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毅

作品数:127 被引量:36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天文地球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41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电子电信
  • 22篇天文地球
  • 18篇机械工程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理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9篇激光
  • 23篇雷达
  • 21篇激光雷达
  • 21篇大气光学
  • 19篇光学
  • 19篇大气湍流
  • 15篇大气传输
  • 12篇激光大气传输
  • 11篇图像
  • 11篇自适应光学
  • 9篇光斑
  • 8篇通信
  • 8篇湍流大气
  • 7篇望远镜
  • 6篇湍流
  • 6篇热晕
  • 6篇雷达测量
  • 6篇激光雷达测量
  • 6篇光传输
  • 6篇光电

机构

  • 122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中国科学技术...
  • 5篇国防科学技术...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北京应用物理...
  • 3篇解放军电子工...
  • 1篇合肥师范学院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安徽建筑工业...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陕西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合...

作者

  • 127篇吴毅
  • 31篇侯再红
  • 20篇王英俭
  • 14篇龚知本
  • 12篇靖旭
  • 10篇张守川
  • 8篇刘小勤
  • 8篇秦来安
  • 7篇李菲
  • 6篇翁宁泉
  • 5篇谭逢富
  • 5篇何枫
  • 5篇吴武明
  • 5篇汪建业
  • 5篇于龙昆
  • 4篇白水成
  • 3篇宁禹
  • 3篇张飞舟
  • 3篇吴旭斌
  • 3篇汪超

