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霞
-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辅助化疗用于39例宫颈癌患者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进一步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9例Ib2-Ⅱb期宫颈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NACT),35例鳞癌采用PVB化疗方案,4例腺癌采用PF方案,2周后2例行放疗,余37例行手术治疗。观察化疗总有效率、毒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病理检查情况。结果39例患者中CR8例,PR25例,NC3例,PD3例,总有效率(CR+PR)为84.61%;化疗后出现脱发35例,骨髓抑制15例,消化道反应28例;术后出现尿潴留3例,并发盆腔淋巴囊肿1例,伤口脂肪液化3例;淋巴结转移7例,宫旁受浸2例,脉管浸润9例。结论NACT用于宫颈癌患者疗效明显,较为安全。
- 周彩霞杨晓明邢爱棣
- 关键词: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
- 左氧氟沙星灌注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不孕症患者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灌注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不孕症患者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治疗的96例慢性子宫内膜炎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甲硝唑及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使用左氧氟沙星宫腔灌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介素-1β、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低于对照组,白介素-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化妊娠、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灌注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不孕症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对抗炎症,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 周彩霞代会颖郑小莉
- 关键词:慢性子宫内膜炎左氧氟沙星宫腔灌注炎症因子
-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化疗在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的效果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比较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TP(紫杉醇+顺铂)方案与TP方案在Ⅰ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2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巨块型宫颈癌患者65例(FIGO分期Ⅰb2~Ⅱa期),将术前采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宫颈注射联合TP方案静脉化疗的34例患者作为联合治疗组,术前采用TP方案静脉化疗的31例患者作为单纯化疗组。两组在化疗结束2~3周后行广泛全子宫+盆腔淋巴结切除术。通过比较化疗前后宫颈局部肿瘤病灶的体积变化、化疗毒副作用、术后病理反应等评价基因治疗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作用、安全性及优势。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单纯化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8%,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脉管浸润、宫旁浸润率及深肌层浸润发生率均低于单纯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中,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宫颈注射联合TP方案静脉化疗较单纯TP方案静脉化疗近期疗效显著。
- 郑小莉刘永利周彩霞吴小进刘太峰
- 关键词:重组人P53腺病毒巨块型宫颈癌
- 斑蝥素软膏治疗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53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考察斑蝥素对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门诊 83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 3例 ,对照组 30例。观察斑蝥素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斑蝥素治疗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有效率达 10 0 % ,治愈率达 94 .32 % ,且复发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斑蝥素治疗尖锐湿疣疗效高 ,刺激性小 ,且方便 ,复发率低 。
- 周彩霞
- 关键词: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复发性传播疾病中医药疗法
- 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化疗在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 目的:比较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TP(紫杉醇+顺铂)方案与TP方案在Ⅰ 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Ⅰ b2-Ⅱa期宫颈癌患者65例,分成2组,联合治疗组...
- 郑小莉刘永利周彩霞吴小进刘太峰
- 关键词:巨块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
- 徐州地区近10年出生体重与分娩方式动态观察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分析徐州地区近 10年活婴出生体重及分娩方式变化趋势 ,探讨婴儿出生体重对分娩方式的可能影响及需要采取的对策。方法 分析徐州地区 10年内 30 0 0例晚期妊娠临床资料 ,绘制低出生体重和高出生体重趋势图 ,以统计学方法分析出生体重与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 随年份递增 ,徐州地区近 10年足月活婴出生体重呈上升变化趋势 ;分娩方式中的阴道顺产率、胎吸及产钳助产率均呈下降趋势 ,而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高、低出生体重可能影响分娩方式 ,孕期应该积极监测胎儿体重 ,减少低、高出生体重发生率。
- 朱锦明周彩霞姚春凤
-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分娩方式产钳助产顺产率足月晚期妊娠
- 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开窗术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血清β-HCG水平变化及预后宫内妊娠率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开窗术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变化及预后宫内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68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开窗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血清β-HCG水平,并于术后1年随访两组宫内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6.12±3.11)min、住院时间(3.63±0.92)d短于对照组的(45.10±10.12)min、(5.11±1.13)d,术中出血量(55.67±6.11)ml少于对照组的(90.23±2.0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β-HCG水平(341.12±70.03)IU/L低于对照组的(399.78±81.05)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宫内妊娠率79.41%(27/34)高于对照组的55.88%(1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开窗术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血清β-HCG水平,提高术后宫内妊娠率。
- 周彩霞郑小莉
- 关键词:腹腔镜输卵管开窗术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宫内妊娠
- 盆腔动脉栓塞治疗侵蚀性葡萄胎盆腔转移(附10例分析)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盆腔动脉栓塞及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侵蚀性葡萄胎盆腔转移的效果。材料与方法 :采用Seldinger′s技术行股脉插管 ,通过动脉造影确定转移病灶的供血动脉 ,先注入化疗药物 ,然后注入明胶海绵颗粒与造影剂的悬浮液直至肿瘤血管显影消失 ,术后观察血HCG下降情况及肿瘤缩小情况。结果 :10例病例治疗后血HCG - β值均明显下降 ,转移病灶明显缩小 ,全部病例最终均治愈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盆腔动脉栓塞对于侵蚀性葡萄胎盆腔转移病例的治疗效果显著。
- 周彩霞
- 关键词:侵蚀性葡萄胎盆腔转移血液供应化疗药物
- 导乐分娩110例临床分析
- 2004年
- 周彩霞杨晓明
- 关键词:导乐分娩自然分娩心理状态
- 超声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消融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康复进程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消融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子宫肌瘤患者86例,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行自凝刀射频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子宫体积。结果术后观察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消融术用于子宫肌瘤患者能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康复进程。
- 周彩霞吴冬梅
- 关键词:超声引导子宫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