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研
- 作品数:15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仿真结肠镜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探讨CT仿真结肠镜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9年10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4例消化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行CT仿真结肠镜检查,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50、CA242水平。以结直肠癌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仿真结肠镜、CEA、CA19-9、CA50、CA242单独及联合检测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164例受试者中有80例诊断为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组血清CEA、CA19-9、CA50、CA24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7.53±4.52)μg/L比(3.11±0.23)μg/L,(104.23±6.94)kU/L比(9.42±0.62)kU/L,(125.45±8.36)kU/L比(7.85±0.52)kU/L,(15.44±1.02)kU/L比(2.32±0.15)kU/L](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仿真结肠镜检查、血清CEA、CA19-9、CA50、CA242均为结直肠癌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仿真结肠镜检查、CEA、CA19-9、CA50、CA242及联合预测因子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8、0.841、0.800、0.847、0.788、0.9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用于结直肠癌诊断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最高,分别为96.95%、97.50%。结论CT仿真结肠镜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能够提高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效能。
- 李季沈艳姜研
- 关键词:结直肠癌CT仿真结肠镜肿瘤标志物
- CT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5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行头部CT平扫,选择基底核区或感兴趣区行CT脑灌注成像,获取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F)图。结果与对侧相比CBF、CBV下降,MTF延长。对于CT平扫未见病灶的患者,可预示有无梗死灶的存在、位置及范围;对于已有梗死灶的患者可预示病灶的发展趋势。结论CT脑灌注成像技术可超早期预示脑梗死病灶及其发展趋势,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姜研尚乃舰
- 关键词:螺旋CT脑灌注成像超早期脑梗死
- 64排螺旋CT对下腔静脉阻塞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64-Slice Spiral CT)对下腔静脉阻塞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BC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40例下腔静脉阻塞BCS患者,临床症状为单纯性下腔静脉阻塞及肝静脉与下腔静脉混合型阻塞,采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组1(20例),组2(20例)。组1采取64排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其在下腔静脉阻塞BCS中的影像表现,组2采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方式,观察其在下腔静脉阻塞BCS中的影像表现。结果诊断结束后,64排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下腔静脉阻塞BCS患者均能做出的明确诊断,并且在肝静脉狭窄(χ~2=0.507,P=0.695)、出现侧枝循环(χ~2=0.008,P=0.618)等征象比较中,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扫描以及DSA的诊断方式均能够准确、直观地反应下腔静脉阻塞BCS的阻塞部位、性质、范围及肝脏内的变化情况,能够从形态学及功能上反映出下腔静脉阻塞程度及肝脏损害程度。因此,64排螺旋CT对于诊断下腔静脉阻塞布加氏综合征具有较大的临床诊断价值。
- 郭佳沈朝军胡淑敏姜研
- 关键词:64排螺旋CT下腔静脉阻塞布加氏综合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人60例,记录病人术前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资料和术后病理资料,并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采用ROC曲线分析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T1~T4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M分期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均存在一致性(P<0.01)。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为80.00%(48/60),其中T1~T4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5.00%(6/8)、63.64%(7/11)、86.36%(19/22)和84.21%(16/19);T1联合T2、T2联合T3以及T3联合T4的鉴别准确率分别为68.42%(13/19)、78.79%(26/33)、85.37%(35/41)。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率为85.96%(49/57)。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M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为89.83%(53/59),其中M0与M1期的准确率分别为92.00%(46/50)、77.78%(7/9)。ROC曲线分析显示: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T1~T4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M分期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5、0.788、0.853、0.870、0.850和0.797,均具有一定准确性。结论: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的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沈朝军姜研沈艳胡淑敏
- 关键词:胃肿瘤术前分期淋巴结转移多层螺旋CT
- 身体功能状况对脑卒中患者自主社会参与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身体功能状况对脑卒中患者自主社会参与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9月,对283例脑卒中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疾病状况调查表、自主参与问卷(IPA)、中国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CSS评分、MMSE评分及肢体障碍情况是脑卒中患者自主社会参与功能的影响因素(t〉2.513,P〈0.05)。结论积极预防及治疗脑卒中后并发症、及早进行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社会参与功能有积极作用。
- 杜蕾陈长香姜研雷欣
- 关键词:脑卒中社会参与
