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坚刚

作品数:59 被引量:136H指数:6
供职机构: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冶金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冶金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主题

  • 14篇连轧
  • 13篇薄带
  • 12篇带钢
  • 11篇轧机
  • 11篇连轧机
  • 11篇连铸
  • 11篇板形
  • 11篇薄带连铸
  • 10篇冷轧
  • 10篇冷连轧
  • 10篇冷连轧机
  • 9篇仿真
  • 8篇控制系统
  • 7篇双辊薄带
  • 7篇双辊薄带连铸
  • 5篇轧带
  • 5篇轧制力
  • 5篇退火
  • 5篇冷轧带
  • 5篇冷轧带钢

机构

  • 33篇宝山钢铁股份...
  • 13篇宝钢集团中央...
  • 8篇燕山大学
  • 6篇宝钢集团有限...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宝钢工程技术...
  • 1篇东北大学

作者

  • 53篇周坚刚
  • 11篇李山青
  • 11篇朱泉封
  • 10篇许健勇
  • 9篇叶长宏
  • 9篇方园
  • 8篇杜凤山
  • 7篇孙登月
  • 6篇张健
  • 6篇朱光明
  • 6篇于艳
  • 5篇吴建春
  • 4篇樊俊飞
  • 3篇王益群
  • 3篇王笑波
  • 3篇徐江华
  • 3篇朱简如
  • 3篇吴平
  • 3篇秦波
  • 2篇冯莲芹

传媒

  • 5篇宝钢技术
  • 3篇钢铁
  • 3篇控制工程
  • 2篇计算机仿真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电气时代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机械制造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冶金设备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第二届全国宝...
  • 1篇中国金属学会...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0
  • 6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9篇2003
  • 3篇2002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悬浮式动态板形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板带轧制过程中的板形检测方法,适用于金属薄板轧制过程中的非接触式动态板形检测。一种磁悬浮式动态板形检测方法,首先将被测带钢通过前后传送辊张紧,然后通过磁悬浮控制系统将传送中的带钢沿垂直于传送方向向上提升一定高度...
周坚刚
文献传递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Wiener模型辨识与实例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针对一类工业过程中可描述成Wiener模型的非线性系统,其辨识问题可等价成以估计参数为优化变量的非线性极小值优化问题.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在整个参数空间内并行搜索获得极小值优化问题的最优解(Wiener模型的最优估计),通过对粒子的迭代轨迹进行分析,改进了PSO算法中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的选择.通过一个Wiener模型的数值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并将该方法应用在连续退火机组加热炉产品质量模型的辨识研究,取得了满意的辨识效果.
张艳李少远王笑波周坚刚
关键词:WIENER模型粒子群优化模型辨识参数估计
薄带连铸连轧工艺、装备与控制工程化技术集成及产品研发
方园于绝张健徐乐江周坚刚张丕军樊俊飞叶长宏吴建春王成全王秀芳任三兵秦波王增亚韩月生张青孙小平沈文珍范建勇施红家顾龙发张丰姚金甫张宇军杨晓萍梁永立
该项目属于冶金工程及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连铸连轧机械电气装备,连铸连轧工艺、产品及用户使用技术。薄带连铸技术自1856年提出以来,由于技术难度极大,国内外耗费巨资,开展了三十多年的研发,过程严格保密且专利技术封锁严重。该项...
关键词:
关键词:钢铁工业控制系统
2030板带冷连轧系统在线控制模型接触摩擦应力分布被引量:2
2003年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对带钢冷轧过程中接触区摩擦应力进行了模拟 ,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摩擦应力分布的影响。利用数值方法对各影响因素对摩擦应力分布的影响进行参数拟合 ,从而建立各影响因素和摩擦应力分布间的特定关系 ,并对计算轧制力数学模型中的摩擦应力分布进行修正 ,使计算结果更为精确。
朱光明杜凤山孙登月郭振宇周坚刚朱泉封
关键词:冷轧带钢连轧弹塑性摩擦应力
克服高次浪形的BURS辊形
针对冷轧薄板经常出现的高次浪形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明确了产生原因,然后对比分析了国外四种抑制高次浪形缺陷的技术,提出了克服高次浪形的BURS 辊形曲线,并详细论述了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最后通过现场的试验数据论述了BURS ...
李山青许健勇周坚刚
关键词:板形冷轧辊形
宽带钢冷连轧工艺及模型控制技术研发与集成
王骏飞吴文彬朱庆明王瑞庭赵会平路凤智周为民范宝明李山青许新陈虎朱小牛潘刚黄佩杰周坚刚
该项目属于冶金行业冷轧轧钢工艺及模型控制领域。宝钢自投产二十多年以来,一直倡导设备先进、技术领先、产品一流的生产理念。但随着设备老化、产品升级和质量要求提高,宝钢2030冷连轧机面临着运行欠稳定,质量问题多以及品种、规格...
关键词:
关键词:冷连轧机冷轧工艺
连铸过程钢水温度预测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2018年
开发了从钢包精炼结束到中间包连续铸造结束全过程中关于时间—钢水质量—感应加热功率—钢水温度变化的非稳态过程数学模型。计算后发现,与特定薄带连铸工艺相配套较合适的钢包吨位应控制在90 t左右,若钢包容量达到130 t,建议配备1 500 kW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通过对比宁钢薄带连铸(简称NBS)中间包钢水温度的实测值与预报值可以看出,该模型的预报精度能够满足大生产过程中对中间包内钢水温度的预报精度要求。同时发现,中间包在各个面上的热流密度约在50 min时与相关文献报道的数值完全一致,在浇铸试验时间段内中间包尚未达到热平衡。
樊俊飞任三兵任三兵周坚刚方园
关键词:连续浇铸薄带连铸钢水温度
计算冷轧带钢工作辊接触压扁的Hitchcock公式的有限元修正被引量:2
2003年
采用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法对板带冷轧过程中工作辊的接触压扁进行模拟,利用数值手段对轧辊弹性压扁后的形状曲线进行拟合,并对计算轧辊压扁半径的Hitchcock公式进行了修正,大幅提高了轧制力的控制模型精度。
朱光明杜凤山孙登月周坚刚朱泉封
关键词:冷轧带钢工作辊有限元轧制力弹塑性大变形
连续退火线加热段带温控制方法
本文对连续退火线加热段带温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文章新研制的连续退火线加热段智能预测控制技术已在1550连续退火线上投入运行,目前已达到稳态控制精度小于2℃,动态响应时间小于10min的技术指标。
周坚刚周明
关键词:冷轧退火智能监控
文献传递
克服高次浪形的BURS辊形
针对冷轧薄板经常出现的高次浪形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明确了产生原因,然后对比分析了国外四种抑制高次浪形缺陷的技术,提出了克服高次浪形的BURS辊形曲线,并详细论述了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最后通过现场的试验数据论述了BURS辊的...
李山青许健勇周坚刚
关键词:板形冷轧薄板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