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芹红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妊娠
  • 3篇妊娠期
  • 2篇妊娠期糖尿病
  • 2篇糖耐量
  • 2篇糖耐量试验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葡萄糖
  • 2篇葡萄糖耐量
  • 2篇葡萄糖耐量试...
  • 2篇耐量试验
  • 2篇干预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淤积
  • 1篇胆汁淤积症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分娩
  • 1篇阴道分娩率
  • 1篇孕期
  • 1篇孕期干预

机构

  • 6篇池州市第二人...

作者

  • 6篇周芹红
  • 2篇程宁
  • 2篇苏洁琴
  • 2篇梁茂芸
  • 1篇陈智明
  • 1篇梁茂云

传媒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河南医药信息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50g葡萄糖筛查试验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50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 D M)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34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45例孕妇行G C T检查,72例孕妇G C T阳性,孕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 G TT),G D M、妊娠期糖耐量异常(IG T)的发病率分别为4.6%,4.9%.结论G C T方法简单,有利于G D M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减少母体并发症及改善围生儿预后有积极作用。
苏洁琴周芹红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前干预和结局54例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减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孕妇的皮肤瘙痒症状和身心痛苦、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干预措施。方法:54例ICP进行产前干预,给予对症治疗。结果:胎儿宫内窘迫25例,胎膜早破3例,早产13例,过期妊娠1例,足月产40例,顺产5例。剖宫产49例,新生儿无一例死亡。结论:及时发现ICP孕妇,并给予积极有效的产前指导、干预,能有效缓解孕妇皮肤瘙痒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同时减少死胎、死产发生,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周芹红梁茂云陈智明程宁苏洁琴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胆汁淤积肝内胎儿宫内窘迫
妊娠期糖尿病新标准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新标准在临床上的实用性。方法:随机选取800例孕妇作为研究组,孕24周后,按新标准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另随机选取750例孕24周后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先行50 g OGTT,糖筛异常者再行75 g OGTT。结果:研究组孕妇筛查率为97.50%,GDM患病率为6.25%;对照组孕妇筛查率为87.07%,GDM患病率为4.13%。研究组孕妇筛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GDM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筛查新标准的应用,简化了筛查程序,临床应用更方便,筛查率高于传统筛查法,大大降低漏诊率。
周芹红梁茂芸程宁
关键词:葡萄糖耐量试验孕期干预
开展孕妇学校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孕妇学校开展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产科门诊行产前检查并在该院分娩的300例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50例,在孕妇学校以面对面、多媒体、微信平台建群的形式进行多次系统的孕产期知识培训;对照组150例,只做常规产检,未进行孕妇学校的学习.结果:研究组孕妇对孕产期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降低了对分娩的恐惧,阴道分娩的概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妇学校是一种很好的孕期健康教育形式,有利于提高孕产妇的认知行为,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
周芹红梁茂芸
关键词:满意度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2001年
周芹红
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出血米索前列醇
阴道分娩率下降的原因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率下降的原因,做好产科工作,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某院3年间阴道分娩2147例及剖宫产2285例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社会因素和非社会因素对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结果:阴道分娩率呈逐年下降趋势,3年分别为53.37%、48.92%、43.36%,各年份阴道分娩情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其中,社会因素导致未能阴道分娩,3年分别为16.52%、20.6%、33.1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新生儿Apgar评分和体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50,P>0.10)。结论:社会因素导致阴道分娩率在逐年下降,但并未减少新生儿窒息率。
周芹红
关键词:阴道分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