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明

作品数:28 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合肥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政治法律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0篇法律
  • 6篇意识形态
  • 4篇司法
  • 4篇教学
  • 4篇法律意识
  • 4篇法律意识形态
  • 3篇政治
  • 3篇司法改革
  • 3篇维稳
  • 3篇法治
  • 3篇高校
  • 2篇大众
  • 2篇当下中国
  • 2篇政治理论
  • 2篇政治理论课
  • 2篇社会主义
  • 2篇实践教学
  • 2篇思想政治
  • 2篇思想政治理论
  • 2篇思想政治理论...

机构

  • 23篇合肥师范学院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28篇吕明
  • 1篇方小教
  • 1篇蔡华玲
  • 1篇李岩

传媒

  • 9篇合肥师范学院...
  • 3篇云南社会科学
  • 2篇政治与法律
  • 2篇法律科学(西...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学术界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法学论坛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警官学院...
  • 1篇金陵法律评论
  • 1篇第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法律素材”的内容选取
2012年
"宏观背景性"和"现实性"构成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法律素材"内容选取的基本因素。依据这样两个筛选因素,形势与政策课相关法律内容的教学应定位于"法律政策"、"法律的制定与修改"、"即时性典型案例"、"国际公法与国际争端"四个方面。
吕明
关键词:现实性
从“司法能动”到“司法克制”——略论近年来中国司法改革的方向之变被引量:22
2009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经历了"司法腐败"与"司法独立"的关系争论后,随着司法机关"独立"倾向的增强,中国开始了以"司法能动"为潜在目标的司法改革,这样一种改革在一段时间内获得了宏观层面的支持。最近几年,中国司法改革开始由"司法能动"转向"司法克制",最高人民法院齐玉苓案"批复"的废止突出显示了这种变化。这种变化不是一种倒退,而应被看作为一个理论深化、实践丰富的过程。
吕明
关键词:司法能动司法克制司法改革
法律意识形态的语义和意义
作为理论法学的一个重要术语,长期以来,“法律意识形态”存在着语义理解上的重大差异,其所承载的独特理论视角及对于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特定意义一直缺少系统探讨和有效归纳。 通过对国内外不同的“法律意识形态”使用考察及意识形...
吕明
关键词:法律意识形态法律发展
文献传递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的局限性——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被引量:1
2019年
参与式教学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要求。参与式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目标的非选择性之间存在张力,同时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能力、情感目标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参与式教学的局限性归根到底是由主体性教育理论或主体间性教育理论自身的局限所造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应片面追求参与式教学,应将教师“引导力”的提升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吕明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教学目标
在维权与维稳之间寻求平衡——论当下中国司法改革的基本路径选择
2014年
在中国司法改革进程中,维权和维稳构成改革措施正当性的独立理由。司法维权与司法维稳的一致性获得充分肯认,而其内在差异则被忽视。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中国司法改革的方向性和稳定性,使司法改革在总体上显得莽撞和冒进。当下中国司法改革的路径必须立基于"维权"与"维稳"双重考量之上,在司法程序的刚性与多样性之间、司法的消极属性与能动司法之间、司法独立与司法民主之间寻求平衡。
吕明
关键词:维权维稳司法改革
法律意识形态的变迁——以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调解”为样本被引量:7
2007年
考察中国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可以发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主流法律意识形态一直试图脱离政治意识形态话语而独立存在,这个过程可以分成"走出特定政治意识形态的法律意识形态"和"走出总体政治意识形态的法律意识形态"两个阶段,主流法律意识形态的这种变迁导致了政治意识形态对法律意识形态的影响幕后化,政治意识形态和法律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因而显得模糊不清,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法律意识形态并没有可能因此而成为独立于政治意识形态的"法律观念体系"。
吕明
关键词:法律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调解
法律意识形态的概念辨析被引量:8
2008年
在西方法学界,"法律意识形态"作为理论术语与批判法学和法律诠释学密切相关,国内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法律意识形态和法律文化关系的阐述上。由于从多侧面选取"意识形态"的概念内涵,法律意识形态一词在实际使用中呈现出多义性,因而需要对法律意识形态的概念进行辨析。在国内,法理学界对法律意识形态的理论旨趣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法律意识形态在批判和建构两个维度上的使用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
吕明
关键词:意识形态法律意识形态
当代“法与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几个向度被引量:3
2010年
在当代的"法与意识形态"问题研究中,除了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外,新马克思主义法学、批判法学、后现代法学、经济分析法学、现代法律诠释学同样参与其中。不同的研究向度决定了"法与意识形态"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认识,而这些研究向度之间又存在着沟通、对话及相互影响。
吕明
关键词:意识形态
法律如何维稳——基于社会冲突理论的考察与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社会冲突理论为当下中国的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的实践提供了智识资源。在社会冲突理论看来,法律所能化解的社会冲突是有限的,同时,一定限度内的社会冲突有利于法律自身的完善,法律化解社会冲突的关键在于法律疏导机制与法治国家的建立。根据上述观点,中国当下维稳实践必须强调法律对维稳权力本身的制约,提升维稳机制的合法性;同时,法律维稳要为社会矛盾留下自我化解的空间,要注重发挥法的意识形态功能。从最终意义而言",法律如何维稳"这一命题的回答与实践是当下中国法律完善与发展的一个契机。
吕明
关键词:社会冲突理论维稳法律
政策是什么——对我国法理学研究“去政策化”现象的反思被引量:11
2010年
改革开放以来,政策主要被看成法律实践的阻碍因素和影响法学"学科自主"的消极因素,这样的认识促成了制定法意义上的中国主流法治话语的形成。另一方面,在完成了对政策的批判任务后,中国的法理学试图将政策驱逐出其研究领域,"制定法"、"习惯"、"判例"成为中国法理学的研究重心,此即法理学研究中的"去政策化"。法理学研究的"去政策化"会带来诸多消极后果,法理学研究必须与制定法意义上的主流法治话语保持距离,惟此,法理学才能得到真正发展,而消除法理学研究"去政策化"的基本前提在于恢复"政策"的学术概念身份。
吕明
关键词:话语制定法法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