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锋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与术式选择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研究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与术式选择之间的关系。方法总结1995年6月至2005年6月经本院治疗的324例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病例资料,发现术后合并尿道狭窄43例,分析不同术式、狭窄发生部位与狭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尿道口前移龟头成形术(MAGPI),加盖岛状皮瓣法(OnlayIslandFlap)的尿道狭窄发生率为0%,Mathieu法的尿道狭窄发生率为9.4%。而Dennis-Brown法与膀胱粘膜法的尿道狭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28.3%、40.0%。结论对于阴茎头、冠状沟型尿道下裂应尽量采用MAGPI法;阴茎体型尿道下裂宜采用Mathieu法;而近端型尿道下裂宜采用OnlayIslandFlap或Duplay+Duckett法;只有当没有或缺少材料时才考虑采用膀胱粘膜法。
- 李振中薛恩达孙永锋张钲
- 关键词:尿道狭窄手术后并发症
- 小儿巨大骶尾部畸胎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4
- 2008年
- 直径超过10cm的骶尾部肿瘤,约占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33%。因瘤体侵犯盆底组织广泛,故手术损伤较大,技术要求高。本院近年来共收治小儿巨大骶尾部畸胎瘤37例,现报告如下。
- 李振中薛恩达孙永锋渠志娟张钲
- 关键词:畸胎瘤外科学骶尾部手术治疗
-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憩室的处理与预防
- 2008年
- 目的总结尿道下裂术后尿道憩室发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治疗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首诊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发生尿道憩室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Ⅰ期尿道成形术的方法、憩室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部位、憩室裁剪术中所见等。结果首诊治疗尿道下裂266例,Duckett术式187例(含Duckett+Duplay术式32例),Onlay术式48例,Snodgrass术式22例。尿道13前移、阴茎头成形术式9例。术后并发尿道憩室20例,均发生于Duckett术式(含Duckett+Duplay术式)术后。憩室裁剪尿道修复术后随诊6个月以上,2例术后发生尿道瘘,2例术后再次发生憩室样扩张,1例术后尿道狭窄,余一次治愈。结论憩室裁剪尿道修复术是治疗尿道憩室样扩张的手术方法。Ⅰ期尿道成形术时避免尿道狭窄和裁剪新尿道宽度适中可防止尿道下裂术后尿道憩室的发生。
- 李振中薛恩达孙永锋渠志娟张钲
- 关键词:尿道下裂憩室
-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结扎术对循环及血气指标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结扎术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腹股沟斜疝患儿49例,所有患儿均行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结扎术。比较患儿气腹前(T0)、气腹后10 min(T1)、气腹后30 min(T2)及放气后10 min(T3)循环及血气指标的改变。结果与T0比较,T1~T3时患儿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每搏输出量循环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T1~T2时心率明显加快(P<0.05);T3时又恢复至T0水平(P>0.05)。与T0比较,T1、T2时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pH值均明显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升高(P均<0.05),T3时PaO2、PaCO2及pH值均恢复至T0时水平(P>0.05),T0~T3时间内患儿动脉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结扎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血气,但对循环系统并无明显影响,仅心率有轻微增快。
- 邵伟孙永锋
- 关键词:腹腔镜血气指标
- 肛门直肠肌鞘部分切除预防巨结肠根治术后肠炎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直肠肌鞘部分切除对预防巨结肠根治术后继发巨结肠性肠炎的作用。方法对37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行肛门根治术的同时行直肠后壁肌鞘切除。结果本组36例,获随访35例,随访时间4~24个月,仅1例患儿于术后1个月有一次肠炎病史,术后肠炎发生率为2.7%,比术前明显减少。肛门直肠测压结果显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前的肛管静息压力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手术后肛管静息压力比手术前明显减低(p<0.01),术后6个月内患儿的肛管静息压力有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肛门直肠肌鞘部分切除术安全易行,可以有效地预防术后继发巨结肠性肠炎的发生。
- 李振中薛恩达孙永锋韩淑玉张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