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海平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盈余
  • 4篇盈余管理
  • 1篇动机
  • 1篇动因
  • 1篇信息质量
  • 1篇信息质量特征
  • 1篇优化消费结构
  • 1篇损益
  • 1篇提高农民
  • 1篇提高农民收入
  • 1篇农民
  • 1篇农民收入
  • 1篇启动消费需求
  • 1篇消费结构
  • 1篇会计
  • 1篇会计信息
  • 1篇会计信息质量
  • 1篇会计信息质量...
  • 1篇会计准则
  • 1篇管理分析

机构

  • 6篇东华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叶海平
  • 2篇许凤群

传媒

  • 2篇企业经济
  • 2篇科教文汇
  • 1篇时代金融
  • 1篇职业时空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为了实现会计的目标,会计信息应达到的质量要求或标准。文章结合会计新准则中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阐述,对中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揭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不足。
叶海平许凤群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国际会计准则
浅析我国ST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2015年
ST公司即是被交易所特别处理的公司。一旦上市公司被交易所特别处理,管理层会对其实行更加严格的监管,公司形象及其股价也会受到很大的不利影响。同时,公司如果不能及时扭亏为盈将面临暂停上市甚至退市的巨大风险。然而,这些公司往往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善业绩,要想暂缓上述风险,只能采取其他的办法。盈余管理就是ST公司摆脱困境的常用手段。ST公司滥用盈余管理会使得其披露的会计信息失去相关性,误导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理解,从而产生严重的经济后果。因此,加强对ST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针对ST公司盈余管理的内因和外因,提出了治理ST公司的盈余管理的三条对策:加强会计准则建设;完善ST制度和退市制度;对ST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加强监管。
叶海平
我国ST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在我国证券市场中,ST公司为避免被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存在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是ST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最常用的手段。近年来,虽然证监会进一步加强了对非经常性损益相关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但上市公司尤其是ST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似乎有增无减。本文选取若干典型案例,分析了ST公司利用非经常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多种手段,提出了进一步规范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对策。
叶海平
关键词: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
农民收入对消费结构影响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本文通过分析南昌市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及其变化,揭示出近些年南昌市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增长缓慢,家庭经营收入,特别是农业收入仍然是主要来源;在生活消费支出项目中,食品、住房等项目消费增长缓慢,但用品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则增长很快,从生活消费支出结构看,食品、衣着等的支出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娱乐等的支出比例呈上升趋势;平均消费倾向明显下降。因此,要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增长,优化消费结构,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民收入,特别是要加快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许凤群叶海平
关键词:提高农民收入启动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
ST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及存在的外部条件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当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后,不仅公司形象及其股价会受到很大的不利影响,而且还会因在规定的期限内不能改善经营状况而被暂停上市乃至被终止上市。因此,ST公司有着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我国股票市场退市制度不合理是诱发ST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同时,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以及外部监管不力也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叶海平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
我国ST公司盈余管理的常用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许多ST公司由于在短期内难以改善经营业绩,为了避免被交易所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便经常采用盈余管理的办法。在盈余管理的诸多方法中,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公司盈余、利用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变更、关联交易等是ST公司较为常用的方法。其中,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的方法较为常用的包括利用债务重组损益、利用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利用资产置换损益等。
叶海平
关键词: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