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汉明

作品数:16 被引量:86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断层解剖
  • 6篇图像
  • 6篇磁共振
  • 5篇断层标本
  • 5篇断层解剖学
  • 5篇解剖学
  • 5篇肝段
  • 5篇标本
  • 5篇磁共振图像
  • 2篇断层
  • 2篇断面解剖
  • 2篇血管
  • 2篇医学教育
  • 2篇人体断层解剖...
  • 2篇矢状断面
  • 2篇网膜
  • 2篇网膜囊
  • 2篇尾状叶
  • 2篇教育
  • 2篇静脉

机构

  • 16篇山东医科大学
  • 3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山东体育学院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刘汉明
  • 15篇刘树伟
  • 9篇栾铭箴
  • 8篇王政
  • 8篇李振平
  • 4篇尹群生
  • 4篇张宪涛
  • 4篇王宏宇
  • 3篇王永贵
  • 3篇丁娟
  • 3篇王凡
  • 2篇赵斌
  • 2篇马祥兴
  • 2篇侯金文
  • 2篇高波
  • 2篇于台飞
  • 1篇陈军
  • 1篇纪瑞成
  • 1篇赵振美
  • 1篇张爱萍

传媒

  • 3篇解剖学报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山东体育学院...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临床医学影像...
  • 1篇解剖与临床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6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段在冠状断面上的划分:断层标本与磁共振图像对照研究被引量:12
1994年
为给MR图像精确定位肝内占位性病变提供断面解剖学依据,利用10套成人肝连续冠状断层标本、3套躯干部连续冠状断层标本、41例胎肝管道铸型及23例正常肝MR冠状图像,研究了肝段在连续冠状断面上的划分。正中裂的前部为肝中静脉至胆囊窝中点的连线,后部为肝中静脉至门静脉或肝门的连线;左叶间裂的前部为肝圆韧带或门静脉左支脐部至镰状韧带附着缘左侧的连线,后部为静脉韧带裂;左段间裂为肝左静脉至肝左缘中点的连线;右叶间裂依几呈冠状位的肝右静脉确定;右段间裂主要依门静脉分支来确定;背裂的前部为肝中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处至门静脉主干的连线,后部为下腔静脉右缘。
刘树伟庞涛于台飞王新怡刘汉明奕铭箴张经建
关键词:肝段肝裂断层解剖
肝段在矢状断面上的划分:断层标本与磁共振图像对照研究被引量:10
1998年
目的:为MR矢状图像精确定位肝内占位性病变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对照观察38例腹部连续矢状断层标本、41例胎肝管道铸型和8例活体腹部MR矢状图像,探讨肝段在矢状断面上的划分。结果:依肝左静脉可区分段Ⅱ和段Ⅲ,门静脉左支矢状部是段Ⅱ、段Ⅲ与段Ⅳ间的天然良界,段Ⅰ位于静脉韧带裂后方或/和下腔静脉前方,肝中静脉与肝门或胆囊窝的连线可用以区分段Ⅳ与段Ⅴ、段Ⅷ,依肝右静脉、胆囊窝和门静脉右支及其分支可区分出段Ⅴ、段Ⅷ、段Ⅵ、段Ⅶ。结论:依肝静脉、门静脉和肝的自然沟裂。
刘树伟于台飞王凡王凡刘汉明王永贵赵斌
关键词:肝段断层解剖矢状断面NMR
人体断层解剖学的教学体会被引量:5
1996年
七十年代以来,超声、CT、MRI、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介入放射学及立体定向技术(γ-刀、X-刀)飞速发展并迅速普及,已成为影像学诊治的主流,而这些影像技术赖以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形态学基础是断层解剖学.这样。
刘树伟刘汉明李振平张宪涛栾铭箴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CT教学
左上腹腹膜腔的矢状断面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切锯并观察了36例躯干部连续矢状断层标本。结果表明:左上腹腹膜腔的连续矢状断面解剖有3种表现形式,左肝上后间隙与网膜囊之间隔以小网膜和胃底。讨论了经左肾矢状断面上腹膜腔的典型表现。
刘树伟王永贵王凡刘汉明王政尹群生
关键词:腹膜腔网膜囊左上腹断面解剖
