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卞军

作品数:31 被引量:222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勃起
  • 11篇勃起功能
  • 11篇勃起功能障碍
  • 9篇前列腺
  • 6篇前列腺癌
  • 6篇腺癌
  • 5篇术后
  • 4篇尿道
  • 4篇肿瘤
  • 4篇海绵体
  • 4篇海绵体神经
  • 4篇膀胱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内皮
  • 3篇预后
  • 3篇神经损伤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糖尿病性
  • 3篇糖尿病性勃起...

机构

  • 19篇中山大学附属...
  • 14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1篇卞军
  • 14篇刘存东
  • 14篇孙祥宙
  • 13篇杨建昆
  • 12篇邓春华
  • 10篇黄燕平
  • 10篇戴宇平
  • 10篇周其赵
  • 9篇薛康颐
  • 9篇叶云林
  • 8篇刘贵华
  • 5篇袁小旭
  • 5篇郭文彬
  • 4篇郑伏甫
  • 4篇陈明坤
  • 4篇李峰
  • 3篇张亚东
  • 3篇周俊豪
  • 3篇夏慧
  • 3篇高勇

传媒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广东省医学会...

年份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研究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MDSC)在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分布情况及其特征,探讨MDSC细胞及其亚群与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前列腺癌患者及25例健康人外周血中MDSC的比例及其分泌的精氨酸酶1(Arg-1)、iNOS、PD-L1水平,并分析MDSC细胞亚群CD14^+MoMDSC及CD15^+PMN-MDSC的分布情况,以及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MDSC及其亚群的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人相比,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MDSC的比例明显增高(P<0.01),其分泌的Arg-1、iNOS及PD-L1水平亦明显增高(P<0.05),CD14^+Mo-MDSC及CD15^+PMN-MDSC亚群的分布与健康人相比(60.4% vs 72.2%,29.5% vs 18.8%)亦有显著差异(P<0.05),MDSC细胞和Mo-MDSC细胞水平与患者的总生存期具有相关性(P=0.025和0.017)。结论:MDSC细胞及CD14+Mo-MDSC细胞的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或许为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靶点和依据。
周其赵刘存东杨建昆郭文彬周俊豪卞军
关键词:前列腺癌免疫抑制
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腔内剜除术与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
目的: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是引起老年男性排尿障碍的常见疾病,轻度BPH者可等待观察和药物治疗,中、重度BPH者须外科治疗,目前外科治疗BPH的方法较多...
卞军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腔内剜除术前列腺切除术疗效比较
文献传递
小剂量每日服用他达那非改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内皮舒张功能及勃起硬度的研究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每日服用他达那非对改善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内皮舒张功能及勃起硬度的作用。方法:通过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评分-5(IIEF-5)、勃起硬度分级评分(EHGS)以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反应(FMD)等方法对24例勃起功能正常者及60例ED患者口服5mg/d他达那非6~8周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51例ED患者完成治疗及随访。与对照组相比,ED患者IIEF-5、EHGS以及FMD明显降低(P均<0.01)。他达那非治疗ED的有效率为96.1%(49/51),治疗后较治疗前IIEF-5、EHGS以及FMD明显改善(P均<0.01)。结论:长期小剂量服用他达那非可明显改善ED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勃起硬度。
黄燕平郑伏甫姚凤娟刘贵华卞军高勇张亚东叶云林孙祥宙邓春华
关键词:勃起功能障碍他达那非小剂量每日服用血管内皮功能
纤维连接蛋白1在膀胱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检测纤维连接蛋白1(FN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对膀胱癌预后的影响。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4套膀胱癌基因芯片数据集,共有132例肌层浸润性和55例表浅性膀胱癌组织的基因芯片数据纳入实验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FN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验证FN1在59例膀胱癌和23例癌旁组织(第1数据组)中的表达。