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丽君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TH17细胞
  • 2篇单个核细胞
  • 2篇类风湿
  • 2篇关节炎
  • 2篇核细胞
  • 2篇分化
  • 2篇风湿
  • 2篇TOLL样受...
  • 2篇TOLL样受...
  • 1篇性关节炎
  • 1篇乙肝
  • 1篇乙肝患者
  • 1篇生殖
  • 1篇生殖道
  • 1篇生殖道感染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曲古抑菌素

机构

  • 5篇南通大学
  • 1篇北京市和平里...
  • 1篇滨海县人民医...

作者

  • 5篇吕丽君
  • 4篇汪晓莺
  • 3篇钱雷
  • 2篇张洁
  • 1篇徐敏
  • 1篇周晓荣
  • 1篇孙强
  • 1篇周鸣鸣
  • 1篇钱青
  • 1篇胡迎青
  • 1篇孙晓蕾
  • 1篇陈德训
  • 1篇汤伟

传媒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检验医学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慢性乙肝患者树突状细胞对Treg分化为Th17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研究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对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Treg)分化为Th17细胞的影响。分离CHB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rhIL-4和rhGM-CSF诱导培养DC,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DC表面CD80、CD83、TLR4分子表达情况。分离CHB患者和正常对照者PBMC,FCM检测Th17细胞和Treg亚群的比例。免疫磁珠法分离外周血Treg分别与同种异体的DC共培养,PMA+Ionomycin刺激后FCM检测细胞内Th17型细胞因子IL-17表达。结果:CHB患者的DC表达CD80、CD83、TLR4分子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与正常人相比,CHB患者PBMC中Th17细胞和Treg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HB患者DC与同种异体的正常人Treg共培养,Treg分化为Th17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而正常人DC与CHB患者Treg共培养,Treg分化为Th17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上述结果提示,乙肝患者DC功能发生改变,使Treg分化为Th17细胞的比例显著下降。
吕丽君汪晓莺汤伟孙强胡迎青周晓荣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TREG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人外周血CD4^+ T细胞Th1/Th2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曲古抑菌素A(TSA)和丁酸钠(NaB)对人外周血CD4+T细胞向Th1/Th2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并培养人外周血CD4+T细胞,分为TSA组(0.33μmol/L)、NaB组(1.4 mmol/L)和对照组(CON组)。采用MTT、流式细胞术、q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TSA组、NaB组及对照组细胞因子IFN-γ、IL-4表达水平及IFN-γ+细胞/IL-4+细胞比值。结果外周血CD4+T细胞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48 h后,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显示:TSA组、NaB组上清IFN-γ、IL-4分泌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qRT-PCR检测显示:TSA组、NaB组IFN-γ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提高到(3.12±0.34)、(2.3±0.5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 mRNA提高到(1.87±0.42)、(1.63±0.5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对胞内因子检测显示:TSA组、NaB组IFN-γ+细胞/IL-4+细胞比值明显升高,是对照组的1.93、1.5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SA、NaB暴露可引起人外周血CD4+T细胞Th1/Th2分化平衡改变,出现向Th1方向的"Th1/Th2平衡的漂移"。
张洁吕丽君周鸣鸣孙晓蕾汪晓莺
关键词:曲古抑菌素A辅助T细胞干扰素Γ白介素4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早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2、4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TLR)2、TLR4对其配体双糖链蛋白多糖(BGN)、脂多糖(LPS)的刺激反应性,阐明PBMC TLR2、TLR4在RA疾病早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RT)-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BGN和LPS刺激前后,RA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4+细胞频率、PBMC TLR2 mRNA和TLR4mRNA及上清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 RA早期患者TLR2 mRNA明显升高、TLR4 mRNA下降(P<0.01);经LPS刺激后,RA患者TLR4 mRNA升高3.50倍,而健康对照组下降到0.11倍;LPS和BGN促进了各组PBMC产生IL-6、TNFα,但RA早期患者组上升的倍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PBMC TLR2、TLR4参与早期RA的发生、发展。
钱雷汪晓莺吕丽君陈德训
关键词: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4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类风湿性关节炎
Th17细胞在小鼠生殖道淋病奈瑟菌感染中的作用
2012年
目的:评价Th17细胞在鼠生殖道淋病奈瑟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淋病奈瑟菌生殖道感染鼠模型,取髂淋巴结细胞培养,检测上清液IL-17;抗IL-17抗体阻断生殖道淋病感染模型鼠IL-17,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观察感染期变化、阴道涂片观察生殖道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变化。淋病奈瑟菌刺激鼠脾单个核细胞、骨髓衍生的树突状细胞(BDMC),ELISA检测上清液IL-17、IL-12、IL-6、IL-22、IL-23、IFN-γ的含量。结果:淋病奈瑟菌感染的髂淋巴结细胞产生高浓度IL-17,抗IL-17抗体延长了生殖道淋病奈瑟菌的感染期、延缓了生殖道中性粒细胞的聚集。经淋病奈瑟菌刺激后,脾单个核细胞上清液中含高浓度IL-17、IL-6,BDMC上清液中有高浓度IL-23、IL-6,而IL-12浓度较低。结论:在淋病奈瑟菌生殖道感染过程中,Th17细胞分化增加,并通过趋化中性粒细胞发挥重要的抗感染作用。
钱青袁玲玲钱雷吕丽君张洁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TH17细胞生殖道感染
活化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诱导Th17细胞分化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oll样受体4(TLR4)通过诱导Th17细胞分化参与RA疾病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采集22例RA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频率,脂多糖刺激PBMCs2d,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PBMCsTLR4m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上清液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收集上清液与CD4+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Cs)培养3d,RT—qPCR检测CBMCsIL-17mRNA水平、EHSA检测上清液IL—17含量。统计学处理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RA患者Th17细胞频率[(0.53±0.14)%与(1.57±0.68)%]、TLR4mRNA显著升高(P均〈0.01);PBMCs经脂多糖刺激后,RA患者TLR4mRNA升高3.5倍,而健康对照组下降到0.11倍;RA患者PBMCs产生的IL-6、TNF-α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RA患者PBMCs上清液诱导CD4+CBMCsIL-17mRNA水平、IL-17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而未经脂多糖刺激,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PBMCs的TLR4表达及对脂多糖的刺激的反应性增加,且具有较强的诱导Th17细胞分化能力。
钱雷吕丽君徐敏汪晓莺
关键词: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