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秀艳

作品数:79 被引量:403H指数:11
供职机构:唐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8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4篇蛋白
  • 29篇血清
  • 19篇糖尿
  • 19篇糖尿病
  • 19篇肝癌
  • 16篇甲胎
  • 16篇甲胎蛋白
  • 15篇原发性
  • 15篇原发性肝癌
  • 14篇肿瘤
  • 12篇细胞
  • 12篇癌患者
  • 10篇血压
  • 10篇肾病
  • 10篇高血压
  • 9篇异质体
  • 8篇肿瘤标志
  • 8篇基质
  • 8篇基质金属
  • 7篇蛋白酶

机构

  • 69篇唐山市人民医...
  • 28篇沧州医学高等...
  • 12篇唐山工人医院
  • 9篇沧州市中心医...
  • 7篇唐山市传染病...
  • 4篇唐山市协和医...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唐山市妇幼保...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青县人民医院
  • 1篇唐山市乐亭县...

作者

  • 75篇周秀艳
  • 29篇侯振江
  • 22篇韩素桂
  • 15篇李世龙
  • 12篇黄彩云
  • 12篇邢桂芝
  • 9篇李艳华
  • 8篇王秀文
  • 7篇张宝
  • 6篇张丽华
  • 5篇王新颖
  • 5篇张景华
  • 5篇闫金辉
  • 4篇戴殿禄
  • 4篇牟兆新
  • 4篇于文霞
  • 4篇孙继兴
  • 4篇曹雪峰
  • 4篇李国安
  • 4篇赵洪焕