分析FN1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分级、分期等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探讨FN1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和临床标本验证结果显示FN1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显著高于表浅性膀胱癌(P〈0.01)。临床样本验证还发现FN1RNA在膀胱癌中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FN1在第1数据组和GSE31684数据组中表浅性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高表达率分别为31.O%比67.0%和6.7%比57.7%,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淋巴结转移组的高表达率分别为27.8%比71.4%和27.7%比64.0%,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GSE31684数据组中,FN1在复发组和无复发组高表达率为63.9%和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FN1高表达比低表达的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缩短(P〈0.05)并且总生存时间显著减少(P〈0.01);多因数分析结果显示FN1是预测膀胱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1.724,95%可信区间:1.00—2.96,P〈0.05)。结论FN1在膀胱癌中高表达,FN1高表达预示预后不良,提示FN1可作为判断膀胱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陈子坚陈明坤黄仲曦李欣秦自科温伟杰杨建昆卞军周俊豪杨诚夏慧刘存东
关键词:膀胱癌预后
负载人细胞色素P4502B6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感染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研究
2013年
目的 探讨负载人细胞色素P450(CYP2B6)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感染PC-3前列腺癌细胞的效果及CYP2B6表达.方法 将负载CYP2B6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以200 VP/cell的感染复数(MOI),感染人前列腺癌PC-3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PC-3细胞内CYP2B6的表达丰度,并以Western blot检测CYP2B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阴性对照腺病毒比较,负载CYP2B6基因的腺病毒感染PC-3细胞后,可显著提高PC-3细胞CYP2B6mRNA表达水平(8.12±2.41比0.92±0.19,P<0.05)及CYP2 B6蛋白表达水平(0.82±0.23比0.12±0.06,P<0.05);而未感染腺病毒的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PC-3细胞表达CYP2B6 mRNA(0.78±0.27比0.92±0.19)和CYP2B6蛋白(0.14±0.03比0.12 ±0.06)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可向前列腺癌PC-3细胞中有效导入CYP2B6基因,并在PC-3细胞中表达.
卞军刘存东杨建昆周其赵薛康颐郭文彬
关键词:前列腺癌细胞色素P450基因复制缺陷型腺病毒
不同海绵体神经损伤方法建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对大鼠海绵体神经(CN)进行解剖并对其造成钳夹、切断损伤,以建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勃起功能障碍(ED)的动物模型。方法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CN钳夹组、CN切断组、假手术组,术后4周通过阿朴吗啡(APO)试验及海绵体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测定、阴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组化检测、荧光金逆行示踪技术,评估建立模型的效果。结果 CN钳夹组、CN切断组大鼠APO试验及电刺激星状神经节(MPG)均无明显勃起反应及ICP/MAP变化,假手术组可见明确勃起反应,并伴有电刺激MPG后ICP/MAP的升高(P<0.05)。阴茎nNOS免疫组化:CN钳夹组、CN切断组大鼠阴茎nNOS阳性神经纤维数明显少于假手术组(P<0.05),而CN钳夹组与CN切断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金逆行示踪检测:CN钳夹组、CN切断组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N钳夹组与CN切断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两种损伤方法均能成功造成明确的CN损伤并建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ED模型,CN切断组大鼠MPG内荧光金阳性细胞数较CN钳夹组少,显示CN切断组较CN钳夹组CN损伤程度更重。结论大鼠CN结构与人类非常相似,CN钳夹、切断损伤均为建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ED模型的可靠方法。
卞军戴宇平孙祥宙刘贵华邓春华叶云林
关键词:前列腺癌根治术勃起功能障碍海绵体神经阿朴吗啡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勃起功能障碍与血管内皮功能关联研究进展
血管性因素是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因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血管功能障碍的早期病变因素,随着勃起功能障碍研究的深入,早期发现病因并有效治疗成为研究的重点。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勃起功能障碍存...
邓春华孙祥宙黄燕平刘贵华卞军