膈下间隙的冠状断层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为膈下间隙病变的断层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实用的形态学依据。 方法 在 30例成人尸体上腹部连续冠状断层标本和 2例尸体腹部磁共振冠状图像上 ,研究了膈下间隙的冠状断层解剖。 结果在冠状断层上 ,膈下间隙分为肝周间隙和脾周间隙 ;胃胰襞左部前缘和小网膜左部 (肝胃韧带 )后层之间的间隙构成网膜囊上、下隐窝间的唯一直接交通 ,其交通形式在冠状面上可分为 3型。胃膈韧带右层与小网膜的后层相续 ,左层与膈脾韧带右层及胃脾韧带后层相续 ,向下左、右层靠拢而续为胃胰襞左部。胃裸区居胃膈韧带的左、右层之间 ,其存在率为 10 0 %。脾裸区居膈脾韧带、胃脾韧带、脾肾韧带和脾结肠韧带之间 ,在脾肾韧带处最宽 ,脾裸区可分为脾门部和脾肾部 ,其最大值分别为 :2 6 4± 1 16cm ,4 16± 2 2 4cm。 结论 冠状断层是显示胃胰襞左部及网膜囊上、下隐窝间通连关系的优势断层。网膜囊上、下隐窝相通的约占观察总例数的 73 3%
赵振美刘树伟李振平侯金文刘汉明马祥兴丁娟
关键词:网膜囊断层解剖学磁共振图像
Couinaud肝段在CT图像上的划分被引量:9
1996年
为给肝内占位性病变的CT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利用20例腹部连续横断层标本和10例活体正常肝的CT图像,研究了Couinaud肝段在CT图像上的划分。正中裂为下腔静脉左前壁至肝中静脉或胆囊的连线;左叶间裂的上部为左叶间静脉至下腔静脉左前壁的连线,门静脉左支脐部和肝圆韧带裂是其中、下部的天然标志;肝左静脉行于左段间裂内;右叶间裂为肝右静脉至下腔静脉左前壁的连线;肝门或门静脉右支是右段间裂的标志;背裂为下腔静脉右缘至静脉韧带裂右端或门静脉的连线。本文还探讨了易致错分肝段的一些因素。
刘树伟马祥兴刘汉明栾铭箴
关键词:肝内占位性病变肝段断层解剖CT图像
济南市区少年儿童掌骨发育调查
1998年
通过抽样调查济南市区7-14周岁男女少年儿童左手X线片,经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1-5掌骨长及骺长进行精确测量,并将测试数据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掌骨长度指数随年龄增长的规律与身高及其它长骨骨端宽度的增长规律具有相似的曲线;手掌骨干骺连合出现的时间较其它部位男生提前1年,女生提前约3年。提供的男女各年龄组掌骨长度综合指数能反映全身长骨发育状况。
丁娟陈军李振平李人光刘汉明纪瑞成陈心海王培槐王政王宏宇尹群生
关键词:少年儿童掌骨发育
Couinaud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被引量:1
1995年
为给MR图像精确定位肝内占位性病变提供断面解剖学依据,利用20例腹部连续横断面标本,研究了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正中裂为下腔静脉中点至肝中静脉或胆囊窝中份的连线;左叶间裂的上份为下腔静脉中点至镰状韧带的连线,门静脉左支脐部和肝圆韧带裂是其中、下份的天然标志;肝左静脉位于左段间裂中;右叶间裂为下腔静脉中点至肝右静脉的连线;肝门或门静脉右支可作为右段间裂的标志;背裂为下腔静脉右缘至门静脉或静脉韧带裂右端的连线。
刘树伟刘汉明栾铭箴王政高波王宏宇尹群生
关键词:肝段断面解剖外科手术
肝尾状叶及其血管的断层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为给肝尾状叶疾病的影像诊断和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本文利用成人腹部连续横断层标本22例、矢状断层标本14例和冠状断层标本5例研究了肝尾状叶及其血管的断层解剖。肝尾状叶有5面,在外形上可分为固有肝尾状叶(Spigelian 叶)、腔静脉旁部和尾状突三部分。固有肝尾状叶,在横断面上,14例(63.6%)伸出腔静脉后突,11例(50%)出现孤立乳头突现象;在矢状断面上,4例(28.6%)下端出现分叉。在15例(68.2%)横断层和12例(85.7%)矢状断层标本上,可见肝尾状叶鞘系,主要出现于肝门静脉左支横部层面。在断层标本上,可见1~3支尾状叶静脉,大部分汇入下腔静脉肝后段的中、下份。粗大的肝右后下静脉分别见于10例(45.5%)横断层、4例(28.6%)矢状断层和1例冠状断层标本上。此外,文内还详细探讨了肝尾状叶在横、矢、冠状断面上的识别、毗邻及其在影像诊断和在肝切除术中的意义。
刘树伟刘汉明李振平栾铭箴王政王宏宇
关键词:肝尾状叶断层标本血管断层解剖学下腔静脉冠状断面
胰头的矢状断层解剖──断层标本与磁共振图像对照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为给胰头疾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利用38例成人腹部连续矢状断层标本和6例成人活体腹部磁共振矢状图像,研究了胰头的矢状断层解剖。胰头集中出现于正中矢状断面右侧0~4.88cm范围内;在断层标本上,其最大前后径2.91±0.65cm,最大上下径5.62±0.99cm;钩突的出现率为84.21%,71.05%的出现在L1~R1断层;36.84%的主胰管位于胰头后上部,34.21%的居后下部,内径1.98±0.55mm;副胰管的出现率为31.58%,大致行于胰头的中央部,内径1.25±0.41mm。此外,还详细研究了胰头在连续矢状断层上的识别及毗邻。
刘树伟王凡刘汉明于台飞王永贵赵斌王政
关键词:胰头胰管断层解剖磁共振图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