- 双低技术基于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在改善肝脏CT增强检查中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价值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双低技术基于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在改善肝脏CT增强检查中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60例肝脏增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管电压80kVp,碘浓度为300mgI/mL碘海醇对比剂,采用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重建;B组管电压120kVp,碘浓度350mgI/mL碘佛醇对比剂,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FBP)重建。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肝脏CT值、噪声(SD)、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和主观评价指标(图像噪声、图像失真度及图像诊断评分),并计算两组患者有效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有效辐射剂量降低了39.93%,碘摄入量减少了44.90%,SD降低了42.93%,SNR及CNR分别提高了40.70%、49.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客观评价指标噪声评分、失真度评分及诊断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名观察者之间评价一致性较好(Kappa=0.843)。结论:在肝脏CT增强检查中,与常规管电压FBP算法相比,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结合ASiR-V算法可显著降低患者有效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且能够得到满意的图像质量,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姚传顺祁冬胡淑敏姜研姚木子何兴义
- 关键词:肝脏增强图像质量
- MS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MS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56例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及超声检查,观察胆总管结石大小、位置及胆总管扩张程度。以经皮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2种检查方式诊断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效能,并对其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行Kappa检验。按结石大小和分布位置比较2种检查方式对胆总管结石的阳性检出率。结果:MSCT+三维重建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正确率分别为95.83%、87.50%及94.64%;超声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正确率分别为79.17%、75.00%及78.57%。超声诊断胆总管结石结果与ERCP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482),MSCT+三维重建诊断胆总管结石结果与ERCP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92)。对直径大于0.5 cm及以上结石,MSCT+三维重建与超声2种检查方式之间敏感性、特异性、正确率及Kapp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直径小于0.5 cm结石,2种检查方式之间敏感性、特异性、正确率及Kapp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位于十二指肠上段和后段的结石,2种检查方式之间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位于胰腺段和十二指肠壁内段的结石,2种检查方式之间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胆总管结石方面较超声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正确率,特别是对于微小结石或位于十二指肠壁内段和胰腺段的结石诊断效能更佳,阳性检出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祁冬马静姜研王进广姚传顺田欧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三维重建技术
- 单能量技术结合ASIR-V算法在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行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 :探讨单能量技术结合多模型迭代重建(ASIR-V)算法在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行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80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40例,低剂量组采用能谱扫描模式和ASIR-V算法,常规剂量组采用传统扫描模式和滤波反投影算法(FBP)。对比2组的图像质量、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2种扫描模式的诊断效能。结果:2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一致性较好(K=0.81,P<0.05)。2组在胸廓入口处胸锁乳突肌、T6水平胸主动脉及肺底竖脊肌3处的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低剂量组CTDIvol、DLP及ED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组诊断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38%、87.50%、96.43%、58.33%、85.00%,常规剂量组分别为90.63%、75.00%、93.55%、66.67%、87.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单能量技术(110 keV)结合80%ASIR-V算法低剂量CT扫描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对新冠肺炎的筛查、辅助诊断及预后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祁冬姜研姚传顺何兴义田欧陈冠亚
- MSCT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术前TNM分期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21年
- 原发性肝癌是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一位[1]。影像学检查方式包括超声、增强CT、磁共振、选择性肝动脉造影,不同的检查方式各有优缺点。当今的多层螺旋CT(MSCT)的引入使我们能够以比以往更短的时间和更精确的方式获取图像。低衰减病变与增强的正常肝实质之间的显着性增加,并且对于绝大多数肝下腔血管转移具有最佳成像效果。
- 田欧宋宏伟祁东姜研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原发性肝癌TNM分期
- 冠状动脉和头颈动脉在Revolution CT中行CTA联合扫描检查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和头颈动脉在Revolution CT中行CTA联合扫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及头颈动脉CTA检查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为联合扫描组,对冠状动脉及头颈动脉CTA行联合扫描,B组为单独扫描组,分别对冠状动脉及头颈动脉行CTA扫描,对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图像质量主观评分A组(3.71±0.17)分,B组(3.83±0.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名医师对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7,P<0.05)。A组较B组在前降支、回旋支、冠状动脉主干中段及颈内动脉C1段及大脑前动脉A1段CT值、SNR及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辐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碘摄入量较B组降低约4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及头颈动脉在Revolution CT中行CTA联合扫描检查具有可行性,且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碘摄入量,减少CIN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何兴义祁冬姜研陈冠亚胡淑敏陈静楠
- 关键词:冠状动脉碘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