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山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化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2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介入溶栓治疗的效果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并发症的防治进行讨论。方法对22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微导管超选择溶栓,起病距溶栓时间,前循环6h内,后循环12h内,尿激酶以1.0万U/min持续泵入,总量〈100万U,辅助其他常规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及起病15d内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动脉介入溶栓总有效率为91.2%,显效率67.5%,血管再通率为70.6%,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使大部分患者闭塞动脉再通,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李志丹孙华山刘世丽佟鑫
- 关键词:治疗时间窗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疗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刘世丽李志丹孙华山
- 关键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疗效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内溶栓治疗
- 经颅多普勒超声微泡实验评价偏头痛及隐源性卒中与卵圆孔未闭的关系被引量:2
- 2012年
- 胎儿期卵圆孔作为一个生理通道使血液从右心房流入左心房,维持胎儿血液循环。卵圆孔一般在出生后5~7个月左右随着肺循环建立、左心房压力增高而关闭。若大于3岁卵圆窝处继发膈和原发膈仍未完全融合,
- 冷静孙启东韩英孙华山刘世丽张洪英
-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经颅多普勒超声微泡隐源性偏头痛胎儿血液循环
- 脑血栓形成急性期能量合剂应用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脑血栓急性期能量合剂的使用对脑神经可存活细胞的影响。方法:对急性发病的120例脑血栓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能量合剂组存活50例,死亡10例,死亡率16.67%。对照组存活52例,死亡8例,死亡率13.62%。结论:能量合剂加重神经细胞代谢,降低神经组织抗缺氧能力,加重了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坏死,不利于神经功能康复。
- 孙华山王月郑权
- 关键词:脑血栓形成急性期能量合剂
- CT灌注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溶栓中的指导意义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在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方法 2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间<3h)患者行CTP检查组15例:见缺血半暗带应用rt-PA静脉溶栓组(见IP)10例,无缺血半暗带常规治疗组(无IP)5例。未行CTP检查应用rt-PA静脉溶栓组(对照组)10例。评价CTP指导下见IP组、无IP组和对照组患者疗效和预后。结果见IP组rt-PA静脉溶栓后各时间段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01),而对照组NIHSS评分于24h、7d均无明显变化,直到30d后明显改善(P<0.01),而两组相比于24h后见IP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IP组未出现颅内出血及死亡病例,且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颅内出血率44%,死亡率11%。无IP组常规抗栓治疗NIHSS评分于24h、7d均无明显变化,30d后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3h内,经CTP检查见IP者应用rt-PA溶栓安全、效果可靠;无IP者不予溶栓治疗而给予常规抗栓治疗,即能避免盲目溶栓所带来的出血及死亡风险,还能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 刘世丽冷静孙华山
- 关键词:CT灌注成像缺血半暗带RT-PA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rt-PA静脉溶栓中对血管再通的评价及意义
- 姜春莉王月李晨然孙启东冷静信宏孙迎男李志丹孙华山孙晓红付洁刘世丽张满英李蕊孙立明
- 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积极、最有效的方法,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唯一被美国FDA批准的溶栓药,国际通用剂量0.9mg/kg,总量不超90mg,已被证实是最好的溶栓药物,国内也有使用,但因按国际通用剂量...
- 关键词:
- 关键词:溶栓治疗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