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赟鹏

作品数:78 被引量:37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肝癌
  • 21篇细胞
  • 17篇切除
  • 16篇肿瘤
  • 15篇切除术
  • 13篇术后
  • 13篇肝细胞
  • 12篇手术
  • 10篇缺血
  • 10篇细胞癌
  • 10篇肝细胞癌
  • 9篇肝切除
  • 9篇肝切除术
  • 8篇预后
  • 8篇肝硬化
  • 7篇再灌注
  • 7篇肝肿瘤
  • 6篇胆道
  • 6篇鼠肝
  • 5篇胆管

机构

  • 70篇中山大学附属...
  • 17篇中山大学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东莞市人民医...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广州市第十二...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7篇华赟鹏
  • 36篇梁力建
  • 30篇彭宝岗
  • 24篇李绍强
  • 21篇赖佳明
  • 11篇黄洁夫
  • 6篇郭宇
  • 5篇匡铭
  • 5篇付顺军
  • 5篇刘杰
  • 5篇沈顺利
  • 5篇梁惠珍
  • 4篇何强
  • 4篇马毅
  • 4篇王恕同
  • 3篇汪谦
  • 3篇黄婵燕
  • 3篇汪礼坤
  • 3篇郝元涛
  • 3篇周毅

传媒

  • 6篇中国病理生理...
  • 6篇中华普通外科...
  • 6篇中华普通外科...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中国普外基础...
  • 5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中华肝脏外科...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华细胞与干...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13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前瞻性随机研究被引量:31
2010年
目的前瞻性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肝部分切除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78例肝部分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组35例,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43例。两组病人均于术后24h开始给予等热量、等氮营养支持,共7d。观察术前、术后1d及术后8d病人一般情况、肝脏功能、临床营养、临床并发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肝功能、临床营养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差异;EEN组术后8d前白蛋白已恢复到术前水平,虽然营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PN组,但程度较PN组轻。EEN组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较快,平均营养费用也明显低于PN组。结论肝部分切除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肝功能,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代谢和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方面以及在减少临床营养费用方面优于肠外营养。
赖佳明梁力建华赟鹏方仕郝元涛黄力彭宝岗黎东明
关键词:肝切除术肠外营养
肝纤维化评价指标预测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与肝脏纤维化-4指数(FIB-4)等指标已被证实可用于无创性评估肝纤维化、肝硬化程度,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预后评估有较高的准确性。本研究旨在探讨APRI与FIB-4对HCC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PHLF)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26例在我院接受肝切除术的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肝切除术前2周内的实验室数据,计算APRI、FIB-4、Child-Pugh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APRI、FIB-4、Child-Pugh评分的AUC值和最佳临界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比APRI和FIB-4对PHLF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中共有11.3%(48/426)患者发生PHLF。多因素分析显示:大范围肝切除术(≥3个肝段切除)、失血量>400 mL,TBIL、PLT、纤维蛋白原以及APRI、FIB-4均为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APRI(AUC=0.816)和FIB-4(AUC=0.728)对PHLF的预测能力均优于Child-Pugh评分(AUC=0.566)P均<0.001。【结论】术前APRI与FIB-4都是HCC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PHLF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林水荣林浩钟钱柏锋李牧其彭洪华赟鹏彭宝岗沈顺利
关键词:CHILD-PUGH评分
