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陆远
- 作品数:20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窦房结功能电生理检查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估价(摘要)
- 1989年
- 本文收集了临床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的病例27例,年龄19~65岁,平均48.8岁,其中男14例,女13例。其病因有冠心病、高心病、心肌炎等。有部份病例的病因不能查出,其中一部份可能为硬化退行性病变所引起。各例均测定了:(1)静息时心率(RHR);(2)按年龄预计的固有心率(IHR_P)=117.2-(0.53×年龄);
- 龙怡道姚陆远罗伟魏云峰曾俭英吴清华
- 关键词:窦房结功能电生理检查窦房结恢复时间窦房结电图电生理参数变时性
- 安置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并发症及处理经验(附43例分析)
- 1989年
- 报告43例安置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并发症.均为单极型,经静脉右室心内膜永久性起搏;电极导管插入途径为右侧头静脉或颈外静脉,埋藏右侧胸部。术中并发症有6例发生阵发性室速或室颤;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局部反应或感染和起搏系统故障。详细介绍了处理经验并进行了讨论.
- 罗伟姚陆远龙恭铭徐金汤王兴矩熊华锋
- 关键词: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并发症
- 动态心电图结合窦房结功能检查诊断病窦综合征的价值
- 1989年
- 报告1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监测与窦房结功能检查(经食道心房调搏)的比较,发现:动态心电图比较容易发现窦性停搏、阵发性室上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可以补充窦房结功能检查的不足;动态心电图监测最易发现植物神经对窦房结自律性的影响。并对上述发现的发生机理进行了讨论。
- 龙怡道姚陆远罗伟曾俭英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M 型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功能
- 1989年
- 心功能的评价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少心脏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已有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改变,尤其是舒张功能的变化。M 型超声心动图(M-UCG)测定左心功能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在二维超声心动图的配合下,与电子计算机联机应用,使 M-UCG 测定心功能更迅速准确。现就国内外应用 M 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收缩和舒张功能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临床应用及其局限性综述如下。一、心输出量的测定利用 M-UCG 测定心输出量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测定舒张期和收缩期左室容量变化的方法;另一类是测定进出左室流量的方法。(一)测定左室容量变化的方法分别测量收缩期和舒张期左室内径。
- 章杨龙姚陆远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心功能
- 老年人晕厥(附64例分析)
- 1989年
- 报告我院近10年来内科住院老年(60岁以上)晕厥患者64例。分别占同期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及心血管住院老年患者的1.7%和2.6%。病因以心原性晕厥占首位(62.5%);其次为未明确诊断者(12.5%)。心原性晕厥以心律失常及Ⅲ°AVB 多见。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 徐金汤罗伟姚陆远
- 关键词:晕厥病因学心源性晕厥老年人
- 主动脉窦动脉瘤破入右心室一例报告
- 1989年
- 吴某,男,33岁。入院前半月,因搬家扛木料上三楼数次,随即感乏力,头昏、胸闷、气短、心悸,因症状逐日明显,而于1988年9月18日入院。既往体健,无心脏病史。体检:BP14.5/5.33kPa(110/40mmHg),发育及营养良好,颈动脉搏动强烈,水冲脉(+)、枪击者(+)、毛细血管搏动(+)。心浊音界轻度向左扩大,心率80次,律齐,胸骨左缘三。
- 李钦侯罗伟姚陆远
- 关键词:主动脉窦动脉瘤肿瘤破裂右心室心脏症状
- 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塞诊断的评价(摘要)
- 1989年
- 本文将我室近年来对36例心肌梗塞病人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我们的经验对2-DE诊断心肌梗塞进行评价。临床资料本组共36例,男3(?)例,女6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前壁或前间壁心肌梗塞22例,下壁或后壁心肌梗塞14例。病期:急性心梗6例,近期心梗7例,陈旧性心梗23例。方法:病入取仰卧位或左测卧位。探查切面包括左室长轴、大动脉短轴及心尖四腔。所用仪器为 Aloka SSD-710型超声心动图仪。
- 姚陆远魏云峰苏海
- 关键词:二维超声心动图陈旧性心梗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左室功能
- 高血压病的左室肥厚和功能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 1990年
- 按照超声心动图左室肥厚的诊断标准将5l例高血压病人分为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并将它们与正常血压组(45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左室肥厚的主要因素是平均动脉压,损害左室功能的主要因素是左室壁增厚曩左宣后负荷的增加.本文资料同时也清楚地说明超声心动图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要比心电图高.
- 姚陆远章扬龙龙怡道
-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肥厚
- 心房钠利尿多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1989年
- 心房钠利尿多肽(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 ANP),又称心钠素(Cardionatr-in),是心脏分泌的一种多肽物质。1950年 Kisch发现心房肌内存在一种特殊的颗粒,1960年 Jami-eson 等认为这些颗粒类似内分泌细胞内的颗粒,1981年 De Bold 等以鼠心房组织提取液给鼠注射,发现有明显的利尿和降压作用。1984年美国、日本等国科学家从鼠心房中提取出一类由21~33个氨基酸组成活性多肽(即 ANP),并着手进行人工合成。至今,有关 ANP 的结构、分泌机制、存在部位、作用机理以及与疾病的关系等已有阐明,为引起同道认识,现综述如下。
- 龙恭铭姚陆远
- 关键词:心房肌心房组织内分泌细胞活性多肽分泌机制正常血压
- 48例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分析
- 1993年
- 动态心电图能检出各类心律失常,特别适应于呈慢性多发性或慢性持续状态的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发展过程常常与其临床症状不一致,病人可以不出现症状。但是,应用Holter心电图能证实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的存在。笔者从本所1986年至1992年的1700例动态心电图中收集到48例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现就其病因以及其与症状和活动的关系、24小时其发生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 曾俭英姚陆远龙怡道
- 关键词: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