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伴鼻中隔高位偏曲的同期整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观察并探讨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伴鼻中隔高位(筛骨垂直板)偏曲同期整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跨鼻小柱鼻翼软骨边缘切口,充分游离移位的组织并将其复位,同时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在传统切除鼻中隔软骨偏曲部分及矫正犁骨沟偏斜的基础上,凿除偏曲的筛骨垂直板部分,并利用所取鼻中隔软骨重建鼻尖支架.结果 本组共30例患者.经1~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鼻外形明显改善,鼻小柱居中,两侧鼻孔大小基本相等,偏曲鼻中隔软骨得到矫正,鼻塞、头痛等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伴鼻中隔高位偏曲同期整复术,即通过矫正鼻中隔软骨与硬骨偏曲,从而较彻底地解决了鼻中隔偏曲问题;又通过合理利用所取鼻中隔软骨重建鼻尖支架,改善了鼻尖美学形态,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 周芳黄立曹玮郗敏
- 关键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鼻中隔高位偏曲
- 色素痣分次切除的手术适应证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分次切除治疗较大色素痣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对46例不同部位先天性色素痣(面部22例,躯干部13例,四肢11例)采用部分切除治疗,比较术前、术后近期、术后远期病变大小及局部情况的差异。结果术后近期病变面积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术后远期较近期病变面积有不同程度增大(P<0.05),但与术前相比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例面部色素痣患者存在轻度变形,2例四肢色素痣患者存在轻度活动受限。结论先天性色素痣应首选一次性切除病变,但不同部位色素痣具有不同的手术适应证。面部及四肢跨关节的色素痣更适宜采用分次切除进行治疗,而躯干部及四肢非关节部位应力求一次性切除病变。
- 唐泓波陈雪郗敏周芳黄立
- 关键词:色素分次切除适应证
- 三种全耳再造手术方式支架外露情况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不同全耳再造手术方式术后支架外露的发生情况,为耳再造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369例全耳再造术分别采用耳后乳突区皮肤扩张后肋软骨支架耳再造(软骨组)、颞浅筋膜瓣翻转Medpor材料耳再造(Medpor组)及颞浅筋膜瓣翻转肋软骨耳轮联合Medpor耳基耳再造手术(复合组),比较不同全耳再造术后支架外露的发生率、发生部位、出现时间及与患者年龄、手术时期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软骨组、Medpor组及复合组支架外露发生率分别为7.1%、12.9%及6.7%,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耳轮外上缘均为外露比例最高部位,出现时间均多在术后3月内发生。软骨组支架外露发生率在18岁以上者最高,Medpor组支架外露发生率则在18岁以上者最低(P<0.05)。近5年来手术者支架外露比例较前5年降低。结论:不论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均不能完全杜绝支架外露的发生,采用何种方法要依患者的情况及术者对手术方式的掌握情况来综合考虑。但对于6~12岁少儿,采用肋软骨法再造为宜;而对于大于18岁的成人,则采用Medpor法再造为宜。
- 唐泓波陈雪侯楷周芳黄立
- 关键词:全耳再造并发症
- 游离背阔肌肌瓣联合自体脂肪填充序列治疗修复半侧颜面萎缩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游离背阔肌肌瓣联合自体脂肪填充序列治疗修复半侧颜面萎缩的效果。方法:对9例半侧颜面萎缩患者,采用I期行游离背阔肌肌瓣移植,于术后0.5~1年行Ⅱ期自体脂肪填充术。根据面部对称情况行1~3次自体脂肪填充,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9例肌瓣全部成活,术后0.5~1年观察肌瓣轻度下垂,可见局限性凹陷。经1-3次自体脂肪填充后面部外观明显改善,对称性良好,供区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游离背阔肌肌瓣联合自体脂肪填充序列治疗是矫治中、重度半侧颜面萎缩的较好选择,结合不同手术特点的综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中、重度半侧颜面萎缩的治疗效果。
- 唐泓波陈雪周芳冯幼平
- 关键词:背阔肌肌瓣自体脂肪半侧颜面萎缩
- 对侧滑车上动脉前额部皮瓣修复重度上睑缺损
- 2012年
- 眼睑缺损尤其是上睑缺损不仅影响外观,而且导致眼睑闭合功能丧失,轻者反复发生结膜炎,重者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对于〉3/4的重度上睑缺损,修复的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效果均不理想。我科2006—2010年采用对侧滑车上动脉前额部皮瓣修复重度上睑缺损4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唐泓波陈雪周芳张晖张建军黄立
- 关键词:滑车上动脉上睑缺损皮瓣修复前额部眼睑缺损眼睑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