肝硬化大鼠肝癌细胞原位种植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硬化肝脏促进CBRH-7919大鼠肝癌细胞原位种植瘤形成的可能及其机制。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A、B2组,即正常肝脏组和硬化肝脏组。肝硬化大鼠通过口服二乙基亚硝胺(DENA)溶液诱导。在2组大鼠肝脏上原位种植CBRH7919的种植瘤,观察肝癌原位种植瘤形成率和病理情况。在种植肿瘤的同时切取小部分肝脏,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Smad2、Smad4和Smad7蛋白的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Smad4mRNA的表达。结果:CBRH-7919细胞在硬化肝脏上原位种植的成功率为53.3%(8/15),呈现类似人类肝细胞癌的病理特点,而正常肝脏的原位种植成功率为0%。正常肝脏内TGF-β1和Smad4极少表达,但有较多磷酸化Smad2的表达,也可见Smad7的少量表达;而硬化肝脏内TGF-β1、Smad4和Smad7的表达明显增多,而磷酸化Smad2的表达较正常显著减少。结论:肝硬化可以促进大鼠肝癌原位种植瘤的生长,提高模型制作的成功率,其机制可能与硬化肝脏内磷酸化Smad2表达的减少,而TGF-β1、Smad4和Smad7表达的增加有关。
华赟鹏李绍强刘杰彭宝岗罗灿峤梁力建
关键词:肝硬化肝肿瘤SMADS转化生长因子Β
实验性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信号通路系列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大鼠肝癌模型的建立,观察正常肝脏发展成肝癌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变化,对肝癌形成的机制进行一定的探索。方法用二乙基亚硝胺溶液(DENA)诱导大鼠肝癌模型,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不同时期TGF-β1、磷酸化Smad2、Smad4和Smad7蛋白的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Smad4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细胞时TGF-β1和Smad4很少表达,随着肝硬化的发展,两者的表达均明显增强,但DENA处理22周后的肝组织中Smad4表达明显下降,肝癌降低更显著;正常细胞可有较多磷酸化Smad2的表达,DENA处理8周时表达明显减少,后逐渐增多,DENA处理16周、22周时磷酸化Smad2的表达接近正常水平,但肿瘤内表达明显减少,并显著低于DENA处理8周时;正常肝细胞可见Smad7的表达,随着肝硬化的发展而加重,DENA处理22周时的肝组织达到最高,肝癌的表达仅略低于22周时的肝组织。结论肝癌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大鼠肝硬化晚期Smad4表达的减少、甚至消失,TGF-β1和Smad7的过高表达,磷酸化Smad2的减少,在大鼠肝癌的发生、发展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华赟鹏李绍强赖佳明梁力建彭宝岗梁惠珍黄洁夫
关键词:肝癌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
AFP启动子驱动的yCD/TK双自杀基因靶向杀伤肝癌细胞的体内外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携带甲胎蛋白(AFP)启动子的酵母菌胞嘧啶脱氨酶/胸苷激酶(yCDglyTK)双自杀基因体内外靶向性杀伤肝癌细胞的效果和机制。方法:构建携带AFP启动子的yCD/TK双自杀基因表达质粒。通过阳离子脂质体将携带AFP启动子的yCD/TK双自杀基因转染HepG2和SMMC7721细胞,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氟胞嘧啶(5-FC)、更昔洛韦(GCV)及联合治疗的杀伤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建立裸鼠肝癌皮下种植瘤模型,观察自杀基因体内杀瘤效果以及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成功构建的携带AFP启动子的yCD/TK双自杀基因靶向性地在AFP阳性的HepG2细胞上表达,而AFP阴性的SMMC7721细胞无表达,GCV、5-FC及两者联合可有效抑制HepG2细胞生长,随药物浓度的增高而杀伤作用增强,药物间抑瘤效果比较是GCV+5-FC>5-FC>GCV,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未受影响。体内实验可见GCV、5-FC及两药联合对转染后的HepG2细胞种植瘤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并检测到明显的细胞凋亡,而对SMMC7721细胞种植瘤的生长无影响,种植瘤内极少凋亡细胞。结论:携带AFP启动子的yCD/TK双自杀基因能有效地靶向性地杀伤AFP阳性的肝癌细胞,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杀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华赟鹏李宝金汪勇王瑛朱宝益
关键词:基因疗法自杀基因
