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
-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06年
- 刘辉陈剑秋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老年人围手术期
- 复制因子C4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 2021年
- 目的检测复制因子C4(RFC4)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究RFC4与胰腺导管腺癌的临床预后关系。探讨RFC4作为胰腺导管腺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RFC4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mRNA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生存率间的关系。回顾性分析7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RFC4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RFC4的mRNA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并与患者总生存率(P=0.046)与无病生存率(P=0.042)显著相关。免疫组化结果表明,RFC4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RFC4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大小相关(P=0.043),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分级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RFC4呈显著高表达并提示不良预后,且其表达水平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肿瘤大小有关。RFC4可能作为胰腺导管腺癌潜在的预后预测因子。
- 刘宾刘辉李宝玉
- 关键词:胰腺导管腺癌免疫组化肿瘤大小预后
-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检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MCM4)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究MCM4与胰腺导管腺癌的临床预后关系。探讨MCM4作为胰腺导管腺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MCM4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mRNA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生存率间的关系。回顾性分析7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MCM4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MCM4的mRNA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并与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显著相关(均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MCM4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MCM4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大小相关(P=0.038),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分级无关(均P>0.05)。结论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MCM4呈显著高表达并提示不良预后,且其表达水平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肿瘤大小有关。MCM4可作为胰腺导管腺癌的一个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刘宾刘辉李宝玉
- 关键词:胰腺导管腺癌免疫组化肿瘤大小预后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50例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方法:回顾分析LC治疗急性胆囊炎1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49例实施LC成功,1例中转手术。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50min,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43例。结论:掌握手术适应征及准确操作,LC治疗急性胆囊炎效果可靠。
- 刘辉陈剑秋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炎
- PAK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7年
- p21激活激酶2(PAK2)因参与一系列的细胞内生物学活动,对肿瘤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目前对于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PAK2可被多种上游信号特别是G蛋白Rho家族的Rac和Cdc42激活,参与多种重要的信号通路及细胞功能的调控。PAK2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后可参与细胞骨架重构、细胞运动、凋亡、信号转导、基因转录翻译及血管生成等,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开展PAK2的相关研究和针对其的靶向治疗可能对肿瘤防治提供新的视角。
- 李宝玉何立杰张向莲刘辉
- 关键词:抗肿瘤药
- 急性肠道缺血性疾病外科治疗(附14例报告)
- 2002年
- 急性肠道缺血是一危重急腹症,早期诊断困难,可分为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AMO)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两类,前者又分为动脉栓塞和动脉血栓形成.本病发病率虽低,但病死率很高,近年国内外报告为41.7%~100%[1-4].我院自1978年4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14例,现报告如下.
- 陈剑秋吴义生孙晋津李学东张颖汪立今周立群吴伟刘辉何立杰
- 关键词:外科治疗外科手术病例报告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处理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比较、分析老年胆囊炎LC组及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OC组平均术后住院天数、自主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较LC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老年胆囊炎患者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术后加强监测以及把握手术技巧,行LC安全可行。
- 刘辉陈剑秋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老年人围手术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 2006年
-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金标准".但是,由于LC的特殊性,对于并存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老年患者,仍有一定的风险.我院于2000年12月~2002年12月对92例70岁以上老年胆囊炎患者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OC),2003年1月~2004年1月对90例70岁以上老年胆囊炎患者实施LC,并进行临床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 刘辉陈剑秋
- 关键词:胆囊动脉老年患者胆管三角区
- 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分析
- 目的 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经手术确诊的35例胰腺癌患者,术中切除胰腺癌组织与非胰腺癌组织,采用免疫组...
- 李宝玉何立杰刘辉刘宾
- 关键词:胰腺癌MTOR信号通路MTOR抑制剂相关蛋白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
- 2007年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自20世纪80年代末应用于临床以来,经过10余年的发展,这一新技术已得到广泛使用,主要是由于这一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和安全可靠等优点,已经作为外科治疗胆囊炎等良性疾病的首选方法,并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可。随着操作技术的逐渐成熟,手术器械的更新,适应证不断扩大。要安全地完成LC,一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根据术者实际水平选择适当的适应证;评价患者心肺功能,完善术前准备工作,预防心肺功能损害;术中操作准确,防止穿刺损伤,胆管损伤以及意外出血;适时选择中转开腹,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结束时尽量排空腹腔内残余二氧化碳,减少肩部疼痛和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
- 刘辉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