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树文
- 作品数:20 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阳学院阳明学与地方文化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何以可能——基于政治文化“前在预设”与“张力区间”的分析
- 2012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是基于传统文化发育基础和现实文化空间基础上的"辩证生成"过程。前在预设规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认同的根本价值和有效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认同得以生成、得以有效运行的"客观规定"和"主观约定"。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认同最大化,必须合理设定"主体间性"、"权义关联"、"道德伦理"、"价值存在"和"理性支持"等张力区间。
- 孙树文
- 关键词:政治文化
- 论社会和谐的主观性基础——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社会文化意义
- 2014年
- 实现社会和谐需要一定的主观基础。意识形态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真实"的集体意识是社会团结的精神基础,价值内化是多元社会思潮的整合基础。在当代中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助于凝聚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有助于促进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整合。
- 孙树文
-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文化意义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认同的内在逻辑——一个政治文化的分析视角被引量:4
- 2013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是当前我国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和谐主导价值原则的认知、接受和践行。研究表明,与人的思维秩序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认同的形成必然遵循由"利益认同"到"政治认同"再到"文化认同"的逻辑秩序。
- 孙树文
- 关键词:政治认同
- 社会风气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3
- 2007年
-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风气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贵州在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和实证分析表明,社会风气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 唐昆雄孙树文
- 关键词:社会风气大学生价值观
- 论城镇化进程中西南民族地区农村青少年社会认同的主体性建构策略
- 2011年
-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不同认同状态可能形成不同的行为取向。实证调查表明,西南民族地区农村青少年社会认同的形成是以相对封闭的社会通道和多元化流动观念体系为前提的;在城镇化进程中,为了形成积极的正面的社会认同,西南民族地区农村青少年可能采取转换比较方向和维度等主体性建构策略。
- 何志玉孙树文
- 关键词:社会认同
- 试论实践主体自身对象化的本质及逻辑进路
- 2008年
- 主体自身对象化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要内容,是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重要形式。作为主体自身"人化"的过程,是人通过实践和反思而达到的存在状态和生命境界,是人的生命自觉的一种哲学表达。人的深层本性是主体自身对象化的逻辑支撑。以马克思主义对象化理论为指导,立足人的本性,深入探讨了主体自身对象化的逻辑路径,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认识。
- 孙树文
- 关键词:逻辑进路
- 主体心态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相关性研究——基于贵州S大学的实证分析
- 2009年
- 增强实效性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实证研究表明,高校"两课"教师的心理状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之间存在着内在相关性,主体心态结构调理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引导高校"两课"教师自觉调理心态结构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 孙树文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证方法
- 制度文化研究——基于人的活动视角的理论分析
- 制度文化作为人的活动的非实体性要素之一,不仅是人的活动与创造,也是规范活动主体的基本秩序体系。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活动研究的深化,制度文化已成为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论文在吸收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制度...
- 孙树文
- 关键词:制度文化
-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化的复合性特质被引量:1
- 2005年
- 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既“反封”又 “反资”,尤其是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形同水火。随着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封建政治文明 及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的通融性日益凸显,社会主义政治文 化自身的弊端需要借助外力来磨削。 封建政治文化和资本主义政治文化对 市场经济的积极意义为社会主义政治 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这 就形成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复合性特质 的社会环境。
- 孙树文范飞
-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特质
- 信息哲学视域下人的认识活动:可能性基础与发展路向
- 2013年
- 在信息哲学视域下,人的认识活动揭示的是人与外在世界之间的信息关系,人与外在世界之间的"信息自在"活动是人的认识活动产生的可能性基础,从"信息自为"走向"信息再生"是人的认识活动发展的基本路径。立足信息哲学的研究视野,深入分析人的认识活动产生的可能性和发展路径,对于促进信息化时代语境下的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孙树文
- 关键词:信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