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小溪

作品数:10 被引量:79H指数:7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面料
  • 5篇服装
  • 4篇文化
  • 4篇服饰
  • 3篇水乡
  • 3篇江南水乡
  • 3篇服装面料
  • 2篇审美
  • 2篇民间服饰
  • 2篇聚类分析
  • 2篇服饰面料
  • 2篇感性意象
  • 1篇稻作
  • 1篇稻作文化
  • 1篇学位
  • 1篇学位服
  • 1篇学位制
  • 1篇盐商
  • 1篇扬州盐商
  • 1篇艺术

机构

  • 10篇江南大学
  • 1篇扬州职业大学
  • 1篇无锡城市职业...

作者

  • 10篇周小溪
  • 10篇梁惠娥
  • 1篇冷德彤
  • 1篇秦潇璇
  • 1篇吴欣
  • 1篇陈潇潇

传媒

  • 4篇纺织学报
  • 2篇艺术百家
  • 1篇纺织导报
  • 1篇装饰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2013年中...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春夏季衬衫用色织面料材质的感性评价被引量:16
2016年
为识别不同材质色织面料的美感特征,以春夏季衬衫用色织面料为研究对象,选取我国市场上最常用的材质作为面料样本,比较消费者对不同材质色织面料的感觉评价。运用语义差异法进行评价实验,运用描述统计、探索性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数理方法挖掘材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材质面料在感觉意象上存在显著差异,且消费者的感觉与Kawabata织物评价系统风格仪的测试结果不完全一致,主要差异特征可总结为:柔软度与粗糙感、温度感、光泽度、个性因子、价值因子、天然因子6个因子;不同材质面料的感觉意象与喜好度得分的关系结构存在差异,可表达为不同的关系偏好方程,通过方程可得知提高材质喜好度的重要意象。
周小溪梁惠娥陈潇潇董稚雅秦潇璇
关键词:色织面料感性工学
我国近现代学位服的历史渊源被引量:10
2011年
本文探究了中国科举制度下的士人服与近现代学位服的渊源关系。结合时代发展,对我国现代学位服进行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其特征分析,为丰富我国学位服的内涵,开展对学位服的研究和创新设计奠定基础。
梁惠娥周小溪
关键词:服装艺术设计学位制文化渊源
江南水乡民间服饰手工技艺的审美特征及传承原则被引量:10
2013年
在千年稻作文化的熏陶下,江南民间形成了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水乡民俗服饰。特殊的手工技艺、浓郁的地方特色使其成为江南地区重要的艺术符号与文化代表。然而,在社会变迁与文明同化的背景之下,江南水乡民间服饰正在逐渐地消失,民间手工技艺也已经处于濒危状态。文章总结了江南水乡民间服饰手工技艺的审美特征,提出了水乡服饰在传承过程中可以运用的三个原则,其目的是为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提供思路与参考。
梁惠娥周小溪
关键词:江南水乡民间服饰稻作文化审美特征
基于感性意象的服装面料设计效果评价被引量:19
2015年
为减少设计师与消费者对同一面料的认知偏差,以感性工学理论为基础,探索消费者与设计师对面料产品感觉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程度。利用聚类分析法确定语义空间,采用语义差异法获取消费者与设计师对同一面料材质的感性评价,同时运用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法及独立样本T检验法进行组内人员评价的一致性及2组人员评价的差异性分析。以双面绒为演示对象,得出2组人员对面料材质的感受差异及一致性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用于服装面料的合理性检验,减少消费者与设计师之间的认知偏差,提高面料设计效果的满意度。
周小溪梁惠娥
关键词:感性意象聚类分析面料
服装面料感性意象的评价与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面料是服装设计的物质基础,除具有基本的使用功能外,还具有特有的意象与情感。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化消费要求面料设计时应注重消费者的审美感受与心理体验。针对服装面料设计如何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问题,运用感性工学原理,以女大学生为例,开展基于该群体感性意象的服装面料审美评价研究。通过抽样调查与数据统计,建立女大学生群体对面料评价的感性意象空间;通过定量分析确定该群体对服装面料的评价要素集群、核心评价词汇及感性评价要素中最具代表性的面料特征,为设计符合消费者心理期待的面料产品提供参考。
周小溪梁惠娥
关键词:感性意象服装面料审美评价系统聚类分析
江南水乡民间服饰面料的艺术美与传承研究
江南水乡民间服饰是江南地区的文化符号与智慧之物,它一方面演绎了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生活艺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特定的生活情趣与审美情感.然而,在现代化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江南稻作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生产方式已发生巨...
梁惠娥周小溪
关键词:民间服饰面料艺术美文化传承
文献传递
现代服装面料的功能美特征被引量:8
2013年
服装面料设计的功能美表现为由面料的实用性、使用性生发的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快感,由面料的象征性呈现的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价值感与面料的审美性特征产生的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愉悦感。因此,现代服装面料设计在外观形态、内涵特征上所呈现的实用性、象征性和审美性特征,都可作为功能美的特征因子。本文运用设计美学的观点,尝试对当代服装面料功能美所具有的实用性、使用性、象征性、审美性特征进行解读,以此弥补服装面料在设计美学方面的理论与批评的缺失,完善当代服饰面料设计的美学价值。
梁惠娥周小溪
关键词:服装设计功能美美学特征使用性象征性
江南水乡民俗服饰面料的技术美被引量:3
2015年
为探究民间服饰设计的功能性、合理性及地域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所藏的85件江南水乡民俗服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服饰面料的汇总统计,结合地方志等书籍资料,从面料材质的实用性、来源的经济性及缝制工艺的合理性3个层面剖析了水乡服饰面料选材、施技中的实际意义。结合江南水乡的文化特征和劳动妇女的生产与生活习俗,系统分析了水乡妇女服饰面料在效能上的舒适性、高效性与合理性,揭示了江南水乡民间服饰面料技术美的表现内容。
周小溪梁惠娥董稚雅
关键词:江南水乡技术美
清代扬州盐商文化特点及其对妇女服饰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明清时期的扬州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这一时期的扬州盐商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促进了扬州地域文化包括服饰文化的发展。在繁荣的地域经济背景下,扬州女子服饰也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与审美特色。文章广泛收集古籍资料,探讨清代盐商对扬州文化发展的影响,挖掘扬州女子服饰样貌纷呈的原因,同时分析了扬州女子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审美意蕴。
冷德彤梁惠娥周小溪
关键词:妇女服饰
中式结构平面性理念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被引量:8
2015年
从中式传统服装的平面性特点出发,以传统的平面结构理念进行新的服装造型设计,通过对传统服装结构线的移位、变形设计产生新的平面结构形态:传统的通袖线与前后中线角度为90°,在创新设计中,以改变传统中式服装的通袖线与前后中线角度大小的设计来获得新的廓形;改变传统服装的松量形态,将其由传统的"7"字形设计成如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形等各种新的形态,进而改变服装的整体廓形。
吴欣梁惠娥周小溪
关键词:平面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