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昱
- 作品数:40 被引量:329H指数:9
- 供职机构: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胎儿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测对胎儿期前收缩判别的意义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联合应用胎儿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测,以提高胎儿期前收缩的诊断率。【方法】通过产前胎心听诊和(或)胎心率监护筛查出胎儿心律失常的病例,将胎儿一心电图(FECG)及胎儿超声心动图(FUCG)诊断为胎儿期前收缩者纳入本研究,评价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及其对胎儿期前收缩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FECG发现期前收缩占胎儿心律失常36.8%,FUCG发现期前收缩占胎儿心律失常35.5%,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为0.972;FECG联合FUCG判断室上性期前收缩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95%、89.17%,判断室性期前收缩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55%、96.50%。【结论】FECG与FUCG判定胎儿期前收缩有很好的一致性;对期前收缩性质的判断,采用FECG联合FUCG检测可弥补其相互不足,提高胎儿期前收缩判断准确度。
- 颜雪梅刘智昱颜志琼陈燕玲陈立章
- 关键词:胎儿心脏
- 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及干预措施被引量:4
- 2013年
- 摘要目的:掌握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探讨引起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为制订及完善出生缺陷预防对策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监测方案,对2010年10月1日~2011年9月30日在湘潭市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的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出生缺陷的平均发生率为93.30/万,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无明显趋势(x2=0.114,P=0.736)乡村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城镇(X2=24.638,P〈O.001),男性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XZ=6.693,P=0.010),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与季节无关(x2=3.852,P=0.278),出生缺陷的围产儿死亡率大大高于非出生缺陷)L(X2=2904.583,P〈0.001),先天性心脏病、肢体畸形(并指/趾、多指/趾、肢体短缩、马蹄内翻足)、唇裂及唇腭裂是高发的出生缺陷。结论: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从各个环节入手,以预防为主,加强优生优育健康教育,落实婚前及围产期保健,推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病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冯云刘智昱王淑媛洪春辉熊伟
- 关键词:围产儿干预措施
- 新生儿死亡分析及干预措施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死亡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按照全国妇幼卫生监测要求,对湘潭市2008—2011年上报的409例新生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0~6d)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67.73%,多数死亡发生在医院(56.23%),80.20%的新生儿死前住院治疗过。农村早期新生儿在家中/途中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城市(zk23.290,P〈0.001)。农村早期新生儿死亡的未治疗率显著高于城市(P〈0.001)。农村晚期(7--27d)新生儿死亡的未治疗率显著高于城市(P=0.008)。农村早期新生儿死亡的诊断级别构成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农村晚期新生儿死亡的诊断级别构成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启〈0.001)。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窒息、意外窒息、肺炎、先心病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重点加强早期新生儿死亡控制,建立基层危重症新生儿转诊机制,开设急救通道,加强宣教和护理,做好围生期保健,有助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 冯云刘智昱张丹
- 关键词:新生儿死亡干预措施
- 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加和新生儿体重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加和新生儿体重的关系。方法 收集湖南省岳阳县2015年8-12月住院分娩单胎活产且保健手册记录完整的产妇401例,通过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直线相关分析,分析不同孕前BMI组与孕期体重增加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差异及关系。结果 40.39%孕妇能够按照美国医学会(IOM)推荐的体重控制自身体重,35.66%的孕妇体重增加不足,23.94%的孕妇体重超标。孕前BMI指数越低孕期增重越容易增长不足,孕前BMI指数越高孕期体重增长越容易超标。孕前BMI超重组巨大儿发生率为25.00%(95%CI:12.00%~44.90%),高于其他孕前BMI组。孕前BMI消瘦组、BMI正常组、BMI超重组与新生儿体重的皮尔森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317(P〈0.05),0.217(P〈0.05)和-0.067(P〉0.05)。结论孕前BMI消瘦及超重的孕妇为孕期体重重点管理对象。孕前BMI、孕期体重增加与新生儿体重呈一定正相关性,孕前BMI是巨大儿的预测指标,合理控制孕前BMI是降低巨大儿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 谢冬华刘智昱
