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永建

作品数:514 被引量:1,571H指数:19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核科学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3篇期刊文章
  • 50篇会议论文
  • 46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9篇理学
  • 95篇一般工业技术
  • 81篇化学工程
  • 79篇核科学技术
  • 48篇金属学及工艺
  • 31篇电子电信
  • 16篇机械工程
  • 9篇电气工程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冶金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0篇纳米
  • 61篇聚变
  • 59篇惯性约束
  • 56篇惯性约束聚变
  • 41篇气凝胶
  • 36篇金属
  • 34篇光谱
  • 32篇微球
  • 30篇ICF
  • 28篇碳气凝胶
  • 23篇乙烯
  • 23篇掺杂
  • 22篇团簇
  • 22篇密度泛函
  • 22篇泛函
  • 22篇玻璃微球
  • 21篇电容
  • 20篇自悬浮定向流...
  • 19篇等离子体
  • 17篇离子

机构

  • 490篇中国工程物理...
  • 131篇四川大学
  • 76篇西南科技大学
  • 31篇中南大学
  • 10篇西华师范大学
  • 9篇清华大学
  • 8篇哈尔滨工业大...
  • 8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四川联合大学
  • 6篇湘潭师范学院
  • 5篇北京理工大学
  • 5篇西华大学
  • 4篇湖北第二师范...
  • 4篇绵阳师范学院
  • 4篇烟台师范学院
  • 3篇南京大学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3篇乐山师范学院
  • 2篇兰州大学

作者

  • 512篇唐永建
  • 135篇吴卫东
  • 109篇王朝阳
  • 95篇罗江山
  • 61篇付志兵
  • 47篇李波
  • 37篇朱正和
  • 36篇雷海乐
  • 33篇张占文
  • 33篇张林
  • 31篇袁磊
  • 31篇李喜波
  • 29篇易有根
  • 29篇孙卫国
  • 29篇李恺
  • 28篇韦建军
  • 25篇杨曦
  • 24篇何智兵
  • 24篇王红艳
  • 20篇黎军

