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卜坤

作品数:50 被引量:40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10篇天文地球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三江平原
  • 7篇遥感
  • 6篇土地利用
  • 5篇土壤
  • 4篇遥感影像
  • 4篇湿地
  • 4篇数据共享
  • 4篇数据集
  • 4篇土壤侵蚀
  • 4篇减灾
  • 4篇防灾
  • 4篇防灾减灾
  • 4篇GIS
  • 4篇MODIS
  • 3篇地理信息
  • 3篇信息提取
  • 3篇灾害
  • 3篇矢量
  • 3篇矢量数据
  • 3篇数据管理

机构

  • 50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9篇吉林大学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山东理工大学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乔治梅森大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国家科技基础...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中国船舶集团...

作者

  • 50篇卜坤
  • 33篇张树文
  • 21篇杨久春
  • 14篇常丽萍
  • 14篇于灵雪
  • 12篇王卷乐
  • 8篇颜凤芹
  • 7篇王文娟
  • 6篇李颖
  • 5篇张宇博
  • 5篇杨朝斌
  • 3篇闫业超
  • 3篇李飞
  • 2篇张敏
  • 2篇王治良
  • 2篇杨伟
  • 2篇何兴元
  • 2篇张养贞
  • 2篇王晴
  • 1篇吕妍