传媒

  • 17篇强激光与粒子...
  • 16篇光学学报
  • 14篇量子电子学报
  • 11篇大气与环境光...
  • 8篇红外与激光工...
  • 4篇微计算机信息
  • 3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激光
  • 1篇科技开发动态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激光与红外
  • 1篇光学与光电技...
  • 1篇二〇〇八年激...
  • 1篇2013大气...
  • 1篇中国光学学会...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 20篇2012
  • 11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 1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1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纤非相干合成光束在湍流大气中的传输特性被引量:1
2013年
建立了高功率光纤非相干合成光束在湍流大气中的传输模型。综合考虑了准直系统、对准误差、光束抖动和大气湍流的影响,分析了单模、多模光纤光束非相干合成系统的传输特性。理论计算表明,在准直系统设计为最佳值时,功率为10kw的单模激光由准直系统导致的光束质量退化率约为10%,而光束质量膨因子为13、功率为30kw的多模激光,其光束质量退化率约为I%。对于数目都为六束,总功率分别为60kW、180kw的单模、多模光纤光束组成的非相干合成系统,在倾斜误差没有校正时,单模光束阵列较多模光束的传输特性优势随湍流强度的增大而降低。在传输距离为5~15km时,单模光束阵列倾斜误差完全校正时的到靶光强是无校正时的1.32倍左右,而多模光束阵列的到靶光强变化不明显。
吴武明郭少锋陶汝茂吴毅宁禹
关键词:光纤激光非相干合成大气湍流准直系统传输特性
不同下垫面水平大气相干长度的测量与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与温度脉动仪测量结果对比验证了大气相干长度仪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分析了两种仪器测量结果存在的差异及原因。对比大气相干长度仪测量的博贺海面、海边及合肥水平大气相干长度得出如下结论:全天海面水平大气相干长度最大,海边次之,合肥最小;合肥水平大气相干长度具有典型的日变化特征,清晨、傍晚转换时刻变化范围约4~10 cm、4~15 cm;海边水平大气相干长度清晨转换时刻变化范围约8~15 cm,特征与合肥相似,傍晚转换时刻后保持在12 cm左右;海面水平大气相干长度清晨转换时刻变化范围约9~12 cm,傍晚转换时刻约从15 cm迅速增至50 cm并保持2 h后迅速减至28 cm。结合不同下垫面的特点、天气状况及海陆风转换造成的影响,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黄克涛吴毅侯再红靖旭于龙昆崔利果
关键词:大气光学下垫面
光电扫描系统中大气赝风速的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扫描系统中大气赝风速的测量方法,涉及激光大气传输领域,特别是地基光电扫描系统,假设物体S在地面站上空运动,观测面无限大,地面站上空的大气风场平面与观测面平行,只要知道运动物体在地平坐标下的方位角和仰角...
吴延徽吴毅侯再红靖旭张守川何枫陆茜茜
文献传递
大气湍流相干长度和Strehl比的统计特征被引量:14
1996年
对大气湍流相干长度的统计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其概率分布密度函数,同时分析了光束大气传输湍流效应的远场斯特列尔(Strehl)比的随机分布特征,得到了与实验非常一致的结果。
王英俭吴毅龚知本
关键词:相干长度概率分布大气湍流光波传输
基于像增强器的激光雷达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像增强器的激光雷达控制方法,采用像增强器做为探测器,得到激光回波的图象,用来反演大气信息。通过耦合在像增强器的CCD相机采集视频信号,通过同步分离,处理后触发激光器发光,由光电二极管检测出光时间并触发...
侯再红吴毅
文献传递
基于PLC的智能分选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目前国内尚无自主知识产权的半导体分选机系统的状况,提出了一种基于PLC的智能分选机系统的设计方案。智能分选机系统以工控机为上位机、安川MP2310为下位机,通过伺服驱动器控制伺服电机构成闭环控制系统,实现了精确的位置控制,能够满足半导体芯片分选的精度要求。给出了分选机系统上料部分程序设计的流程图,详细介绍了上料部分的工艺流程,给出了部分上料部分典型PLC程序,解决了工作台示教、芯片快速分选等问题。现场使用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工作可靠稳定。
李俊刘小勤吴毅秦来安胡露露沐超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分选梯形图程序伺服电机
非线性热晕效应自适应光学位相补偿被引量:7
1995年
采用已建立的一套较完整的包括真实自适应光学位相补偿系统仿真的高能激光大气传输的数值模拟程序,对非线性热晕效应相补偿进行了计算。分析了非线性热晕效应位相补偿不稳定性的基本特征。详细讨论了自适应光学系统带宽以及变形镜驱动器间距对非线性热晕效应位相补偿的影响。
王英俭吴毅龚知本
关键词:热晕自适应光学激光传输
系留气艇远程控制系统局域网设计
2009年
在系留气艇姿态控制时,艇上计算机与地面控制系统之间的通讯,多采用有线电缆网相连,存在诸多弊端。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网络设计时,采用C/S网络结构,利用无线网桥和PCAny—where远程控制软件构建无线数据通讯链路,使飞艇控制和测试不再受制于高度和距离。此设计为系留气艇空中状态的监视与控制和远程数据采集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并节约了项目投资,提高了经济效益。
刘洁群吴毅侯再红何枫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远程控制
基于CCD激光雷达的水平能见度的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CD激光雷达的大气水平能见度的测量方法,包括有以下装置:激光发射部分、光学接收部分和数据采集部分,激光发射部分包括激光器、准直器,光学接收部分主要包括CCD摄像机、滤光片,滤光片位于CCD摄像机的镜...
刘小勤侯再红翁宁泉吴毅
文献传递
发射与接收成像的Strehl比差异性研究
2016年
利用谱反演法来模拟畸变相位屏,通过设定激光发射系统的特征参量,计算得出发射光的远场光斑与接收光的远场光斑的峰值Strehl比,并根据Pearson相关性的定义,计算得出峰值Strehl比、相关系数大小随传输效应的特征参量(湍流效应特征参量D/r_0、热晕热畸变参量Nd)变化趋势.分析发射光与接收光的Strehl比的相对偏差,验证相关系数的合理性。通过分析其相对偏差和相关系数来研究发射光与接收光远场光斑Strehl比的差异性.
鲍翔于龙昆詹前靖吴毅
关键词:大气传输相关系数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