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华
- 作品数:55 被引量:206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先天性肝纤维化合并多囊肾1例被引量:6
- 2015年
- 先天性肝纤维化(congential hepatic fibrosis,CHF)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以肝脏纤维化、门静脉高压为主要特点,多合并多囊肾和(或)肝内外胆管发育异常.现报道先天性肝纤维化合并多囊肾l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杨灿洪刘志华
- 关键词:肝硬化多囊肾病理先天性肝纤维化
- 耳念珠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耳念珠菌是一种新出现的多重耐药酵母菌,本研究拟建立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的耳念珠菌检测方法并评价。方法针对念珠菌5.8S和ITS2基因区域设计耳念珠菌特异性引物和念珠菌通用引物,评价其最低检测限;选取65株菌对其特异度进行评价;同时测定其在非培养条件下对该病原的检出能力。用5种常见念珠菌和耳念珠菌对念珠菌通用RPA检测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耳念珠菌特异性RPA检测方法检测下限为103拷贝/反应,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下限相同,37℃下反应时间20 min,特异度为100.00%。可以在2.5 h内检测出血液中的耳念珠菌,其检测下限为1.02×10^(3)菌落形成单位(CFU)/mL,与PCR检测下限相同。念珠菌通用引物可通过扩增产物大小不同,实现5种常见念珠菌与耳念珠菌的初步鉴别。可在白色念珠菌与耳念珠菌菌量比(5∶1,1∶1,1∶5)的混合感染情况下产生两种易于区分的条带。种易于区分的条带。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耳念珠菌RPA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快速、成本低的特点,表现出了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可以实现5种临床常见念珠菌与耳念珠菌的初步鉴别诊断。
- 付雷雯王玲乐婷婷郭辉杰杨钧陈清刘志华胡静
- HBV母婴零传播——从争议到共识
- 2024年
- 母婴传播是HB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预防HBV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防控的关键环节,也是2030年全球消除乙型肝炎的五大核心战略支柱之一。新生儿联合免疫和妊娠期的抗病毒干预是阻断母婴传播的关键措施,实施新生儿联合免疫和妊娠期抗病毒干预的综合策略能够加速实现消除母婴传播的目标。我国学者提出“乙型肝炎母婴零传播”的理念,并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小贝壳”项目),旨在推动母婴阻断策略的实施,为我国消除病毒性肝炎打好基础。“小贝壳”项目为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提供了详细的实施策略、成功的实践经验及可靠的数据支持,凝聚了学术界对“乙型肝炎母婴零传播”的共识,对我国以及全球实现消除HBV母婴传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刘志华侯金林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 不同宿主来源香港海鸥菌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了解不同宿主来源香港海鸥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于2015年1月—2016年8月分离自广东省淡水产品鱼和蛙肠道117株香港海鸥菌,5株病人粪便分离株为本实验室保存。采用K-B纸片法测定菌株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表型,PCR法扩增磺胺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和红霉素类等9种耐药基因,应用χ2检验进行率的差异性比较。结果 122株香港海鸥菌主要对利福平、头孢噻吩、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耐药,耐药率分别为86.9%、78.6%、48.7%、30.8%、18.9%、18.0%、14.5%,多重耐药率达57.4%;对四环素耐药的22株菌中,tet A、tet R检出率分别为72.7%、68.2%;对磺胺类耐药的36株菌中,sul1、sul2检出率分别为86.1%、50.0%;鱼源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红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均高于蛙源株(P均<0.05),而蛙源株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和链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鱼源株(P均<0.05);蛙源株的sul1、sul2,tet A、tet R、aac(6′)-ib和ere A等6种耐药基因携带率均高于鱼源株(P均<0.05);5株人源株耐药率较低,仅有1株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广东省淡水产品中香港海鸥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为严重,不同宿主来源的菌株具有不同的耐药模式。tet A、tet R和sul1、sul2可能是该菌对磺胺类和四环素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 王丽王玲郭辉杰刘志华刘优招陈清胡静
- 关键词:香港海鸥菌耐药基因药敏实验
- 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专家建议被引量:5
- 2024年
- 为了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发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新发感染的作用,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专家制定了《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专家建议》。本建议旨在科学地指导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提升人群免疫屏障、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和乙型肝炎发病率。
