位
- 中药联合常规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弱视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背景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弱视的常规方法主要包括验光配镜、遮盖疗法、阿托品点眼、精细目力训练、仪器治疗等或上述综合疗法,但各种疗法的效果均有一定的局限性。长期以来中药曾用于小儿弱视的治疗过程,但其疗效评价有一定争议。目的系统评价中药联合常规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弱视的疗效。方法按照我们制定的检索策略用计算机检索2000--2015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全文数据库、美国医学文摘数据库(PubMed)中关于中药联合常规综合疗法与单纯常规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弱视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按照循证医学(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改良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文献的研究方法学进行评分,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1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治疗效果的合并效应量。结果共有33篇符合检索纳入标准的文献纳入分析,总样本量6666例。33篇文献中共25篇描述了组间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共29篇文献描述了所参照的诊断标准,30篇文献描述了参照的疗效标准;改良Jadad评分显示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评分为6分者1篇,3分者2篇,1—2分者30篇。Meta分析显示中药联合常规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弱视的总有效率合并效应量[比值比(OR)]为3.92[95%可信区间(CZ):3.30~4.64],中药联合常规综合治疗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74,P〈0.01)。结论中药联合常规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弱视的总有效率优于单纯常规综合疗法,可以认为中药联合常规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弱视有效;本研究中纳入文献的总体方法学质量评价尚不令人满意,需要更多设计良好的RCT进一步证实中药在小儿弱视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
- 张奥严兴科刘安国
- 关键词:小儿弱视常规疗法META分析循证医学
- 一种新型的酒当归超微饮片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中药炮制领域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的酒当归超微饮片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提取物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的:当归药材,水处理软化,切成生品饮片,干燥后,加黄酒闷润,炒制成酒当归饮片,将酒当归饮片进行超微粉碎,过200目筛,即...
- 李越峰严兴科张小花吴平安刘安国金辉曹瑞牛江涛
- 辨位定点针刀松解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观察辨位定点针刀松解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刀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每组30例。针刀治疗组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分型,进行针刀松解术治疗,每周1次,3周为1个疗程;针刺对照组选取主穴为天柱、大椎、后溪、颈椎夹脊穴,同时根据不同证型配穴加减,每周4次,3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共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疗效评定标准以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程度和NPQ颈痛量表为主。结果:针刀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与针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PQ评分量表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辨位定点针刀松解术能显著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不同分型的颈椎病患者都具有肯定疗效,并且在临床治愈率和远期疗效方面优于针刺疗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王海东阚丽丽刘安国
- 关键词:颈椎病
- 基于纳升级二维液相色谱技术的过敏性哮喘大鼠血清差异蛋白质谱表达
- 2013年
- 目的研究过敏性哮喘大鼠血清差异蛋白质谱表达。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捆绑组和哮喘模型组,应用纳升级二维液查色谱技术研究哮喘大鼠血清差异蛋白质谱表达。结果哮喘模型组血清多肽谱峰与捆绑组比较,新出现特异性峰1个,为13号峰(94.731 min);特异性消失的峰3个,为1号峰(77.489 min)、2号峰(78.418 min)和5号峰(80.533 min),可能与哮喘发病有关;捆绑组血清多肽谱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新出现特异性峰4个,为2号峰(78.418 min)、4号峰(79.398 min)、5号峰(80.533 min)和7号峰(81.824 min),特异性峰消失1个,可能与捆绑应激刺激有关。结论过敏性哮喘的发病机制与蛋白异常表达密切相关,但动物实验需要注意区分应激因素导致的相关蛋白表达干扰。
- 严兴科刘安国于璐陈程崔海福
-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