右美托咪啶对肝硬化患者围手术期消化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肝硬化患者行肝癌切除术后消化器官功能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肝癌切除术的肝硬化患者50例,年龄18~64岁,ASA分级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患者予右美托咪啶首量1μg/kg,15 min静脉恒速泵注,续以0.3μg·kg^(-1)·h^(-1)的速度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C组患者以同样方式泵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麻醉前、肝癌切除后1 h、6 h、24 h及72 h取血样,测定血清二胺氯化酶(DAO)、D-乳酸(D-LAC)、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酶(ALT)、肿瘤坏死乳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一般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反映肠损伤的指标随着时间延长而升高,D组的DAO活性及D-乳酸水平在肝切除后较C组明显降低(P<0.05);反映肝损伤的指标AST和ALT随着时间延长而升高,但D组低于C组(P<0.05)。D组的TNF-α和IL-6活性及MDA在肝切除后较C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右美托咪啶对肝硬化患者围术期消化器官功能有保护作用。
谭务林华赟鹏黄婵燕刘卫锋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肝切除术肝硬化
一种胎盘微环境靶向递送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胎盘微环境靶向递送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包括:A)外壳为在接触胎盘组织间液高表达的酶的作用下靶向崩解的酶底物多肽‑PEG修饰的脂质双分子膜,B)内核为以胎盘滋养细胞表面特异性高表达的标志物抗体修饰的药...
郭宇王伟伟华赟鹏颜彦青王晶
文献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损伤后再手术时机和选择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致胆管损伤(bileduct injury,BDI)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LC后胆管损伤病例,胆管损伤Ⅰ型2例、Ⅱ型11例、Ⅲ型仅2例、Ⅳ型6例。结果本组1例术中Ⅱ型胆总管损伤,经中转开腹行胆总管修补和T管引流而治愈,术后2例出现胆漏,经充分引流后自愈。术后随访1.5~5年,无胆道狭窄及胆管炎发作。其余20例均接受了毁损的胆管切除、肝总管或左右肝管的胆肠吻合术,并获得治愈。结论LC致BDI手术仍是BDI的首选治疗。把握手术时机,避免盲目手术,及早选择有经验的专科肝胆外科医生恰当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华赟鹏李绍强赖佳明彭宝岗梁力建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手术
体重监测下渐进性口服二乙基亚硝胺诱导肝硬变大鼠模型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体重监测下渐进性口服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A)诱导大鼠肝硬变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50只6周龄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10)、普通DENA诱导组(n=20)和渐进DENA诱导组(n=20),观察诱导4周和8周后大鼠体重、死亡率、肝硬变形成程度等指标。结果肝硬变诱导4周后,普通DENA诱导组的体重为(234.9±27.1)g,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264.8±33.7)g(P<0.05);肝硬变诱导8周后普通DENA诱导组的体重为(251.5±34.3)g,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303.2±49.4)g(P<0.01)和渐进DENA诱导组的(277.5±27.6)g(P<0.05);正常对照组和渐进DENA诱导组体重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和渐进DENA诱导组大鼠均无死亡,与普通DENA诱导组(死亡率为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DENA诱导组和渐进DENA诱导组的肝硬变形成率均为100%。结论口服DENA诱导肝硬变是一个简单、可复制和仿真性强的模型制作方法,体重监测下渐进性口服DENA的方法可有效提高大鼠肝硬变诱导过程的安全性,减少大鼠死亡。
华赟鹏李绍强赖佳明彭宝岗梁惠珍梁力建
关键词:肝硬变动物模型二乙基亚硝胺
miR-200c促进肝星状细胞活化诱导肝纤维化的机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mi R-200c在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增殖、迁移及促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慢病毒转染的方法构建过表达mi R-200c的稳定细胞株(LX2-200c)和空质粒对照组(LX2-nc),RT-PCR检测LX2-200c和LX2-nc细胞上mi R-200c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LX2-200c和LX2-nc细胞的活化标志分子α-SMA和Vimentin的变化,CCK-8实验检测增殖情况,划痕实验检测迁移情况。【结果】野生型LX2细胞中mi R-200c呈低表达,mi R-200c的过表达促进了HSC上α-SMA和Vimentin表达的增加,并使HSC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强,另外,ECM重要组成成分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也显著增加(P=0.0031)。【结论】mi R-200c可以促进HSC的活化、增殖、迁移以及ECM的分泌,进而参与了肝纤维化的过程。
马腾飞华赟鹏李巧蔡秀琴马超峰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MIR-200C肝纤维化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