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方圆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软衬
  • 5篇聚氨酯
  • 3篇磷腈
  • 3篇聚氨酯复合材...
  • 3篇聚磷腈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球菌
  • 2篇聚氨酯材料
  • 2篇聚膦腈
  • 2篇变形链球菌
  • 1篇电化学腐蚀
  • 1篇电位
  • 1篇医患
  • 1篇医患沟通
  • 1篇义齿
  • 1篇义齿基托
  • 1篇义齿软衬
  • 1篇预备根管
  • 1篇粘附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0篇孔方圆
  • 8篇郑元俐
  • 4篇李静
  • 1篇黄轶锋
  • 1篇梁景平
  • 1篇汪嘉
  • 1篇肖家祈
  • 1篇朱锐

传媒

  • 4篇口腔材料器械...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口腔颌面修复...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氨酯复合材料表面白色假丝酵母菌黏附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含纳米聚磷腈的聚氨酯材料表面白色假丝酵母菌的黏附情况。方法制备含1%、5%纳米聚磷腈的聚氨酯材料试件(PZS-1%、PZS-5%组,n=12)和硅橡胶软衬材料试件(硅橡胶组,n=12),各组试件分别行白色假丝酵母菌黏附实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试件表面白色假丝酵母菌黏附情况,菌落形成单位计数法测定各组白色假丝酵母菌黏附量(×104CFU/mL)。结果 PZS-1%、PZS-5%和硅橡胶组试件表面的白色假丝酵母菌黏附量分别为207.800±22.300、133.200±31.597和200.600±32.250。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ZS-5%组试件表面的白色假丝酵母菌黏附量显著低于PZS-1%组和硅橡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PZS-1%组与硅橡胶组试件表面白色假丝酵母菌黏附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ZS-1%和硅橡胶软衬材料相比,PZS-5%材料表面黏附的白色假丝酵母菌明显减少。聚磷腈成分的添加可能影响材料表面白色假丝酵母菌的黏附能力。
郑元俐李静孔方圆
关键词:聚氨酯聚磷腈软衬白色假丝酵母菌
添加纳米聚膦腈对聚氨酯材料力学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添加纳米聚膦腈对聚氨酯材料力学强度的影响。方法将3种实验组材料(纯聚氨酯材料(PU)、含1%纳米聚膦腈的聚氨酯材料(1%PSZ-PU)、含5%纳米聚膦腈的聚氨酯材料(5%PSZ-PU))以及对照组自固化型硅橡胶软衬材料,分别经历0次、1000次、3000次冷热循环后测试其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冷热循环0次、1000次、3000次后3种聚氨酯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依次为:PU组32.85 MPa、23.09 MPa和24.36 MPa;1%PSZ-PU组34.98 MPa、25.33 MPa和25.52 MPa;5%PSZ-PU组32.29 MPa、28.22 MPa和26.10 MPa。撕裂强度依次为:PU组40.64 kN/m、37.96 kN/m和40.69 kN/m;1%PSZ-PU组40.87 kN/m、41.01 kN/m和40.63 kN/m;5%PSZ-PU组42.73 kN/m、43.28 kN/m和41.59 kN/m,它们均大于对照组硅橡胶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其中实验组材料组间比较时,除循环1000次后,5%PZS-PU和1%PZS-PU的拉伸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循环次数中3组实验组材料组间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组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均高于对照组硅橡胶类软衬材料,5%以内的聚膦腈纳米球添加剂量未对聚氨酯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产生明显的增强作用。
孔方圆郑元俐
关键词:聚氨酯聚膦腈