- 关键词: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长新生儿体重
- 湖南省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了解湖南省监测危重孕产妇的情况,为降低孕产妇死亡、提高产科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湖南省18家危重孕产妇监测医院上报的《孕产妇个案调查表》中危重孕产妇的分布、母婴结局、孕产期保健、并发症、危重症等相关情况。结果 2013年湖南省危重孕产妇监测医院共监测67 507例孕产妇,合并症占34.13%,危重症占0.37%,死亡人数占0.01%。孕产妇并发症前五位是贫血、合并其他疾病、宫缩乏力、子痫、前置胎盘,危重症前五位是大量输血、休克、子痫抽搐、子宫切除、血凝块形成障碍。结论加强早期筛查与识别妊娠期危险因素的能力、提高对产科危重症及并发症的防治能力是降低危重孕产妇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 孔繁娟刘智昱
- 关键词:危重孕产妇合并症危重症
- 孕产妇心脏骤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孕产妇心脏骤停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抢救危重孕产妇(MNM)心脏骤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回顾性分析湖南省18家医院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入院的所有孕产妇,依据孕产妇心脏骤停后是否死亡分为孕产妇死亡MD组和MNM组,分析患者的年龄、孕次、产次、孕周、产前检查次数、分娩方式、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目击者早期识别、是否入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及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等,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该研究共收集129 259例孕产妇,发生心脏骤停21例,孕产妇心脏骤停的发病率为1∶6 155次分娩,发生心脏骤停的孕产妇中死亡16例,孕产妇发生心脏骤停后的病死率为76.19%(16/21)。21例心脏骤停患者行初级心肺复苏,11例成功,10例失败。MD组与MNM组在产前检查≥5次,目击者早期识别,入住ICU和正确及时的高级生命支持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11、0.025和0.035)。两组孕产妇的年龄、孕次、产次、孕周、文化程度以及剖宫产次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孕周>20周而胎儿未娩出发生的5例心脏骤停患者中,3例行围死亡期剖宫产术(PMCS)的孕妇均存活,未行PMCS的2例孕妇死亡。结论早期识别并予以就地心肺复苏及正确、及时的高级生命支持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孕周>20周的孕妇发生心脏骤停时,建议尽快实施PMCS。分娩量大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建立ICU,并加强对心脏骤停高危对象的识别培训,有利于预防和降低孕产妇心脏骤停的发生。
- 颜雪梅金明华刘智昱
- 关键词:危重孕产妇心脏骤停心肺复苏预后
- 妇幼卫生信息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与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杜其云何健刘智昱
- 关键词:妇幼卫生信息信息质量妇女儿童健康信息数据数据质量信息工作
- 1280名3~6岁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调查研究
- [目的]初步探讨3~6岁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方法]采用自拟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对1 280名3~6岁儿童进行...
- 黄广文吴虹刘智昱杜其云黄群方俊群
- 关键词:情绪
- 出生缺陷儿母亲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出生缺陷儿母亲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95例出生缺陷儿母亲及1 249例出生正常儿母亲进行调查评定。结果 SCL-90的9个因子中,出生缺陷儿母亲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出生正常儿母亲(均有P<0.01)。出生缺陷儿母亲不同受教育程度之间SCL-90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不同职业之间SCL-90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不同年龄段之间SCL-90恐怖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镇与农村出生缺陷儿母亲SCL-90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出生缺陷儿母亲心理健康水平低,应加强出生缺陷儿母亲心理干预。
- 黄广文杜其云刘智昱
- 关键词:先天畸形母亲精神卫生
- 2015—2019年湖南省37-41周分娩的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现状分析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了解2015—2019年湖南省37~41周分娩的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现状及特征分析。方法依托湖南省儿童死亡监测系统,以2015—2019年37~41周分娩的婴儿死亡数据为研究对象,描述性分析该样本死亡原因分类及三间分布。结果37~41周分娩的婴儿和新生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从2015年的2.58‰、1.26‰下降到2019年的1.89‰、0.79‰。37~41周分娩的婴儿死亡数占全省婴儿死亡数的67.35%,37~41周分娩的新生儿死亡数占全省新生儿死亡数的56.04%。在医院死亡的占55.62%,死亡前未接受治疗的占18.98%。新生儿第1位死因诊断是出生窒息,婴儿第1位死因诊断是意外窒息,新生儿和婴儿第2~4位死因诊断均为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结论37~41周分娩的婴儿死亡占整个婴儿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针对≤28 d组和>28~365 d不同年龄组,需要加强围产保健,重点预防出生窒息、意外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等是减少婴儿死亡的关键。
- 华新军孔繁娟刘智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