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庆红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性关节炎
  • 2篇软骨
  • 2篇疏密波
  • 2篇骨性
  • 2篇骨性关节
  • 2篇骨性关节炎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炎
  • 1篇凋亡
  • 1篇调控基因
  • 1篇调控基因表达
  • 1篇软骨细胞
  • 1篇软骨细胞凋亡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 1篇基因
  • 1篇基因表达
  • 1篇骨细胞
  • 1篇骨细胞凋亡
  • 1篇关节软骨

机构

  • 2篇南京军区福州...
  • 2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福州大学
  • 1篇上杭县医院

作者

  • 2篇刘庆红
  • 2篇林木南
  • 2篇林叶青
  • 1篇刘献祥
  • 1篇柯栋忠
  • 1篇梁永刚
  • 1篇郭健红
  • 1篇曾金雄
  • 1篇李西海
  • 1篇林艳红
  • 1篇涂向东
  • 1篇刘建华
  • 1篇曾德华
  • 1篇高杰

传媒

  • 1篇中医正骨
  • 1篇康复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动态温热疏密波对软骨细胞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动态温热疏密波对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2组,即:正常组(10只)和手术组(50只)。手术组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模型,术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造模后常规饲养,对照组微波治疗仪,实验1组电(疏密波)治疗,实验2组热(热软膜)治疗,实验3组电热(治疗型护膝动态温热疏密波)治疗,分别对应治疗16周后,观察关节软骨的组织形态学,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率及p21、p53、Bcl-2 mRNA的表达。结果:16周时,骨性关节炎模型成功建立,经治疗后各组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学病理变化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P<0.01,P<0.05);各组软骨细胞的凋亡率、p53 mRNA表达,模型组、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对照组、实验2组、实验3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实验1组(P<0.01,P<0.05),实验3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2组(P<0.01,P<0.05);软骨细胞p21、Bcl-2 mRNA表达,模型组、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对照组、实验2组、实验3组明显高于模型组、实验1组(P<0.01,P<0.05),实验3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2组(P<0.01,P<0.05)。结论:动态温热疏密波能有效下调软骨细胞p53 mRNA表达,上调p21、Bcl-2 mRNA表达,从而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延缓关节软骨退变。
林木南李西海刘献祥林叶青曾金雄刘建华郭健红梁永刚涂向东刘庆红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
温热疏密波不同波段对实验性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病理变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通过观察温热疏密波不同波段对大鼠膝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组织的病理变化,探讨最佳波段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各组采用相应干预方法,8周后观察关节软骨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8周时正常组关节软骨病理变化基本正常;模型组关节软骨表膜粗糙,移行层细胞外露,个别部位软骨细胞核固缩、坏死;疏密波1∶2模式组软骨细胞出现轻度萎缩,胞质内可见少许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微波对照组、疏密波1∶1模式组、疏密波2∶1模式组软骨细胞形态、细胞器等病理变化,均优于模型组(P<0.01),但比疏密波1∶2模式组差(P<0.05)。结论:温热疏密波不同波段均能延缓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及软骨基质的退变,而疏密波1∶2模式更明显。
林木南李西海林艳红林叶青刘庆红高杰曾德华柯栋忠
关键词:疏密波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