不同扭矩对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数和预备效率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研究根管预备中不同扭矩设定对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数和预备效率的影响。方法将3种型号Protaper镍钛根管锉(S1、S2和F1),每种型号各24根,分别随机分为3组,每组8根。并根据分组设计分别采用3种不同扭矩(1.2 N·m、3.0 N·m、5.2 N·m),以及250 rpm/min转速下在根管树脂模块上进行根管预备,记录完成预备单个根管的平均提拉次数及每支锉折断前能预备完成的根管数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镍钛锉S1在3种扭矩下预备完成的根管数目及平均提拉次数分别为:A1组:11.25±3.196和9.33±3.215;A2组:7.25±1.581和5.63±2.582;A3组:1.50±1.195和4.50±1.506,3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镍钛锉S2在3种扭矩下预备完成的根管数目及平均提拉次数分别为:B1组:16.00±3.625和10.98±3.496;B2组:11.50±2.878和7.82±3.470;B3组:7.50±2.268和6.02±2.941,3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镍钛锉F1在3种扭矩下预备完成的根管数目及平均提拉次数分别为:C1组:21.63±3.114和8.18±2.849;C2组:21.50±2.673和4.83±2.166;C3组:16.63±2.504和4.60±1.830,预备根管数目中C1组与C3组,C2组与C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提拉次数中C1组与C2组、C1组与C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扭矩加大时,镍钛锉根管预备效率增加,随之器械分离几率也增大。Protaper镍钛锉(S1、S2、F1)使用中扭矩设定为3N·m能符合较安全的高效切削根管要求。
孔方圆汪嘉黄轶锋
关键词:根管预备机用镍钛锉扭矩根管数目
蛋白质黏附对镍铬合金在人工唾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蛋白质黏附对镍铬合金在人工唾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中选择小牛血清蛋白(BSA)和溶菌酶(LSZ)作为目标蛋白,分别与人工唾液混合制成不同浓度的试剂,对照组选择纯人工唾液(AS),将镍铬合金试件分别浸泡在实验组与对照组溶液中24 h,通过测量动电位极化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电化学腐蚀参数值,包括腐蚀电流值(Icorr)、极化阻抗值(Rp)、破钝电位值(Ebr),以此观察蛋白质黏附对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及其与浓度的相关性。结果BSA组与对照组中测得腐蚀电流值(Icorr)从小到大依次为1%BSA、0.1%BSA、AS、0.01%BSA(P<0.05),极化阻抗值(Rp)从小到大依次为AS、0.01%BSA、0.1%BSA、1%BSA(P<0.05),破钝电位值(Ebr)从小到大依次为AS、0.01%BSA、0.1%BSA、1%BSA(P<0.05);LSZ组与对照组中测得腐蚀电流值(Icorr)从小到大依次为AS、0.22%LSZ、0.022%LSZ(P<0.05),极化阻抗值(Rp)从小到大依次为AS、0.022%LSZ、0.22%LSZ(P<0.05),破钝电位值(Ebr)从小到大依次为AS、0.022%LSZ、0.22%LSZ(P<0.05)。结论镍铬合金经蛋白溶液作用后,极化阻抗值及破钝电位均显著升高,且蛋白浓度越高,极化抗阻值和破钝电位值升高越显著。
孔方圆郑元俐
关键词:镍铬合金电化学腐蚀腐蚀电流
义齿软衬材料性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佩戴全口义齿的患者常因为牙槽骨吸收严重而导致粘膜压痛及固位不良。使用软衬材料可以缓解患者的上述症状,并提高咀嚼效率。但现临床常用软衬材料性能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弹性难以长久维持、易与基托剥脱和真菌易于粘附等问题。对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许多学者对现有材料的改进和新型材料的研发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大胆探索。本文就义齿软衬材料性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孔方圆郑元俐
关键词:义齿基托软衬材料粘结强度