传媒

  • 148篇强激光与粒子...
  • 46篇原子能科学技...
  • 32篇物理学报
  • 2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8篇材料导报
  • 13篇功能材料
  • 11篇稀有金属材料...
  • 7篇四川大学学报...
  • 5篇光谱学与光谱...
  • 5篇湖南文理学院...
  • 5篇真空科学与技...
  • 4篇含能材料
  • 4篇光学学报
  • 3篇材料科学与工...
  • 3篇化工学报
  • 3篇物理化学学报
  • 3篇贵金属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3篇金属功能材料
  • 3篇信息与电子工...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4篇2017
  • 14篇2016
  • 11篇2015
  • 16篇2014
  • 32篇2013
  • 42篇2012
  • 38篇2011
  • 42篇2010
  • 44篇2009
  • 46篇2008
  • 33篇2007
  • 45篇2006
  • 40篇2005
  • 19篇2004
  • 15篇2003
5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机包覆金属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包覆金属纳米粉末的方法及其装置。其方法是先对有机包覆金属纳米粉末的制备装置抽真空,然后向放电管通入氢气、有机气体及作为金属纳米粉末输运和保护气体的惰性气体;开启加在放电管上的高频高压电源,调节其工作频率...
唐永建雷海乐黎军师红丽罗江山李喜波
文献传递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LiX(X=H,D,T)体系的热力学性质被引量:1
2010年
运用量子力学从头计算方法,计算了氢化锂(氘化锂、氚化锂)分子的部分热力学函数和力学、光谱学性质。基于准简谐Debye模型,计算了固体Li的振动内能、振动和电子熵,探讨了Li吸收氢同位素气体生成一氢化物的反应熵变、生成焓变和生成Gibbs自由能及氢同位素的平衡离解压。结果显示:在Li吸收同位素气体生成一氢化物的反应中,生成焓变和反应熵变均为负值,且随温度升高,绝对值越大,Gibbs自由能则向正的方向增加。热力学上,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氢置换一氢化物中的氘和氚、及氘置换氚的反应更易发生。
雷洁红邢丕峰唐永建张运娟
关键词:密度泛函热力学函数氢化锂
Be薄膜制备及其生长动力学性质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真空蒸镀法制备厚度400~2100nm、表面均方根粗糙度Rq〈6.0nm的Be薄膜。XRD结果表明不同厚度Be薄膜均由hcp结构的(αBe)相组成。当蒸发温度从1243K增加至1403K时,Be原子沉积速率急剧增大,α-Be晶粒平均直径增大近3倍,其择优取向发生显著改变。薄膜表面小岛由不规则的多边形晶粒逐渐转化为棱角分明的六边形晶粒,而横截面形貌始终以柱状晶生长为主,它垂直于基片呈定向排列。此外,理论计算的Be薄膜生长速率与实验测定的结果十分吻合,它与平衡蒸气压成正比,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呈指数函数关系增大。
罗炳池罗江山李恺张吉强吴卫东唐永建
关键词:柱状晶
一种金属碳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碳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首先将碳气凝胶浸入待镀金属电镀液中,经超声处理及浸渍后作为阴极,阳极选择铂板,通过控制电镀金属的技术参数,脉冲频率、占空比、温度、阴极电流密度和电镀时间,制得...
王朝阳周莹唐永建付志兵张厚琼
文献传递
VB界面下用并口实现多通道质量流量计自动化控制
2005年
分析了MKS公司生产的气体流量控制系统247CFour-ChannelReadout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得出系统的工作曲线,并设计出该仪器与PC并口的接口电路。控制软件用VB高级语言编写,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其实现方法可供一般微电压信号控制仪器的自动化改进参考。
马兆侠吴卫东程新路冯建鸿唐永建
关键词:并口自动化控制自动化控制VB界面质量流量计并口多通道控制仪器
Stber法制备二氧化硅薄膜反应动力学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研究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的反应动力学,推导出Stber法制备二氧化硅溶胶体系中反应时间与TEOS转化率关系的动力学公式。分析确定了合适的转化率,进而用于计算二氧化硅溶胶的理论最佳反应时间。同时,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氨水催化作用下制备了不同配比的二氧化硅溶胶,考察了氨和水的浓度对反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浓度增大可以有效减少反应时间。通过成膜性检测确定制备过程中的最佳反应时间,并与理论计算得到的最佳反应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一致,误差控制在5%以内,说明该动力学公式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商孟莹蒋晓东刘淼罗炫唐永建曹林洪
关键词:溶胶-凝胶反应动力学转化率
去合金化工艺对纳米多孔铜纯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腐蚀去合金化方法制备纳米多孔铜材料。研究了固溶时间、腐蚀时间及腐蚀温度对纳米多孔铜表面形貌及残余Mn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固溶时间的延长,合金成分越来越均匀化,去合金化后所得纳米多孔铜的残余Mn原子分数降低。固溶95h的前驱体合金,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其残余Mn含量降低不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残余Mn原子分数由25℃的3.54%降至60℃的1.14%,但是60℃腐蚀后的孔隙与丝径尺寸明显粗化,样品易碎。通过调整去合金化参数,实验所制备的纳米多孔铜呈现均匀的海绵状纳米多孔结构,残余Mn原子分数1.23%,平均丝径尺寸40nm。
谭秀兰李恺罗炳池罗江山吴卫东唐永建
关键词:去合金化表面形貌
铬的电离势及类氦Cr^(22+)的E2和M1光谱跃迁的全相对论计算
2000年
基于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方法 ,计算了CrⅠ至CrⅩⅩⅣ离子的基态能量和各价电离势 ,类氦Cr2 2 +离子的电四极矩和磁偶极矩光谱跃迁数据。计算中考虑了核的有限体积效应、Berit修正、QED修正和轨道极化效应。计算结果与文献的实验和计算值进行了比较。
张志红李向东谭明亮朱正和唐永建赵永宽
关键词:电离势类氦离子
Au_nY(n=1—9)掺杂团簇的结构和电子性质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采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RECP)近似和密度泛函(B3LYP)方法,选择LANL2DZ基组,优化得到了AunY(n=1—9)二元掺杂团簇稳定的基态结构和电子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掺杂Y原子的AunY(n=1—9)团簇随n的变化,其电离势、电子亲合能和费米能级与Aun(n=2—9)一样具有“奇-偶”振荡效应;团簇离子的稳定性具有“幻数”现象,Au2Y+和Au6Y+比其他团簇离子更稳定,与质谱实验结果一致;同一团簇中,团簇最稳定的异构体(基态)是趋于Y原子有最大的邻近的Au原子数.
毛华平王红艳朱正和唐永建
关键词:密度泛函平衡几何结构电子性质
激光聚变靶球充气微孔扫描探针加工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为解决核聚变激光靶球诊断气体充气问题及满足充气微孔良好的堵胶工艺性,基于扫描探针显微镜的金刚石探针为工具,采用接触力扫描方式对靶球充气微孔进行了微加工工艺研究。研究了金刚石针尖扫描方向、扫描速度及扫描接触压力等工艺参数对微孔形成的影响,得到了较准确的锥状孔型,其孔型尺寸与加工精度满足微孔充气及其堵胶工艺性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作为工具并通过加工工艺研究,可以实现靶球充气锥型微孔的精确加工,为靶球高Z气体的注入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用技术。
孙涛闫永达高党忠唐永建傅依备董申
关键词:扫描探针显微镜微加工工艺脆性材料激光聚变惯性约束聚变激光打孔
共5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