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海

作品数:29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儿童
  • 10篇骨折
  • 8篇治疗儿童
  • 6篇疗效
  • 5篇手术
  • 4篇愈合
  • 4篇外固定
  • 4篇外科
  • 4篇下肢
  • 4篇可吸收
  • 4篇关节
  • 3篇延迟愈合
  • 3篇肱骨
  • 3篇胫骨
  • 3篇髋关节
  • 3篇髋关节脱位
  • 3篇脱位
  • 3篇疗效分析
  • 3篇内固定
  • 3篇可吸收棒

机构

  • 29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9篇周海
  • 27篇李明
  • 21篇刘星
  • 16篇瞿向阳
  • 16篇翁刘其
  • 16篇曹豫江
  • 14篇郑超
  • 13篇罗聪
  • 13篇刘传康
  • 4篇覃佳强
  • 4篇张德文
  • 3篇南国新
  • 3篇卢虹旭
  • 2篇王忠良
  • 2篇杨东明
  • 2篇刘行
  • 2篇唐青松
  • 2篇曾皓
  • 1篇王海
  • 1篇周士铭

传媒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现代医药卫生
  • 4篇重庆医学
  • 4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第十届全国儿...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十届西部骨...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感诱发电位在儿童脊柱手术监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在儿童脊柱手术中监测脊髓神经传导功能完整性过程中的可能影响因素及相应处理办法。方法对36例实行脊柱手术的患者于围手术期、麻醉期、手术开始期、手术期(钉棒系统固定矫形、病灶清除等重要操作时)、手术结束期进行连续SEP神经监测,并对神经传导的潜伏期、波幅及波形的变化进行记录、分析总结。结果36例患者均得到满意的SEP波形。术中神经监护过程未出现异常30例,出现异常改变6例,通过调整监护设施、纠正手术操作等处理,使体感诱发电位能恢复正常。由于体感诱发电位在术中监测脊髓神经传导功能完整性过程中易受到麻醉、环境、患者实时生命体征及手术操作等影响,采取相应措施后能基本消除非正常因素的影响,减少假阳性发生率,达到术中神经监测准确的目的。结论体感诱发电位在监护过程中存在各种影响因素,但只要能仔细辨别并采取调整麻醉方法、尽量排除环境干扰、调整手术操作方式等处理措施就可以提高体感诱发电位监护的准确性,为儿童脊柱手术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周海李明覃佳强刘传康刘星罗聪曹豫江南国新杨东明
关键词:体感诱发电位脊柱手术影响因素
微创Carroll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初步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微创Carroll术式治疗DimeglioⅢ、Ⅳ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首诊的DimeglioⅢ、Ⅳ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共27例33足,其中男性18例(22足),女性9例(11足)。年龄3个月至3岁。均采用微创Carroll术式(取足跟部、足内侧、足底短小切口,手法复位跟距关节、距舟关节)治疗,并以长腿管型石膏固定6~8周。所有患儿术后1周换药,术后1、2、3个月复查,之后每隔6个月复查,根据Dimeglio评分、Pirani评分、X线及功能标准评价患足恢复情况。结果微创Carroll手术使患足的后侧、内侧及足底均获得了满意松解,畸形矫正充分,切口长度0.5~1.0cm;经3-18个月随访,患足功能恢复满意,根据Dimeg-lio评分、Pirani评分、X线检查及踝关节功能标准进行评价:优,20例25足,占75.76%;良,5例6足,占18.18%;一般,2例2足,占6.06%。优良率93.94%。无并发症发生,瘢痕不明显。结论微创Car-roll手术治疗DimeglioⅢ、Ⅳ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可充分矫正畸形,并发症少,切口愈合良好。
刘行李明刘星罗聪曹豫江刘传康翁刘其周海瞿向阳郑超
关键词:畸形足外科手术微创性
可吸收棒治疗严重移位儿童桡骨颈骨折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5月至2008年12月收治117例严重移位(Judet分级Ⅲ级36例,Ⅳ级81例)的桡骨颈骨折,采用麻醉下切开复位,自身增强可吸收棒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儿均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6~8个月,根据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分,术后患儿无肘关节僵硬发生,前臂旋转功能绝大部分未丢失,无桡骨颈骨骺坏死及肘外翻等情况出现。优107例,良8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1.5%。结论儿童严重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选择不恰当会造成肘关节及前臂功能障碍,采用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严重移位儿童桡骨颈骨折固定确实,避免了骨折术后二次手术,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严重移位桡骨颈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曹豫江李明张德文覃佳强刘传康刘星周海
关键词:儿童桡骨颈骨折可吸收棒
特发性马蹄内翻足微创软组织松解术后足底力学指标评价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采用足底形态扫描及静态足压评价DimeglioⅣ型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经微创多平面软组织松解术治疗后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首诊并接受微创多平面软组织松解术治疗的DimeglioⅣ型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病例共17例(25足)为病例组,其中男12例(18足),女5例(7足),手术年龄为1个月23天至6个月21天,评价年龄2岁5个月至2岁11个月;同期选取同年龄段健康儿童10人(20足)为对照组。采用Dimeglio评分、X线摄影、足底形态扫描分析、静态足压分析评价患足恢复情况。结果DimeglioⅣ型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经微创多平面软组织松解术系列治疗后Dimeglio评分0~2分;患足外观恢复满意。X线片显示:术前正位跟距角(14.90±3.20)°,术后正位跟距角(33.51±7.52)°;术前侧位跟距角(22.65±6.10)°,术后侧位跟距角(33.08±4.