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斌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按年龄分层的HBeAg阳性与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已有较多研究表明,年龄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1-2],hbeag阴性患者年龄比阳性患者明显偏大,纤维化程度分级也更高[3],但这种纤维化程度分级是由单独的年龄因素所致,抑或与hbeag状态有关,均没有做更深入的探讨.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相同年龄段的hbeag阴性与阳性患者的病理纤维化程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 吴晓鹭刘小斌刘家俊
- 关键词:肝硬化年龄
- α-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α-2b干扰素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与疗效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67例干扰素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总体疗效,分层分析疗效与性别、年龄、病毒载量、ALT、病理炎症级别及纤维化程度之间关系。结果干扰素治疗24周后观察,完全应答率为47.8%(32/67),部分应答率为40.3%(27/67、无应答率为11.9%(8/67),干扰素的疗效与患者性别,ALT,病毒载量及炎症程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女性,病毒载量低、ALT及炎症程度高的患者对干扰素应答更佳。
- 刘小斌郑彩霞吴晓鹭刘家俊
- 关键词:Α-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HBEAG
- 119例婴幼儿麻疹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19例婴幼儿麻疹住院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情况,为厦门及周边地区麻疹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麻疹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麻疹Ig M抗体检测结果,按不同月龄分为三组,比较三组间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麻疹住院患儿为119例,按月龄不同分为0~6个月组、6~8个月组、大于8个月组,患儿发病率随月龄增大而增多,随月龄的增大,患儿出现发热及皮疹的时间更长,出现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比例也随之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患儿有典型发热、出疹、畏光、流泪、结膜充血、Koplik斑等临床表现,114例患儿预后良好,5例患儿发展为重症,其中3例有营养不良等基础病,1例死亡。结论:婴幼儿初免前麻疹的发病率随着月龄的增大而增加,大月龄患儿临床症状更重且出现并发症的比例更高,合并基础病未接种疫苗大月龄者可能为重症麻疹的高危人群。
- 李稳秀刘小斌曾建勇刘家俊吴晓鹭
- 关键词:麻疹麻疹抗体强化免疫活动婴幼儿重型麻疹
- 411例住院患者药物性肝损伤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在我院各科室的发生情况及引起DILI的药物类别,以便今后尽可能减少本地区DILI的发生率及提高DILI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采用临床电子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EDC),录入我院近3年内入出院诊断之一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411例的临床资料,应用在线电子系统进行RUCAM评分,统计同期全院各临床科室总住院人数,对部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其间我院住院患者DILI发生人数排名前五位的科室分别为结核科、感染科、血液科、肿瘤科、内分泌科,造成DILI的常见药物排前五位的是抗结核药物、抗肿瘤化疗药物、中草药及中成药、其它抗生素、抗甲亢药。大部分DILI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发生肝衰竭甚至死亡。结论:DILI的发生率及导致DILI主要药物类别在不同的医院及科室间存在差异,抗结核药物、抗肿瘤化疗药物及中草药是我院引起DILI的主要药物。
- 刘小斌吴晓鹭刘家俊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肝功能异常
- 255例麻疹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分析本市近6年麻疹住院患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为本地区制定消除麻疹的策略及提高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本市近6年麻疹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疾控中心的麻疹Ig M抗体检测结果,用EXCLE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我市麻疹住院患者为197例,远超其它年份,呈高发趋势,发病率达到了5.28/10万;患者年龄分布呈现双锋型的特征;临床主要特征为发热,皮疹,咳嗽,腹泻,畏光、流泪,Koplik斑,肝功异常;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少数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结论要想达到在本地区消除麻疹的目标,在严格执行国家卫计委现有的方案的同时,应当制定更为有效的策略;麻疹爆发期间应加强婴幼儿被动免疫,临床应当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
- 朱小宁曾建勇刘家俊吴晓鹭刘小斌
- 关键词:麻疹麻疹抗体强化免疫活动婴幼儿重型麻疹
- 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总结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奥司他韦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了我院560例轻症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发热至口服奥司他韦的时间、发热持续时间、病毒转阴时间;分析发热至口服奥司他韦的时间与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转阴时间的相关性.患者按发热至口服奥司他韦的时间不同分三组,比较不同组间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转阴时间是否有差异.结果 大部分患者症状为发热(97.0%)及咳嗽(90.0%);少数伴有胃肠道(1.8%)或神经系统症状(0.9%);部分患者血常规及生化异常;16.6%的患者心电图呈非特异性改变.患者从发热到起始服奥司他韦时间与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转阴时间均呈正相关(r=0.83,P<0.01;r=0.60,P<0.01).各组之间比较其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转阴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轻症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类似,发热患者早期口服奥司他韦治疗可能会缩短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转阴时间.
- 刘小斌吴晓鹭陈景寿潘业李立新陈滟珊张静华欧宏杰曾建勇刘家俊
- 关键词:奥司他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