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杰
- 作品数:27 被引量:185H指数:8
- 供职机构: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吉林省高砷区人群尿、发砷含量的检测
- 2001年
- 唐红艳卢振明刘忠杰
- 关键词:毛发砷含量地方性砷中毒
- 2002—2004年吉林省高砷水源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了解吉林省砷中毒病区范围及饮水高砷的分布规律.方法采取普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半定量检测饮水含砷量,对超标(≥0.05mg/L)水样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比色法进行复检。结果对9个县(市、区)的2063个自然村进行了筛查工作.其检测水样40536份,检出超标水样2598份,超标率为6.41%,其筛查出有超标水源的县(市)6个.占所筛查县的66.67%:高砷自然村283个,占所筛查自然村的13.72%:高砷暴露人口近13万人,其中儿童近3万人结论.吉林省西部平原地区高砷水源分布较广,且部分地区已有砷中毒的病情流行.需尽早开展全面的高砷水源筛查及病情普查工作,以便进行防治。
- 卢振明佟建冬张秀丽刘忠杰房连营张丽虹
- 关键词:砷中毒流行病学研究饮水
- AgDDC法比色测定水、土、粮、菜、尿中砷被引量:2
- 1997年
- 在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病调查中,寻找准确、灵敏的测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验作者筛选出以氯仿——三乙醇胺为溶剂体系的AgDDC比色法,并应用该方法测定各种样品的砷含量。
- 张丽虹刘忠杰白淑琴孙淑霞张正顺邵起江黄冬生周家胜
- 关键词:砷
- 布氏菌病患者体内微量元素的观察被引量:1
- 1999年
- 微量元素在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领域内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维持人类健康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被人们所关注,愈来愈认识到有些元素不仅可以抗感染,而且与许多慢性、退行性、甚至恶性病变有关。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并对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 张桂珍刘忠杰张丽红陈淑华王仲秋杨光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微量元素
- 吉林省西部地区高砷水源筛查结果分析
- 目的:为进一步搞清吉林省的砷中毒病区范围,找出吉林省饮水高砷的分布规律.
方法:采取普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统一试剂盒半定量法检测饮水中含砷量,对所有超标水样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比色法进行复检.
...
- 卢振明佟建冬张秀丽刘忠杰房连营张丽虹
- 关键词:砷中毒流行病学
- 文献传递
- 吉林省砷中毒地区先天畸形调查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饮水型砷中毒对出生缺陷或先天畸形的影响。方法采取横断面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整群抽样、定点定时入户的调查方法。结果横断面调查病区及高砷区畸形率为6.69‰,非高砷区畸形现患率为2.28‰,二者比较无差异。回顾性调查砷中毒病区及高砷区畸形率为6.33‰,非高砷区畸形率4.2‰,二者比较无差异。畸形中以脑发育不全、斜视、唇裂多见。结论病区及高砷区组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并不显著,说明高砷可能对孕妇及胎儿会有一定的影响。
- 卢振明佟建冬张秀丽刘忠杰梁宝成刘洪曹世明李军寇百洲杨德民
- 关键词:饮水型砷中毒先天畸形
- 吉林省地方性砷中毒调查研究被引量:10
- 2000年
- 按卫生部要求,为尽快查清地方性砷中毒在吉林省的流行情况,依据以往水质检测资料,对吉林省西部的通榆县4个乡进行了环境砷含量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共检水样174份,其中砷含量超标37份,占 21.26%,水砷最高值为 0.207mg/L。土壤及农作物砷含量均在国家规定的正常范围内。共调查 4 903人,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掌跖部角化、皲裂、皮肤色素沉着、脱失患者共93人,占调查人数的1.9%,其中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80岁,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05)。共检疑似患者尿样42份,其中15人尿砷含量超标(<0.09mg/L),占35.7%,尿砷最高值为0.401mg/L。检发样13份,有8份砷含量超标,占61.54%。根据环境砷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确认本区内有地方性砷中毒流行,致病因子是饮水中含量超标的砷。
- 卢振明刘忠杰张丽虹房连营白术琴唐红艳杨德民寇百洲邓海文黄冬生梁宝成吕海奎
- 关键词: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病学
- 血清或血浆中的氟化物被引量:16
- 2000年
- 万桂敏陈志张丽虹刘忠杰
- 关键词:血清血浆氟化物地方性氟中毒
- 粮食蔬菜中氟化物标准检验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 1995年
- 根据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地方病分会“八五”期间制定氟化物标准检验方法的要求,笔者承担了粮食、蔬菜中氟(可溶性和酸性可溶性氟)测定的标准方法的研究。1
- 张丽虹白术琴刘忠杰万桂敏官日仿
- 关键词:蔬菜氟化物
- 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潜水氟分布与生物地球化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氟是最活跃的卤族元素,它以各种化合物形式广布在自然界中,由于长期地质作用和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氟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本文根据“地氟病区低氟潜水开发利用研究”课题调查资料,从生物地球化学角度论述地氟病区成因、氟分布规律、特点、地下潜水氟存在形态,氟与其它元素的关系。以建立优质的饮用水源优化模式,为低氟潜水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杨凤山刘忠杰张连海陈志张学林乔春凤杨德民
- 关键词:氟中毒地下水地球化学生物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