关键词:勃起功能障碍血管内皮功能
文献传递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与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89
2008年
目的比较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P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BPH患者完全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行PKEP与PKRP;测定术中冲洗液吸收量、出血量;比较2组术中冲洗液吸收量、出血量、前列腺切除重量、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随访6个月,比较2组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及术后下降程度、残留前列腺重量及前列腺重量下降程度、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等指标的变化。结果PKEP组、PKRP组术中冲洗液吸收量、出血量、前列腺切除重量、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420.8±201.6)和(627.4±243.2)ml、(126.5±18.3)和(180.3±38.5)ml、(36.5±7.4)和(25.2±5.8)g、(42.3±23.5)和(55.1±26.3)min、(1.2±0.3)和(2.0±0.5)d、(2.2±0.2)和(3.4±0.3)d、(3.4±1.1)和(4.5±1.3)d,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96例PKEP组患者和97例PKRP组患者完成随访,Qmax、PVR、IPSS、QOL较术前均有改善(P<0.01);组间比较术后3个月2组间IPSS、QOL评分、Qmax的改善无显著差别,术后6个月2组间IPSS、QOL评分的改善仍无显著性差异,而Qmax、PVR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PKEP术与PKRP术相比,近期手术疗效相似,安全性无显著差异。PKEP组组织标本获得率较PKRP组高,可增加前列腺偶发癌的检出率;前列腺切除率亦高于PKRP组,有利于减少术后BPH复发。
卞军刘春晓郑少波李虎林徐亚文方平徐啊白陈玢屾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剜除术
包皮切割缝合器在儿童包茎术中的应用及术后并发症的治疗策略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包皮切割缝合器在儿童包茎术中的应用及术后并发症的治疗策略.以期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服务。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儿童包茎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完成手术.术中有112例患儿包皮外口狭窄非常明显,分别采用传统的背侧剪开置入切割缝合器行切割缝合及背侧剪开置入切割缝合器后1号线缝合切口再行切割缝合两种方法进行,术后随访2~4周,收集临床资料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治疗策略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与86例包茎儿童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包皮切割缝合器纽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术后外观满意度更高.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组相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包皮切割缝合器组术中采用背侧剪开置入切割缝合器后1号线缝合组患儿术中出血更少,术中伤口再缝合发生率更低,术中切除包皮长度更易控制.术后外观满意度更加良好,与背侧剪开置入切割缝合器组相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有8例患儿包皮切割缝合器切割后包皮系带局部出血或局部皮肤缝合不佳,予5—0可吸收线局部间断缝合及止血:术后有1例患儿包皮伤口缝合钉1个月后仍不脱落,在局麻下行手工拆除缝合钉。结论:包皮切割缝合器在儿童包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少,使用过程非常安全、高效,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外观良好等特点.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周其赵吴荷花夏慧薛康颐卞军刘存东杨建昆
关键词:包皮过长包茎包皮环切术儿童
无痛导尿管联合利多卡因可减轻术后导尿管引起的尿道刺激症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研究无痛导尿管联合利多卡因行膀胱冲洗对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尿道刺激症状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1月男性患者,在我科行手术治疗,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病例60人,第1组患者采用无痛导尿管联合利多卡因,术后第1天将利多卡因配生理盐水行膀胱冲洗,第2组患者采用普通导尿管,不行利多卡因配生理盐水膀胱冲洗,观察术后患者出现尿道刺激症状(尿道疼痛,尿急,会阴部不适等)情况。结果第1组患者出现尿道刺激症状的患者人数11人,其余患者无特殊不适,第2组患者出现尿道刺激症状的患者人数约24人,其余患者无特殊不适,两组数据资料,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痛导尿管联合利多卡因行膀胱冲洗可明显减轻术后留置导尿管给患者带来的尿道刺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建昆周其赵刘存东李峰卞军钟钦薛康颐
关键词:导尿管利多卡因尿道刺激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