- “疏肝调神”配穴针刺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障碍大鼠睡眠周期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疏肝调神”配穴针刺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昼间12h异常睡眠周期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模型组、抓取组、西药组和针刺组,每组12只。除手术组外均行手术埋置电极与插座并以复合应激法造模,造模后西药组、针刺组及抓取组分别予以盐酸帕罗西汀、“疏肝调神”针法干预和抓取固定。记录昼间12h睡眠脑电,获取睡眠潜伏期、觉醒-睡眠周期和睡眠时相。结果:与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睡眠潜伏期、觉醒期延长(P<0.01),各睡眠期和8:00—9:00、15:00—18:00睡眠缩短(P<0.01,P<0.05);与抓取组比较,西药组、针刺组大鼠睡眠潜伏期、觉醒期均缩短(P<0.01),西药组大鼠各睡眠期和8:00—10:00、14:00—16:00睡眠延长(P<0.01,P<0.05),针刺组大鼠各睡眠期和8:00—9:00、12:00—13:00、15:00—18:00睡眠延长(P<0.01,P<0.05);与西药组比较,针刺组大鼠睡眠在9:00—10:00较短、16:00—17:00较长(P<0.05)。结论:“疏肝调神”配穴针刺和盐酸帕罗西汀均可调节PTSD睡眠障碍模型大鼠异常脑电,改善睡眠,但针刺相对于药物干预针对性强,不会引起嗜睡,效应更稳定。
- 赵中亭陈家涟王小花朱田田刘安国严兴科
- 关键词:针刺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障碍睡眠周期脑电波
- 温和灸对去卵巢大鼠股骨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去卵巢大鼠骨Ⅰ型胶原表达变化及温和灸、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BE2)的干预效果,探讨"补虚化瘀"灸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的机制。方法将50只8月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去势组40只,后者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并于90 d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雌激素组、艾灸组和艾灸+雌激素组各10只,其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正常饲养,雌激素组予BE2后肢肌肉注射、艾灸组按"补虚化瘀法"取穴行温和灸治疗,艾灸+雌激素组同时给予BE2注射和艾灸治疗。疗程结合后处死大鼠,分别以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右股骨Ⅰ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右股骨Ⅰ型胶原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及各治疗组,各治疗组中仅艾灸+雌激素组mRNA表达阳性反应面积明显大于艾灸组(P<0.05或0.01),余各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温和灸可明显增强去卵巢大鼠股骨Ⅰ型胶原表达(效果与BE2相似),此可能为"补虚化瘀"灸法治疗PMO的机制之一。
- 王军燕杨晓慧刘安国董莉莉马重兵朱田田严兴科
- 关键词:温和灸补虚化瘀法I型胶原I型胶原MRNA
- 电针“三阴穴”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电针"三阴穴"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电针组,皮内注射同种异体雄性SD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辅以双重免疫佐剂复制自身免疫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造模后电针组、药物组分别给予电针"三阴穴"、舍尼通灌胃治疗15 d。观察各组动物前列腺组织湿重及系数、形态结构;放免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抗体Ig G、局部组织细胞因子白介素(IL)-2、IL-8的变化。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前列腺重量及系数与空白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病理观察显示,模型组动物前列腺组织形态及结构明显受损。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匀浆中Ig G含量明显增高(P<0.05),IL-2、IL-8高表达(P<0.05,P<0.01)。治疗后,电针组动物腺体湿重及系数均明显下降(P<0.05,P<0.01),病理变化明显减轻;局部前列腺组织Ig G含量明显降低(P<0.05),IL-2、IL-8表达显著减轻(P<0.05,P<0.01)。结论电针"三阴穴"能够减少局部抗体Ig G的分泌,调节局部细胞因子IL-2、IL-8的表达,减轻组织局部免疫亢进,抑制前列腺组织形态结构的损伤,从而起到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
- 严兴科董莉莉刘安国韩林王军燕马重兵朱田田何天有
- 关键词: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电针IGGIL-2IL-8
- 针刺对单眼视觉剥夺大鼠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探讨针刺防治视觉剥夺效应的电生理学机制。方法:健康15d龄long Evans大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模型组(MD)和针刺治疗组(MDT),每组6只。后两组采用单侧眼睑缝合的方法建立剥夺性弱视动物模型。针刺治疗组选取"睛明""承泣""球后""攒竹"穴针刺,双侧交替使用,每日针刺一侧穴位,共14d。观察针刺对不同空间频率下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正常组与模型组不做任何治疗干预。结果:在2×2、4×4、8×8三种不同空间频率(SF)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出现明显的剥夺效应,P1峰潜时延迟(P<0.01),N1-P1波幅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治疗组P1峰潜时显著提前(P<0.01),N1-P1波幅值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正常组、针刺治疗组大鼠均在SF为4×4时N1-P1波幅值达到最高,在此空间频率下鼠眼的分辨能力最佳,表明这可能是大鼠视觉系统的最佳空间频率。结论:视觉系统在敏感期内具有明显的电生理可塑性,针刺治疗可调节视觉剥夺所导致的视反应的抑制与迟缓,从而拮抗剥夺效应。
- 严兴科董莉莉刘安国王军燕马重兵朱田田
- 关键词:图形视觉诱发电位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