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梅芳

作品数:30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莆田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心肌
  • 6篇动脉
  • 6篇心肌梗死
  • 6篇梗死
  • 5篇室间隔
  • 5篇消融
  • 5篇消融术
  • 5篇消融术治疗
  • 5篇急性心肌梗死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型心
  • 4篇血压
  • 4篇室间隔消融术
  • 4篇冠脉
  • 3篇端脑
  • 3篇心房
  • 3篇心房颤动
  • 3篇心肌病
  • 3篇心室

机构

  • 30篇莆田学院附属...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福建省立医院

作者

  • 30篇吴梅芳
  • 14篇许开祖
  • 11篇林丽明
  • 7篇林俊敏
  • 6篇林国钦
  • 5篇翁志成
  • 5篇翁育娟
  • 5篇黄梅女
  • 4篇陈良龙
  • 4篇林亚棋
  • 3篇卓建伟
  • 3篇许锋
  • 3篇蔡金明
  • 3篇林国立
  • 3篇吴国盛
  • 2篇方少红
  • 1篇谢志勇
  • 1篇许春萱
  • 1篇林华
  • 1篇涂海健

传媒

  • 3篇心血管康复医...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莆田学院学报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2008年全...
  • 1篇《中华急诊医...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R132L改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小鼠血管重构和功能
2024年
[目的]观察CDR132L(miR-132反义核苷酸)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小鼠血管重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择30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分为三组:对照组、模型组和CDR132L组,每组10只。对照组接受标准饲料喂养,模型组和CDR132L组给予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和高脂食物联合喂养来诱导高血压和高脂血症。CDR132L组给予20 mg/kg CDR132L腹腔注射,1次/周,连续6周,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溶液。尾套法测量小鼠尾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血脂、血糖检测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结构,血管环试验观察小鼠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定量基因扩增检测胸主动脉miR-132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胸主动脉Gab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收缩压、舒张压、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和体质量均明显升高(P<0.05),胸主动脉内膜凹凸不平,血管壁厚度不均,中膜平滑肌细胞的排列呈现不规则状态,血管壁上存在大量脂肪积聚,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减低(P<0.05),胸主动脉miR-132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Gab1和eN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CDR132L组小鼠收缩压、舒张压、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和体质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主动脉管腔内膜较完整光滑,血管壁厚度较均一,中膜平滑肌细胞的排列较为有序,血管壁仅存在少量脂肪积聚,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增强(P<0.05),胸主动脉miR-13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Gab1和eN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CDR132L能改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小鼠血管重构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这一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胸主动脉miR-132表达水平,进而上调胸主动脉Gab1和eNOS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林俊敏梁风金吴莹许开祖吴梅芳林丽明
关键词:高血压高脂血症血管重构内皮舒张功能
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新发心房颤动预测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447例胃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分为心房颤动组和非心房颤动组,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心脏彩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电解质、容量负荷、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术后心房颤动组和非心房颤动组患者左心室大小、EF值、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左心房大小、容量负荷、血钾、血钠、CRP、NT-pro-BNP、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与左心房大小、容量负荷、血钾、血钠、CRP、NT-pro-BNP相关。
林国立许开祖吴梅芳蔡金明
关键词:非心脏手术心房颤动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时间及预后的影响
2021年
分析微信平台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再灌注时间及短期预后的影响。入选患者分为微信组(n=147)与对照组(n=106),比较两组各时间节点、心功能及短期预后差异。结果:1)微信组FMC2W、D2W时间均低于对照组,FMC2W、D2W时间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2)心功能:两组KillipⅡ、Ⅳ级无显著差异,微信组KillipⅠ级高于对照组,而KillipⅢ级、NT-proBNP低于对照组;3)短期预后:微信组住院期间及6个月心源性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基于微信平台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能有效缩短STEMI患者FMC2W时间,降低院内心衰率、心源性死亡率,改善短期预后。
吴梅芳黄梅女陈曦许开祖林丽明林国立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短期预后
四例肢体动脉闭塞临床分析
4例肢体动脉闭塞,2例超早期或急性期,经尿激酶治疗后再通,2例老年人伴有急性心梗、脑梗、肢体动脉闭塞进展期,药物综合治疗欠佳。
