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生

作品数:90 被引量:511H指数:14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矿业工程
  • 13篇天文地球
  • 12篇建筑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9篇沉陷
  • 14篇采煤
  • 13篇覆岩
  • 11篇离层
  • 11篇开采沉陷
  • 9篇地表沉陷
  • 9篇采煤沉陷
  • 8篇覆岩离层
  • 8篇采动
  • 7篇沉降
  • 6篇地表
  • 6篇注浆
  • 6篇建筑
  • 6篇采煤沉陷区
  • 5篇灾害
  • 5篇小波
  • 5篇充填
  • 4篇地表沉陷控制
  • 4篇地表下沉
  • 4篇地表移动

机构

  • 89篇辽宁工程技术...
  • 3篇煤炭科学研究...
  • 3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大连大学
  • 2篇辽宁科技大学
  • 2篇沈阳大学
  • 2篇辽宁经济管理...
  • 1篇东北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辽宁地质工程...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大同煤矿集团...
  • 1篇铁法煤业(集...
  • 1篇中国铁路设计...

作者

  • 89篇刘文生
  • 26篇杨逾
  • 20篇吴作启
  • 17篇崔铁军
  • 14篇邵军
  • 13篇范学理
  • 12篇杜东宁
  • 11篇冯国才
  • 10篇张媛
  • 9篇由丽雯
  • 8篇苏仲杰
  • 8篇赵德深
  • 7篇冯国财
  • 6篇孙琦
  • 6篇杨伦
  • 4篇张志杰
  • 3篇孙劲光
  • 3篇郭献涛
  • 3篇王旭
  • 3篇韩程辉

传媒

  • 10篇辽宁工程技术...
  • 4篇中国地质灾害...
  • 4篇煤炭学报
  • 4篇测绘科学
  • 3篇世界科技研究...
  • 3篇矿业安全与环...
  • 3篇中国矿业
  • 3篇煤矿开采
  • 2篇测绘工程
  • 2篇中国安全科学...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中国新技术新...
  • 1篇煤炭技术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化工矿物与加...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9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9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6篇2001
  • 2篇1998
  • 2篇1997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覆岩离层产生机理及离层充填控制地表沉陷技术的工程实施被引量:17
2002年
简要介绍了覆岩离层充填方法的技术原理 ,探讨了覆岩离层产生机理、离层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分析了离层充填控制地表沉陷技术的工程实施要点 ,所得结论对该技术的设计。
刘文生范学理
关键词:覆岩地表沉陷控制岩石力学
采动影响下承压含水层水位变化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为研究采动影响下煤层覆岩承压含水层水位变化预测模型,根据采矿岩层移动与覆岩破坏理论,基于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基于地下水稳定运动、非稳定运动两种井流方程的覆岩承压含水层水位采动变化数学模型。结合大平煤矿三台子水库下N1S2综放开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及水文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动影响下承压水的运动为非稳定运动,对应建立的数学模型能更好地拟合覆岩承压含水层水位变化。
杨倩冯国财刘文生
关键词:承压含水层降深
东北煤矿区地表下沉系数规律研究被引量:11
2001年
以东北煤矿区现场所获得的大量实测资料为依据,分析研究了地表下沉系数与覆岩岩性、开采深度、采动性质、采煤方法及顶板管理方法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变化规律,建立起了其统计关系,并对参数的置信区间进行了估算。所得结果对矿区地表移动与变形预测参数的选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刘文生
关键词:开采沉陷重复采动地表移动
红菱井田现今构造应力预测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地质动力区划方法逐级使用地形测量图并结合其它方法查清活动断裂,用以揭示地壳的区域岩体断块结构以及评估其力学状态。通过地质动力区划方法查明了红菱井田现今应力环境下的Ⅱ~Ⅴ级断裂,由各级活动断裂所分割的断块结构展现出了井田现今构造运动的结果。在确定主应力的基础上,以查明的各级断块结构为模型,应用有限元法进行了区域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进而分析了该井田以构造应力为主的地应力特点。
朱广轶刘文生姜继红
关键词:构造应力地质动力区划矿山压力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矿区塌陷土地复垦潜力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08年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生产率、改善矿区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对矿区塌陷土地复垦潜力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并以南票矿区为例,选择了塌陷土地复垦潜力评价的二层树状结构因子,确定了隶属度函数、评价指标权重和评价集,得出了塌陷土地复垦潜力的评价结果。为其他矿区塌陷土地复垦潜力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文生韩彩娟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土地复垦
南票矿区松散层土体结构性参数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研究采空区影响下地表建(构)筑物的变形与破坏,必须首先全面认识建(构)筑物地基土的结构力学特性。基于综合结构势理论,利用TSW-40型土壤真三轴仪,以南票矿区松散层土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一系列不同围压、含水率和中主应力比条件下的真三轴试验,揭示了真三维应力状态下松散层土体应力比结构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结构性参数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原状土的q-ε_s曲线呈现出应变软化型、理想弹塑性型和应变硬化型3种典型的状态。重塑土和饱和土q-ε_s曲线一般均表现为应变硬化型。应力比结构性参数m_η随剪应变、含水率、固结围压和中主应力比的增加而降低;剪切作用初始阶段,m_η下降较快,当ε_s达到5%左右后,m_η逐渐趋于平稳,至ε_s=15%时,m_η趋近于1;结构性参数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固结围压对m_η影响最大,含水率次之,中主应力比对m_η影响最小。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不同试验条件下松散层土体结构性参数变化规律,模型验证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基础。
刘文生吴作启梁怀杰
关键词:开采沉陷
一种分析基坑变形与坑外地面沉降关系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基坑变形与坑外地面沉降关系的方法,特征在于,根据基坑围护结构的三种基本变性特征,可以确定变形与坑外土体沉降的关系式,包括围护结构变形模式的分解、收集现场坑外土体沉降量、建立反演表达式、对角线交叉最小二...
刘文生吴作启崔铁军由丽雯杨逾邵军张远孙琦杜东宁
文献传递
条带法开采采留宽度合理尺寸研究
刘文生
关键词:条带法开采
浅部开采地面塌陷对井下危害及防治被引量:2
2001年
全面调查了某矿浅部开采地面塌陷坑的形成条件及存在状态 ,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地面塌陷坑进行了科学的分类 ,分析了塌陷特征及其对井下危害程度 ,提出了消除塌陷坑对井下危害、恢复矿区生态环境的防治目标及具体原则 ,研制出地面塌陷坑治理的四种方案 ,即①排除积水 ,构筑隔水层 ;②煤矸石充填塌陷坑复垦土地 ;③利用塌陷坑发展养殖 ;④因地制宜 ,综合治理。通过方案的实施 ,彻底消除了塌陷坑对井下的危害 ,地面生态环境得以恢复 ,取得了理想的治理效果和经济社会效益。
刘文生苏仲杰王森林
关键词:地面塌陷聚类分析
稳健估计的两种粗差探测方法被引量:14
2016年
在测量数据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下,最小二乘估计具有最优化统计性质,它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估计方法.针对测量数据由于过失误差而偏离正态分布,最小二乘估计并没有抵抗异常值的能力,需要寻求具备抗粗差能力的估计理论和方法,对测量数据中的粗差进行判别和剔除,使其不影响测量结果.使用了两种粗差检验的方法对观测数据中存在的粗差进行检验,分别是选权迭代法和数据探测法,并利用水准网数据验证了它们抵抗粗差的效果,表明选权迭代法中IGG法更容易实现粗差的探测与定位.
刘文生唐守路
关键词:粗差选权迭代法数据探测法粗差检验水准网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