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玲

作品数:35 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心力衰竭
  • 11篇衰竭
  • 10篇中医
  • 8篇动脉
  • 8篇动脉粥样硬化
  • 7篇慢性
  • 7篇慢性心力衰竭
  • 5篇医经
  • 5篇中医药
  • 5篇名医
  • 5篇名医经验
  • 4篇药疗
  • 4篇药疗法
  • 4篇医药疗法
  • 4篇中医药疗法
  • 4篇家兔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中药
  • 3篇辨治
  • 2篇胆酸

机构

  • 3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4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33篇刘春玲
  • 12篇唐蜀华
  • 5篇陈晓虎
  • 3篇李七一
  • 3篇孙云霞
  • 2篇王雅君
  • 2篇刘史佳
  • 2篇林欣
  • 1篇高坤
  • 1篇史海波
  • 1篇万进
  • 1篇刘静
  • 1篇缪晓帆

传媒

  • 6篇江苏中医药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山西中医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基层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6
  • 4篇2005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致ST段抬高三例
2011年
报告我院3例无陈旧心肌梗死者平板运动试验后ST段抬高的病例,分析其运动心电图变化特点,探讨可能机制.例1 患者男,66岁,诉间歇性胸闷伴劳累后胸痛3个月,加重数天.胸痛有时向左肩放散,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无心肌梗死史.体检:身高180 cm,体重90kg,血压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65次/min.
万进李七一史海波刘春玲
强心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BNP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附28例临床资料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强心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心合剂。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及血浆BN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0%;2组治疗后心功能均获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BNP下降30%或以上的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强心合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改善临床预后。
刘春玲陈晓虎李七一唐蜀华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血浆BNP强心合剂中西医结合疗法
衷中参西辨治慢性心衰心得被引量:9
2017年
慢性心力衰竭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中医药因其整体调节的优势,运用辨证施治为主,在减轻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衰的治疗中。心衰的治疗应在比较中西医学各自优势的前提下,衷中参西,病证结合,强调掌握核心病机,辨证抓临床特征,辨病融入辨证,治疗分标本缓急,中西长短互补,组方用药秉持性理互参,以期采用最优化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唐蜀华刘春玲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机
唐蜀华教授辨治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验被引量:2
2022年
概述唐蜀华教授对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认识及治法方药经验。唐蜀华教授认为其发生发展与“虚、痰、瘀、热毒、风动”关系密切,并强调将西医之辨病与中医之辨证相结合,在治疗上注重兼顾扶正补虚及祛邪化实,性理合参以助加减,并结合病案进一步佐证学术思想及经验。
连晨曦刘春玲
关键词:病证结合名医经验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3年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展,心衰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仍在不断增加。因此,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有着广大的前景。结合相关文献,论述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总结归纳中医中药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及其疗效。
刘春玲王雅君陈晓虎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中医
唐蜀华教授应用复方关白附汤治疗房性心律失常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唐蜀华教授应用复方关白附汤治疗房性心律失常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从房性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和对复方关白附汤药物组成、配伍意义、中药药理等分析,明确复方关白附汤治疗房性心律失常的中医机理,并通过临床病例的观察彰显复方关白附汤的疗效优势,最后列医案进行佐证。结果:复方关白附汤治疗房性心律失常,不仅能减少发作次数,缩短发作的持续时间,提高临床疗效,还能改善生活质量,且安全,毒副反应小。结论:唐蜀华教授应用复方关白附汤治疗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行之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刘静刘春玲
关键词:房性心律失常名医经验
唐蜀华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经验被引量:7
2012年
舒张性心力衰竭又被称为收缩功能正常的心衰或收缩功能保留的心衰,在心衰患者中所占比例为40%~71%。既往中医对舒张性心衰的认识是包含在慢性心衰的认识中的。《素问·逆调论》云:"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素问·水热穴论》"水病,下为大腹,上为喘乎,不得卧者,
刘春玲唐蜀华
关键词:舒张性心力衰竭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宣肺振心方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2025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宣肺振心方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及已发表文献,检索宣肺振心方组成中药物黄芪、刺五加、红景天、丹参、川芎、防己、水红花子、延胡索的活性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进行有效成分靶点预测。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及OMIM数据库检索HFpEF相关靶点,与中药有效成分相关靶点取交集,整合并运用Uniprot数据库进行基因校正。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中获取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并运用Cyoscape 3.7.0软件筛选核心靶点,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借助Metascape运用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筛选数据导入微生信网站进行可视化绘图。筛选核心靶点及对应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处理。结果:通过TCMSP数据库及现有文献检索宣肺振心方组方中药活性成分,预测并去重后获得相关靶点390个。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搜索HFpEF并去重后获得疾病靶点2053个,与中药活性成分靶点交集靶点167个。PPI网络分析并筛选出TNF、IL-6、IL-1β等7个核心靶点。“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分析显示槲皮素、山柰酚、草质素、β-谷甾醇等为核心活性成分。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主要与蛋白激酶活性、G蛋白偶联胺受体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等功能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199条信号通路。结论:宣肺振心方中的槲皮素、山柰酚、草质素、β-谷甾醇等有效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TNF、IL-6、IL-1β等核心靶点,干预cGMP-PKG、钙、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从而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起到干预心肌重构及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的作用。
赵百浩陈玲玉吴英兰包迪妮刘春玲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心力衰竭
芦黄颗粒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NO和ET-1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观察中药芦黄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及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法建立家兔AS模型。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血脂康对照组、芦黄颗粒高剂量组、芦黄颗粒低剂量组),造模成功后给药8周,分别测定各组血清NO和血浆ET-1的浓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芦黄颗粒高、低剂量组和血脂康对照组NO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与血脂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ET-1均明显下降。结论芦黄颗粒可能通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发挥对抗AS的作用。
刘春玲唐蜀华孙云霞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一氧化氮内皮素-1
唐蜀华教授从肝论治不寐临床经验被引量:5
2019年
不寐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常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健康。唐蜀华教授认为不寐与肝生理功能关系密切,故从肝论治,总结出肝气郁滞、肝火(阳)上扰、肝血亏虚3个证型及治法方药。在治疗不寐时,每获良效。
张冰怡刘春玲
关键词:不寐从肝论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