- 中华预防医学会促进消除病毒性肝炎工作委员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崔富强高志良杜娟方钟燎李杰林炳亮刘志华卢庆彬饶慧瑛沈立萍吴疆周乙华庄辉
-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 RNA干扰用于抗HBV感染的研究进展
- 2008年
-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引起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作为一种可以帮助生物抵抗外在感染的体内防御机制,近年来RNA干扰已成为人们进行抗感染和基因治疗研究的有力工具。本文对RNA干扰技术在抗HBV感染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彭亮刘志华丁振华曹虹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RNA干扰基因治疗
- 耳念珠菌不同条件下生长特性及体内毒性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耳念珠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特性、代谢特点及体内毒性特征。方法以白色念珠菌为参照,测定并比较耳念珠菌与白色念珠菌在常规培养条件、不同pH值和不同盐含量下的生长情况;利用微量生化反应管测定两种念珠菌糖醇发酵情况;以四周龄裸鼠为实验动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耳念珠菌感染组、白色念珠菌感染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5只/组。耳念珠菌感染组和白色念珠菌感染组取0.3 mL已调至5×10^9cfu/mL菌液,对裸鼠进行灌胃处理,建立胃肠道感染模型,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取肝脏、肾脏、肠、粪便和血液等标本,通过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分析耳念珠菌的体内分布和毒性特征。结果耳念珠菌的对数生长期约为8~24 h,约在24 h后进入生长稳定期,最适生长的pH值范围为5~7,生长模式与白色念珠菌相同;耳念珠菌在浓度为5%和10%的NaCl培养基中生长情况优于白色念珠菌,能发酵葡萄糖、蔗糖、海藻糖和山梨醇;从裸鼠的粪便、血液、肝脏和肾脏组织中分离出耳念珠菌,肝脏载菌量最多为5.7 log10cfu/g,其可造成肝组织和肠组织病理学改变,但病变程度比白色念珠菌弱。结论耳念珠菌在弱酸或中性条件下最适宜生长,具有高耐盐性,在免疫抑制状态下感染机体后,存在突破肠屏障入血及随血流播散并导致组织病变的可能。
- 付雷雯乐婷婷王玲郭辉杰刘志华杨钧陈清胡静
-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
- 携带FGFR1-FILIP1基因融合和FGFR1基因扩增的多发性气管和支气管腺性乳头状瘤癌变1例
- 2023年
- 支气管腺性乳头状瘤(bronchial glandular papilloma)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支气管腺上皮的良性乳头状肿瘤,一般孤立性单发。本文报道1例发生在40岁女性患者多发性气管下端和右肺中间段支气管腺性乳头状瘤,2处肿瘤均携带FGFR1-FILIP1基因融合、FGFR1基因扩增和CREBBP无义突变c.745C>T,此外气管处肿瘤还携带IRF4基因扩增;4个月后原右肺中间段支气管腺性乳头状瘤处黏膜肿胀,高频电刀消融术后病理检查见携带相同基因变异的腺癌,支持支气管腺性乳头状瘤恶变为浸润性腺癌。术后随访8个月余,复发2次。
- 颜黎栩刘超群梅平刘超陈玉张明辉刘健刘志华张庆玲刘艳辉
- 关键词:FGFR1乳头状肿瘤右肺腺性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epG2细胞模型的构建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细胞模型。方法:将携带1.2拷贝HBV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HEK293细胞进行包装、扩增并分离纯化。将扩增得到的HBV感染HepG2细胞,用ELISA法检测感染后第4天培养上清中的HBsAg,Real-time RT-PCR检测HBV mRNA。结果:ELISA检测结果显示,HepG2细胞感染HBV后上清液中HBsAg呈阳性。Real-time RT-PCR可以检测到HBV mRNA。结论:HBV能在HepG2细胞中表达复制和表达,HBV感染的HepG2细胞模型构建成功。
- 钟诚彭亮刘志华惠长野李珊凤曹虹
- 关键词:HEPG2细胞细胞模型
- 小儿慢性乙型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个案报道
- 2021年
- 目的报告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乙肝)儿童的个案。方法使用Peg-IFN-α-2a治疗一例乙肝e抗原(HBe Ag)阳性的CHB儿童。治疗和随访期间收集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患儿使用Peg-IFN-α-2a治疗24周后,HBe Ag和乙肝表面抗原(HBs Ag)均转为阴性,乙肝病毒DNA(HBV DNA)由6.20 lg IU/ml降至低于检测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恢复至正常水平,并且产生了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患儿在治疗中先后出现发热,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结论使用Peg-IFN-α-2a治疗CHB患儿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可为后续确定适合CHB儿童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 王维唐伟平朱娜玲罗雅丽王利玲刘志华
-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儿童慢性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