林亚棋吴梅芳许锋
文献传递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华法林抗凝治疗研究
目的应用华法林对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抗凝治疗,观察其抗栓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服用华法林,从3.0mg,1次/d开始,根据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调整华法林剂量,低抗凝强度组患者INR为1.5 ~2.1,标准抗凝强度组...
吴梅芳方少红
文献传递
非瓣膜病房颤的华法林抗凝治疗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应用华法林对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抗凝治疗,观察其抗栓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服用华法林,从3.0mg,1次/d开始,根据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调整华法林剂量,低抗凝强度组患者(46例)INR为1.5~2.1,标准抗凝强度组患者(66例)INR为2.2~3.0,两组均持续服药,随访1~4年,观察有无血栓栓塞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结果:低抗凝强度组中有1例发生脑栓塞,当时INR为1.5,栓塞年发生率为2.2%;标准抗凝强度组无栓塞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服用华法林期间,低抗凝强度组1例肉眼血尿,出血年发生率为2.2%;标准抗凝强度组发生皮肤黏膜出血4例,牙龈出血3例,球结膜出血1例,出血年发生率为12%,当时的INR除3例为>3,其余均在2.6~3.0之间,未发生严重大出血,低抗凝强度组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标准抗凝血组(P<0.05)。结论: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目标INR值在1.5-3.0安全有效。
吴梅芳方少红
关键词:华法林抗凝药心房颤动
甲状腺功能亢进反复晕厥心脏骤停2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分泌甲状腺素增多,可使交感神经及肾上腺髓质兴奋,血中儿茶酚胺水平增高,β-肾上腺素能受体增多及甲状腺激素间接或直接作用于心肌与周围血管系统,使心肌收缩增强,心率增速,搏出量增多,耗氧量增多,血循环增速,可出...
林亚棋吴梅芳许锋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骤停晕厥心律失常
文献传递
32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出现致命性合并症临床处理的关键性、及时性和重要性。方法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22例,女10例,年龄46~82岁。在重症监护室进行心电、血压和氧饱和度的监测,呼吸机各参数按血气分析值调控,同时检测血...
林亚棋吴梅芳许锋
文献传递
微球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评价微球室间隔心肌消融术(MS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MSA(应用微粒球替代无水酒精行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的HOCM患者10例。分析MSA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室间隔厚度、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6分钟步行距离、NYHA心功能分级、二尖瓣反流以及心肌肌钙蛋白I的变化。结果:10例HOCM患者均成功完成MSA治疗。1例室间隔厚度为26 mm、单纯栓塞第一室间隔支的MSA患者,术后随访时发现LVOTG无明显下降,且二尖瓣反流量增多,遂转心外科手术。其余9例MSA患者,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患者的室间隔厚度与LVOTG均减小,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的室间隔厚度与LVOTG均明显减小(P均<0.05),其中LVOTG术后6个月较术前下降幅度最大,且与术后3个月相比进一步下降(P<0.05);术后6个月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患者1例、Ⅲ级8例,术后6个月时Ⅱ级6例、Ⅰ级3例;术前二尖瓣重度反流3例,中度反流5例、轻度反流1例,术后6个月二尖瓣中度反流仅1例、轻度反流8例;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周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明显升高(P<0.05),术后1个月基本处于正常范围。随访期间,10例MSA术后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无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例及死亡病例。结论:MSA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HOCM治疗技术,尤其有益于有第一、第二室间隔支适合栓塞的HOCM患者。室间隔厚度>25 mm,且只有第一室间隔支适合栓塞的HOCM患者可能从MSA中获益较少。
林国钦林俊敏翁志成林丽明许开祖陈晓敏翁育娟卓建伟吴梅芳
关键词:安全性有效性
体质量指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议的肥胖界定标准,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入选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5例,分为正常体质量组(n=60)、超重组(n=62)和肥胖组(n=83),所有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超声心动图的各种参数,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左心室几何形态。结果 3组患者LVMI由高到低分别是:肥胖组>超重组>正常体质量组[(56.21±14.94)>(49.06±11.63)>(42.65±18.18)g/m2.7];校正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病程后,3组LV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正常体质量组比较,超重组向心性肥厚(CH)发生率(32.3%比10.0%,P<0.05)较高,而离心性肥厚(EH)发生率(17.7%比8.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组CH和EH发生率(24.1%比10.0%和43.4%比8.3%,P<0.05)均增高;与超重组相比,肥胖组CH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1%比32.3%,P>0.05),EH发生率(43.4%比17.7%,P<0.05)显著增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与LVMI独立相关(β=0.389,P<0.001);BMI每增加1kg/m2,LVMI增加1.619g/m2.7。结论肥胖较超重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促进作用更明显,两者均提高左心室重构的发生率。
陈曦徐海山林丽明黄梅女吴梅芳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原发性高血压超重左心室重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