不同培养条件下白色念珠菌在硅橡胶软衬表面的粘附实验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白色念珠菌在硅橡胶软衬表面的粘附情况。方法:分别采用不同培养时间即24h和48h,不同培养基成分即是否含牛血清、不同培养方式即是否培养中进行摇荡培养,将硅橡胶软衬在白色念珠菌菌液中进行粘附实验,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和菌落形成数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的粘附情况。结果:在摇床上培养48h、期间24h时进行新鲜培养液更换的培养条件下,白色念珠菌粘附数量显著增多(P<0.001);含5%牛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白色念珠菌假菌丝型显著增多。结论:不同的培养条件影响白色念珠菌在硅橡胶软衬表面粘附的数量和形态。这一实验结果可为研究比较其他软衬材料表面白色念珠菌粘附实验中培养条件的选择作一参考。
孔方圆李静郑元俐
关键词:硅橡胶软衬白色念珠菌粘附
风险沟通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沟通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3
2016年
介绍了风险沟通概念的研究进展,其内容范围及理论模型的发展对现代医学模式中临床沟通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在临床医疗事件中可适当运用风险沟通理论向患者正确传递风险信息,使其与医方建立信任并有效做出治疗方案的选择。医患沟通时增强风险沟通意识有利于医患关系和谐,适应新型医疗环境。
孔方圆梁景平
关键词:风险沟通医患沟通
聚氨酯复合材料抗菌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含聚膦腈纳米球的聚氨酯基复合软衬材料的抗菌性能。方法分别以含1%、5%聚膦腈纳米球的聚氨酯基复合材料(1%PSZ组和5%PSZ组)、纯聚氨酯(PU组)、自固化型硅橡胶软衬材料(阴性对照组)和灭菌平皿的内平板(空白对照组)进行试件制备,每组30个。测试各组试件对白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采用贴膜培养法对菌落进行培养计数,并计算抗菌率。判定抗菌率低于90%的材料无抗菌性能。结果在PU组、1%PSZ组和5%PSZ组试件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抗菌率分别为5.60%、3.75%和6.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为-2.31%、1.63%和12.80%,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分别为8.65%、0.75%和6.02%。结论添加5%以内聚膦腈纳米球的聚氨酯基复合软衬材料对口腔菌群平衡无明显影响。
朱锐孔方圆肖家祈郑元俐
关键词:聚氨酯抗菌性能软衬
聚氨酯复合材料表面变形链球菌黏附状况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含纳米聚磷腈的氨酯复合材料表面变形链球菌的黏附情况。方法室温下分别固化含1%和5%纳米聚磷腈的氨酯复合材料(PZS-1%和PZS-5%组)和硅橡胶软衬材料(对照组),经试件准备和变形链球菌菌液制备后行黏附试验。厌氧培养48 h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经革兰染色试件表面的细菌黏附情况;经超声和漩涡震荡后,试件表面黏附的细菌脱落,收集菌悬液行变形链球菌菌落计数。结果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3组试件表面黏附的变形链球菌形态相近,呈典型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3组试件表面黏附的变形链球菌菌落形成数与相应吸光度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ZS-1%组、PZS-5%组和对照组试件表面变形链球菌菌落形成数分别为(405.000±60.046)、(253.000±62.946)和(1 008.000±119.955)(×102CFU/mL),PZS-5%组显著低于PZS-1%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含5%纳米聚磷腈的氨酯复合材料表面的变形链球菌黏附数量较少,可能与其添加的聚磷腈成分有关。
李静孔方圆郑元俐
关键词:聚氨酯聚磷腈软衬变形链球菌
添加纳米聚磷腈对聚氨酯材料微生物黏附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纯聚氨酯材料(PU)、含1%和5%纳米聚磷腈的聚氨酯材料(PZS-1%、PZS-5%)表面白念菌和变形链球菌黏附情况。方法:测定3种材料(PU、PZS-1%、PZS-5%)表面粗糙度,并将其分别于白念菌和变链球菌菌液中进行黏附实验,分析材料表面微生物的黏附情况。采用SAS8.0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U、PZS-1%和PZS-5%材料的表面粗糙度由大到小依次为PU>PZS-1%>PZS-5%(P<0.001);白念菌和变链球菌黏附实验中,黏附微生物量从多到少依次为PU>PZS-1%>PZS-5%(P<0.001)。结论:添加不同比例的纳米聚磷腈,对聚氨酯材料微生物黏附性能有一定影响。
孔方圆郑元俐李静
关键词:聚氨酯聚磷腈变形链球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