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足弓指数(0.35±0.02),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足弓指数(0.35±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双踝角(82.03±6.20)°,正常对照组双踝角(85.27±3.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双侧马蹄内翻足双足压力分布百分比[(52.75±2.32)%vs.(47.25±2.32)%,P<0.05]以及术后单侧马蹄内翻足双足压力分布百分比[(60.33±4.54)%vs.(39.70±4.5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多平面软组织松解术治疗DimeglioⅣ型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矫正满意,短期疗效肯定。足底力学评价结果可以作为马蹄内翻足术后针对性治疗策略的重要参考指标。
刘行李明刘星罗聪曹豫江刘传康瞿向阳翁刘其周海郑超
缝匠肌骨瓣修补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髋臼缺损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价缝匠肌骨瓣修补髋臼缺损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早期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2016年缝匠肌骨瓣修补髋臼缺损治疗17例DDH伴髋臼缺损大龄患儿(>6岁)的临床资料,评价早期手术疗效。在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转子下三维截骨纠正前倾角及颈干角,根据股骨头脱位高度行股骨短缩,钢板固定后重建关节囊。取髂骨缝匠肌骨瓣翻转至髋臼上缘修补髋臼缺损。手术后双下肢贝氏石膏固定6~8周。逐渐行髋关节功能训练,髋关节功能参照Mckay′s标准进行评估,髋关节形态评估参照Severin′s X射线标准进行。结果 17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9个月。术后股骨头复位良好,头臼包容满意;未出现伤口感染及股骨头坏死。术后随访结果,Mckay′s标准:优2例(2髋),良13例(15髋),可2例(2髋),优良率为88.2%,Severin′s标准:优11例,良49例。结论大龄儿童(>6岁)DDH采用髂骨缝匠肌骨瓣修补髋臼缺损,术后骨性愈合好,能有效改善髋关节的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术后关节功能良好。
周海李明刘星罗聪
关键词:髋臼缺损缝匠肌骨瓣手术治疗
血管外膜囊肿一例被引量:2
2012年
患儿男,6岁3个月。左小腿冰凉、夜间疼痛3个月,常出现夜间痛醒,每次持续1-2h.当地县医院诊断为“脉络不通”,给予舒筋活血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疼痛有所缓解。
南国新覃佳强刘国栋周海王忠良张德文
关键词:膜囊肿血管夜间疼痛舒筋活血左小腿夜间痛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儿童骨科创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儿童创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至2014年,收治35例创伤患儿,其中交通事故伤20例,重物砸伤10例,高处坠落伤5例.下肢损伤30例,上肢5例.创面有不同程度的擦挫伤、皮肤缺损...
周海李明
单侧外固定架治疗儿童下肢干状骨折致骨延迟愈合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单侧外固定架治疗下肢干状骨折出现骨延迟愈合的原因,从而更合理地使用外固定架.方法:对我院20 例下肢干状骨折行单侧外固定架复位固定后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的患儿的原始受伤情况、全身营养状况、手术方式、外固定架自身因素...
周海
暴露与埋藏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价暴露与埋藏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方法参考Cochrane协作网制定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英文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相关期刊、会议论文汇编中所有关于暴露与埋藏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按照非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评价指标(MINORS)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的相关计算。结果共纳入4项研究,患者共501例,其中暴露克氏针150例,埋藏克氏针351例。暴露与埋藏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比较,术后总感染率(OR=1.10,95%CI0.52~2.33,P〉0.05)、浅表感染率(OR=1.45,95%CI0.66~3.28,P〉0.05)、再次手术率(OR=2.29,95%CI0.51~10.25,P〉0.05)、骨折延迟愈合率(OR=1.57,95%CI0.76~3.21,P〉0.05)、总并发症(OR=1.57,95%CI0.76—3.2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拔出克氏针时间上(MD=-13.28,95%a-16.42~-10.1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暴露克氏针较埋藏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有缩短克氏针固定时间、减少后期拔克氏针局部麻醉及费用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唐青松李明刘星瞿向阳周海翁刘其郑超
关键词:肱骨骨折内固定器儿童META分析
儿童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的影像学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分析患儿及正常儿童各个年龄段的影像学数据,探讨寰齿间距、寰齿侧间隙、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帮助.方法:收集医院2008年8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临床确诊为寰枢关节旋...
张晓波刘传康刘星瞿向阳曹豫江周海翁刘奇何玲蔡金华罗聪曾庆王翠李廷玉李明张德文张鑫惠慧
关键词:儿童患者影像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