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元佐
- 作品数:1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写作——生命的形式
- 1999年
- 写作——生命的形式,是人把目光投向自己生命的一种顿悟。当写作把“无机”的“语言符号”转化为“有机”的“生命形式”——文章的时候,我们触摸到的是生命脉搏的跳动,体味到的是生命意识的激扬。
- 夏元佐
- 关键词:生命形式精神生命语言文字生命意识
- 小学习作:阳光下的自由飞翔被引量:2
- 2008年
- 习作之"习"是一种如同"鸟类练习飞翔"那样的生存能力的训练;"习作"之"作"意在要人成为一个"站立起来"的人。习作中蕴含着川流不息的生命意识:小学习作应是从"阳光下百鸟练习飞翔"到"人成为站立起来之人"的训练,指向生命的自由,感受生命的成长,放射生命的光彩;张扬生命个性的言语训练是小学习作应有的理念。在天文与人文的感应中唤醒生命意识,唤醒习作灵感。在"大书"和"小书"的交流中寻找源头活水,寻找诗性智慧。小学习作在记实与想象的互动中,在人文精神的阳光下,在人类关怀的视野里自由飞翔。
- 夏元佐
- 关键词:小学习作语义原型人文精神生命意识自由飞翔
- 象征效应的诗学阐释——从巴黎的“豹”和华南的“虎”谈起
- 1999年
- 本文从“超越”出发,以里尔克的《豹》和牛汉的《华南虎》为例,用“二次超越说”对“象征效应”作出自己的解释:第一次“超越”,诗人以自我的“生命意识”溶入“原型”创造具有“超越”原型意义的审美形象;第二次“超越”,读者以自我的“生命意识”溶入诗人的审美形象,作出具有创造性的“超越”原作的审美闸释。“象征效应”正是在对这“两次超越”的诗学阐释中展开,又是在这“两次”诗学阐释中“超越”。
- 夏元佐
- 写作教学的改革和教学理念的创新被引量:1
- 2007年
- 调动学生潜藏的“个性能量”,发现自我,激发个性话语的活力,用有可操作性的创新理念,推动写作教学的改革,解放思想,张扬个性,让我们的写作课真正属于我们自己。
- 夏元佐
- 关键词:写作教学教学改革个性化
- 寿之贞珉 传之久远——丰乐桥碑文读解被引量:1
- 2003年
- 丰乐桥碑出土,为遵义增添了一件文物;碑文见诸书刊,标点时有误讹,为避免误读,特加点注,并辅之今译,以利传布;丰乐桥历经百年,安然无恙,今见其碑,读其文,深悟其桥、碑与营造者精神同在。
- 夏元佐
- 关键词:碑文历史文化清朝
- “德里姆河”的隐喻和张抗抗的随笔
- 2008年
- 评张抗抗的随笔,忽然想到了这个题目。这个题目出自她的一篇随笔,叫做《有意无艺》,收在她的散文集《大江逆行》中,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的。这是一篇颇有意味的随笔,虽然收在散文集里,谈的又是小说之艺。写张抗抗的研究文章,无论是小说论、散文论、随笔论,乃至作家论.看看这篇随笔可以找到好多个切入点,我认为。还是听听张抗抗自己的声音:
- 夏元佐
- 关键词:随笔隐喻散文集作家论小说文论
- 绿色的性格 绿色的旋律——卜宗学诗歌简论
- 2002年
- “身在城市 ,根在乡村” ,是解读卜宗学诗歌“绿色的性格”的钥匙 ,对“绿色”的怀念、追寻、向往和探索 ,是卜宗学诗路的历程。正是这种打上了乡土烙印的“绿色性格” ,酝酿了他诗歌的“绿色旋律”。
- 夏元佐
- 关键词:绿色旋律乡土情结
- 一花一世界 三藐三菩提——《受戒》重读
- 2003年
- 当和尚是一种生存策略,写和尚是一种叙事智慧。以心灵规避的方式走出政治权力话语的阴影,用“气氛即人物”的理念,一种人文精神的终极关怀独创新篇,智慧的汪曾祺将智慧交给读者。
- 夏元佐
- 关键词:汪曾祺独创性叙事智慧
- 田野的呼唤——评黄公政广播剧《挡道》
- 2001年
- 《挡道》荣获1997年贵州“五个一”工程奖,是一部反腐倡廉,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佳作。揭示反腐败斗争的严峻现实,又给人以力量,让人看到希望。把表面上看起来互不关联的事件通过“挡道”这一突发事件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立体的社会生活画面,具有相当的可听性和震撼力,显示了作者的胆识和才气,为广播剧的创作提供了经验。
- 夏元佐
- 关键词:时代旋律听觉艺术胆识才气
- 穿越夜郎神话的现代魂灵——赵剑平小说略论
- 2000年
- 本文勾勒了赵剑平20年来小说创作发展的轨迹,并从“穿越夜郎神话的现代魂灵”的角度,对其小说的文化意蕴及艺术价值进行了阐释和评述。
- 夏元佐
- 关键词: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