传媒

  • 4篇地理科学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资源科学
  • 2篇中国科技资源...
  • 2篇地球环境学报
  • 2篇全球变化数据...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测绘通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灾害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2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 11篇2008
  • 1篇2005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entinel-2和AW3D30相结合的湿地提取
2020年
为了实现大范围湿地动态监测,本文以辽河入海口附近的盘锦湿地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2-L1C和AW3D30 DSM数据,在随机森林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地形数字特征和多边形形状特征对研究区进行湿地信息提取。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对该分类方法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在较少的人工干预下提取湿地覆盖范围。提取结果精度较高,制图精度和总体精度分别为91.04%和82.65%,Kappa系数为0.599 7,说明本文所采用的计算机分类方法与人工目视解译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陈光卜坤
关键词:盘锦湿地信息提取遥感分类目视解译
一种地质灾害的地理信息采集系统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地质灾害信息采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址灾害的地里信息采集系统,包括远程终端、信息采集单元、本地无线通讯模块、处理器一、存储模块一、显示模块与云端,所述远程终端内包括GPS定位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一、拍摄模...
卜坤王卷乐
文献传递
1976—2015年辽河口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利用1976、2000及2015年3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从土地利用格局、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率及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等方面,分析了辽河口地区1976—2015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趋势及转移特征,结果表明:辽河口地区总面积6327 km 2,区域生态以农田-湿地-城镇复合景观为主,耕地所占面积比例最大,其次为沼泽湿地,再次为建设用地,水域、滩涂、河滩地、林地、草地、盐碱地、裸土、裸岩等零星分布;1976—2015年辽河口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体现为沼泽地、林地及滩涂面积不断减少,建设用地及虾蟹养殖地面积不断增加。分析表明,辽河口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人为活动,区域气候变化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影响很小,主要对区域沼泽湿地景观产生一定影响。
李宏伟吕军卜坤魏春凤
关键词: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动态度
基于Landsat8的城市热岛效应与地表因子关系研究——以长春市为例被引量:26
2016年
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城市热岛问题成为21世纪人类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文中以长春市为例,使用2014年Landsat8 OLI和TIR数据分析了城市热岛效应与地表因子之间的关系。基于Landat8 TIR数据特点,选用分裂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用于表征城市热环境并分析其空间格局特征。基于"植被-不透水面-土壤"模型,探讨了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得到的城市不透水面和植被盖度作为表征城市人为建筑和绿地信息的能力。结果表明:长春市大部分区域有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占比约45%,其中最显著的区域位于缺少植被覆盖的大片连续分布的不透水面区域;不同城市土地覆被类型的地表温度差异明显,平均地表温度从高到低的土地覆被类型依次为不透水面、裸土、耕地、绿地和水体,各类型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的最大温差分别达到8.2和16.1℃;与归一化建筑指数和植被指数相比,光谱解混得到的不透水面比例和植被盖度与地表温度之间的关系更为显著,是表征城市建筑和绿地信息更优的指示因子,其相关关系表明城市建筑能够增加城市热岛效应而城市绿地具有降温效应。
杨朝斌何兴元张树文唐俊梅卜坤于灵雪颜凤芹
关键词:热红外遥感城市热岛地表温度
三江平原浓江、别拉洪河地区湿地退缩过程及其成因被引量:23
2005年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三江平原北部的浓江、别拉洪河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的开荒,使湿地面积迅速减少,同时耕地面积迅速扩大,湿地环境遭到严重干扰和破坏。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通过分析1954、1967、1976、1986以及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揭示研究区50年来的土地开发和湿地退缩过程。着重进行1954年与2000年、1976年与1986年景观的对比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湿地面积退缩的原因分析,指出1954年以来人类开发活动是该地区湿地面积退缩的主要原因。
侯伟张树文卜坤张养贞李颖常丽萍
关键词:湿地耕地湿地面积三江平原景观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
一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检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数据质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检方法,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检方法包括选取待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数据、数据格式检查、名称属性检查、变更材料检查、数据对比、拓扑关系检查、逻辑一致性检查以及数据...
卜坤王卷乐
文献传递
近5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土壤侵蚀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选取1954年的地形图、1976年Landsat/MSS影像数据、1986年和2000年Landsat/TM标准假彩色合成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专家知识参与下,获得三江平原近50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基于GIS和USLE方程求取了三江平原4个时期的土壤侵蚀量;根据获取的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数据,在对三江平原分区域的基础上,详细了解和分析了各区域近50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状况和土壤侵蚀发展趋势.据此对每个区域的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侵蚀防治提供针对性建议,以期为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王文娟张树文李颖卜坤
关键词:三江平原土壤侵蚀
近50年来三江平原土壤侵蚀动态分析被引量:31
2008年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根据研究区现状合理选择USLE方程中土壤侵蚀各因子的计算方法,求算出三江平原1954年、1976年、1986年以及2000年的坡面土壤侵蚀量分布图,据此了解了该区域2000年土壤侵蚀现状,近50年来的土壤侵蚀动态、各县市侵蚀状况以及讨论了不同流域的土壤侵蚀状况,得出以下结论:三江平原现主要以轻度侵蚀尤其以轻Ⅰ型侵蚀为主;该区近50年来侵蚀面积一直处于增加趋势并且侵蚀强度逐年加重,表现为低侵蚀强度面积比例的减少和高侵蚀强度面积比例的增加,侵蚀强度等级越高,增加越明显;穆棱、鸡西、鸡东、依兰、桦南、佳木斯、双鸭山等县(市)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都是侵蚀比较严重的地区,七台河县(市)由20世纪50年代侵蚀不严重的县(市)逐渐变为目前三江平原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就各流域来说,穆陵河流域一直是侵蚀面积最大的地区,而以挠力河流域侵蚀面积增加最大;通过分析以期为该区域的侵蚀防治、开展水土保持等政府宏观决策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张树文王文娟李颖卜坤闫业超
关键词:GISUSLE三江平原土壤侵蚀
三江平原大豆种植的土地适宜性评价被引量:13
2017年
受全球气候变化、二氧化碳施肥效应以及市场需求的影响,国内一系列旨在促进大豆种植的政策,可能导致三江平原大豆种植面积的增加。在此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当地气候条件和肥厚的土壤资源,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配置的关键问题在于对大豆种植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作者依据FAO/IIASA发布的GAEZ研究框架:首先根据大豆对气候、土壤的需求,对三江平原气象资料进行气候清查,评价大豆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再考虑地形因素对气候条件的影响,使用Fourier指数和坡度条件对评价结果进行修正;然后,进行土壤清查,选取土层厚度、质地、pH、排水级与淹水情况等作为评价指标,对三江平原大豆种植进行土壤适宜性评价,并对含白浆层的各类土壤进行适宜性降级处理;最后,在栅格像元尺度上进行图层叠加,得到三江平原大豆种植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另外引入了适宜度指数(S_I),对三江平原23个县市大豆种植的土地适宜度进行了空间上的比较。结果表明:(1)除了坡度大于30%的山区外,三江平原大部地区适宜大豆种植,面积达8.5×10~4 km^2,约占总面积的78.75%;(2)沿松花江、倭肯河、穆棱河等两岸的平缓(2%~5%)和微起伏(5%~8%)地区,土壤质地和排水状况良好,最适宜大豆种植;(3)勃利、依兰、汤原、佳木斯、集贤、桦川、友谊、绥滨和富锦9个县市,适宜度指数均超过70%;其次是同江、桦南、虎林、宝清、抚远、七台河、萝北、鸡东、饶河和双鸭山10个县市;鹤岗、密山、鸡西、穆棱4县市,适宜度一般;(4)GAEZ模型流程化评价方法能够在区域尺度上有效实现大豆种植适宜性的空间差异分析,为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卜坤王治良张树文杨久春
关键词:大豆种植土地适宜性三江平原
基于IDL的栅格地图代数实现与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ArcGIS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地图代数计算功能,可以有效地针对栅格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但是,由于其运算效率较低而成为一些项目应用的瓶颈。研究认为ArcGIS进行地图代数计算效率比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在计算时首先对数据进行重采样。通过使用IDL提供的栅格数据处理功能,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进行地图代数计算时的模版,将进行地图代数计算的各个图层依照地图代数模版重新进行范围的分割,并根据原始栅格数据及研究内容确定像元大小,对栅格数据进行重采样,得到可以用IDL进行地图代数运算的栅格数据集。根据不同研究领域的内容,设计地图代数的算法,实现地图代数运算。最后,以使用USLE方程计算三江平原土壤侵蚀模数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卜坤张树文张宇博
关键词:IDL地图代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