传媒

  • 7篇中国煤炭工业...
  • 7篇华北煤炭医学...
  • 5篇标记免疫分析...
  • 4篇中国实验诊断...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中国药业
  • 2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河北医药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9篇2007
  • 10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癌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9年
①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的意义。②方法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128例分成Ⅰ、Ⅱ、Ⅲ_a、Ⅲ_b和Ⅳ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49例分成局限期和广泛期,进行统计学分析。③结果NSCLC患者各期LDH水平分别为:Ⅰ期(158.3±25.2)U/L,Ⅱ期(172.2±25.6)U/L,Ⅲ_a期(188.6±31.9)U/L,Ⅲ_b期(244.1±102.9)U/L,Ⅳ期(256.3±110.3)U/L;SCLC患者各期LDH水平分别为:局限期(188.2±76.9)U/L和广泛期(338.7±99.8)U/L。④结论血清LDH在NSCLC患者Ⅰ~Ⅳ期及SCLC患者局限期到广泛期中显示逐渐升高的趋势。
邢桂芝周秀艳
关键词:肺癌血清乳酸脱氢酶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leptin,VEGF和AFP表达的意义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探讨HCC患者血清Lep,VEGF和AFP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检测30例健康对照、31例肝硬化和146例HCC患者血清Lep,VEGF和AFP含量,分析Lep,VEGF和AFP及其联合检测对HCC的诊断、临床分期和预后的意义.结果:HCC患者血清Lep水平与BMI显著相关(r=0.64,P<0.01),且显著低于肝硬化组/健康对照组(19μg/Lvs35,27μg/L,P<0.05).随TNM分期增加和转移、复发,HCC血清Lep水平明显降低(P<0.05).HCC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健康对照组(398ng/Lvs179,167ng/L,P<0.01),VEGF和AFP间无相关性,二者对HC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2%,73.3%和80.6%,83.9%,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91.8%)和准确度(90.4%).HCC患者VEGF水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3cm:237±96ng/L,>3cm:398±124ng/L,P<0.01),Ⅲ,Ⅳ期患者血清VEGF水平也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346±131,401±152ng/Lvs228±89,259±102ng/L,P<0.01),术后转移和复发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Lep测定可判断HCC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血清VEGF与AFP联合测定可作为诊断HCC和判断其预后的重要指标.
侯振江王秀文张丽华周秀艳戴殿禄闫金辉
关键词:瘦素甲胎蛋白体重指数
98例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血脂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周秀艳李艳华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清C-反应蛋白血脂
肝细胞癌患者血清瘦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血清Lep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检测30例健康对照、31例肝硬化和146例HCC患者血清Lep含量,分析Lep在HCC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结果HCC患者血清Lep水平与BMI高度相关,Lep水平(ng/ml)HCC组(19.16±8.65)与肝硬化组(34.62±13.87)和健康对照组(27.41±11.7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性别差异明显(P<0.01),女性约为男性的2倍。随HCC患者TNM分期增加和转移、复发,其血清Lep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清Lep水平可作为判断HCC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侯振江王秀文张丽华周秀艳戴殿禄闫金辉
关键词:肝细胞癌瘦素体重指数营养状况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可溶性尿激酶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胱抑素C (Cystatin C)和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水平与肿瘤浸润转移和治疗的关系。方法:Cystatin C应用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PENIA)检测;suPAR采用ELISA法检测。共检测了82例健康成人和172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ystatin C和suPAR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ystatinC和suPAR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和P<0.01),差异有显著性;中晚期、已转移组的肿瘤患者Cystatin C和suPAR测定值均显著高于各自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血清Cystatin C和suPAR水平,术后与术前比较,两组指标均明显降低,但接受化疗及放疗的患者,血清Cystatin C和suPAR水平与治疗与否无差异。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ystatin C和suPAR水平与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以及手术治疗有关。检测血清Cystatin C和suPAR水平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监测和疗效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孙继兴杨雅静周秀艳宋扬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可溶性尿激酶受体恶性肿瘤
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凝集素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ELISA)和吸附柱微量离心柱法[lens cu-linaris agglutinin(LCA)-coupled spin column,ACSC]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lpha-fetoprotein isoforms,AFP-L3)在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阳性的良恶性肝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2例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45例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L3浓度,用ACSC法检测该批标本的AFP-L3/AFP%,比较两种方法对良恶性肝病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ELISA法检测AFP-L3浓度和ACSC法检测AFP-L3/AFP%对92例原发性肝癌(HCC)的敏感性分别是83.69%和85.86%,对45例慢肝、肝硬化的特异性分别为88.88%和82.22%,ELISA法和ACSC法两种方法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符合率分别为85.40%和84.67%,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over operatin characteristic,ROC)下的面积AUC分别为0.819和0.823。结论:ELISA法检测AFP-L3浓度和ACSC法检测AFP-L3/AFP%在HCC鉴别诊断中具有相似的临床价值,但是ELISA法操作简便、省时、经济、患者易接受,更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黄彩云韩素桂张景华王晓蕊李世龙周秀艳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法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原发性肝癌
血清AFP-L3、GP73检测联合CT扫描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检测肝病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浓度,分析肝病患者病灶CT平扫加增强扫描后经处理技术得到二维及三维重建图像,探讨联合运用AFP-L3、GP73浓度检测与CT扫描两种技术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病患者血清AFP-L3、GP73浓度,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o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ROC)确定AFP-L3、GP73浓度诊断HCC的cut-off值。分析141例肝病患者总共164个病灶的CT扫描后经处理技术得到二维及三维重建图像而诊断HCC,探讨采用AFP-L3、GP73浓度测定与CT增强扫描及这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在HCC的检出与定性诊断方面的价值。结果:HCC组AFP-L3浓度(113.58±63.62)ng/ml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23.19±34.54)ng/ml,P<0.001],绘制AFP-L3浓度诊断HCC的ROC曲线,AFP-L3浓度38.47ng/ml为诊断HCC的cut-off值,诊断敏感性为81.08%,特异性为88.06%,诊断正确率为87.23%;HCC组GP73浓度(126.55±49.56)ng/ml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56.97±26.48)ng/ml,P<0.001],绘制GP73浓度诊断HCC的ROC曲线,GP73浓度69.44ng/ml为诊断HCC的cut-off值,诊断敏感性为75.68%,特异性为91.04%,诊断正确率为88.65%。CT扫描诊断HCC的灵敏度为82.43%,特异度为91.04%,诊断正确率为90.07%。联合AFP-L3、GP73浓度检测与CT扫描诊断HCC的灵敏度为85.14%,特异度为92.53%,诊断正确率为92.19%。结论:联合运用血清AFP-L3、GP73浓度检测及CT扫描两种技术对HCC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诊断正确率较运用单一技术均有所提高,联合运用两种技术对HCC的准确早期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
贾红莲黄彩云宋君利李世龙周秀艳王晓蕊
关键词:甲胎蛋白异质体高尔基体蛋白73CT扫描肝细胞癌
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肾病的相关性分析
2006年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DM)患者血尿酸水平,探讨高尿酸血症与2型DM合并高血压、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98例2型DM患者,分成2型DM无合并症(单纯DM)组、2型DM合并高血压(DMEH)组和2型DM合并肾病(DN)组,测定血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和血脂水平。结果DMEH组和DN组血U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DN组血C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单纯DM组,P<0.001或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2型DM患者血UA与DBP、甘油三酯(TG)、Cr呈显著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血UA与FINS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可能参与了2型DM高血压及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其检测可作为2型DM并发症的预告因子。
周秀艳侯振江邢桂芝
关键词:血尿酸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
ELISA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用于肝癌诊断的探讨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应用ELISA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并探讨AFP-L3浓度在HCC组与良性肝病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137例AFP阳性的肝病患者血清AFP-L3浓度,用ROC曲线分析AFP-L3。结果 92例HCC患者AFP-L3浓度为109.04±62.51ng/mL,明显高于45例良性肝病组(25.96±49.43ng/mL)P<0.001。HCC的ROC曲线面积为0.819,以AFP-L3浓度37.89ng/mL为临界值,分析HCC患者与良性肝病患者AFP-L3浓度异常的敏感性为83.7%,特异性为88.9%,诊断正确率为85.4%。结论用ELISA法检测AFP-L3浓度对HCC诊断与良性肝病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操作简便,费用低廉。
黄彩云韩素桂张景华王晓蕊李世龙周秀艳
关键词: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肝细胞癌酶联免疫吸附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含量对原发性肝癌(PL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11月门诊或住院的137例患者临床检测甲胎蛋白(AFP)为阳性的肝病患者血清,应用上海逸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ELISA法AFP-L3检测试剂盒检测AFP-L3浓度,137例中男98例,女39例,年龄28~77岁。其中PLC 92例,良性肝病45例,后者包括肝硬化37例、慢性肝炎8例。分析PLC组与良性肝病组AFP-L3浓度差异,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FP-L3含量在PL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PLC组AFP-L3浓度[(109.04±62.51)ng/mL]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25.96±49.43)n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8,P<0.001)。ROC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19,以AFP-L3浓度37.89 ng/mL为临界值,分析92例PLC患者与45例良性肝病患者AFP-L3浓度异常的灵敏度为83.69%,特异度为88.88%,阳性预测值为93.90%(77/82),阴性预测值为72.72%(40/55),诊断准确度为85.40%。结论应用简便快速的ELISA法检测AFP-L3浓度在PLC与良性肝病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便于临床推广。
韩素桂黄彩云刘洪梅李国安周秀艳李士龙
关键词: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细胞癌甲胎蛋白异质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