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恶性肿瘤病人凝血功能的研究被引量:28
- 1997年
- 本文研究了70例恶性肿瘤病人的凝血功能(PAG、PLT、PT、TT、KPTT)及手术治疗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恶性肿瘤病人血小板(PLT)增多,血小板聚集功能(PAG)增强,有转移时更加明显,经手术治疗后下降,复发时再次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TT、KPTT)则相反,恶性肿瘤病人缩短,有转移时更短,手术后恢复,复发时又缩短。提示:凝血功能可作为判定肿瘤性质、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一项客观指标,血小板抑制剂、抗凝物质可能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一部分。
- 潘月龙孟潘庆刘淑贞魏绪廷李宝江
- 关键词:恶性肿瘤凝血功能肿瘤
- 恶性肿瘤病人不同病期血小板的变化特点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探讨不同病期的恶性肿瘤病人的血小板变化特点。方法选用日本产F—300系半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恶性肿瘤病人(包括手术前、伴转移、手术后和复发时)血小板计数,并与良性肿瘤病人相比较。结果恶性肿瘤病人的血小板在手术前明显高于手术后和良性肿瘤病人,有转移和复发时更高。结论肿瘤细胞能激活血小板,促进血小板聚集;血小板刺激肿瘤增生,促进肿瘤转移。
- 潘月龙陈祥明孟潘庆
- 关键词:恶性肿瘤血小板肿瘤转移复发
- 组织芯片技术与肿瘤相关基因分子表型的研究
- 孟潘庆刘志勇陈丽陈文静冀承波
- 本项目为泰安市科技局2007年立项课题,该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ZM-II型组织芯片制备仪的研制及其可行性验证 一、ZM-II型组织芯片制备仪的研制 我们通过技术创新,自主设计研发了一种新的组织芯片蜡块制备装...
- 关键词:
- 关键词:组织芯片技术肿瘤相关基因分子表型
- 联合检测免疫球蛋白与肿瘤标志物在胸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1996年
- 为区别良恶性肿瘤胸水,联合检测胸水中IgG、IgA、IgM,CEA和β_2-MG。结果显示:与结核性相比,癌性胸水中CEA明显升高,而IgG、IgA、IgM、和β_2-MG均明显降低。表明联合检测IgG、IgA、IgM、CEA和β_2-MG对区别良恶性胸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潘月龙孟潘庆刘淑贞
- 关键词:胸水免疫球蛋白癌胚抗原
- 无残留防污染静脉输液接头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无残留防污染静脉输液接头,包括输液瓶接入段(1)和输液管道接续段(2),在输液瓶接入段(1)的管壁上开设有从管口至其底部的长槽(3),输液瓶接入段(1)的外面被覆有软质橡胶密封套(4)。该接头能够消除输液...
- 孟潘庆周桂英陈丽翟恒玉
- 文献传递
-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9年11月泰安市中心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食管癌住院微创手术患者183例随机分为ERAS护理组、传统护理组、中西医结合+ERAS护理组三组,每组61例。传统护理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ERAS护理组采用ERAS护理方法,中西医结合+ERAS组在ERAS组的基础上加上中西医结合护理。三组患者均检测血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总胆红素、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及术后进食固体食物时间等。结果术后第1天三组疼痛比较无差异性,但是在术后第3、7天三组疼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1),两两比较结果看出,ERAS组的疼痛比传统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中西医结合+ERAS组比ERAS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与传统护理组相比,ERAS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和术后进固体食物时间结果均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RAS组相比,中西医结合+ERAS组的拔胃管时间、术后进固体食物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ERAS的护理更加能够明显提高食管癌外科围术期的早期康复训练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冯娟宋凤云邵玉会柏萍姜秀丽张艳阴涛肖文明孟潘庆
- 关键词:食管癌加速康复外科中西医结合护理围术期
- 组织芯片技术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在大肠肿瘤诊断研究中的应用
- 目的:构建组织原位检测指标预测诊断大肠肿瘤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型,探讨组织芯片技术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ANN)结合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ST13等8种组织原位检测指标在大肠肿瘤演进过程各阶段...
- 孟潘庆贾玉生郑树余捷凯
- 关键词:大肠肿瘤组织芯片技术免疫诊断
- 文献传递
- 端粒酶催化亚基反义寡核苷酸对食管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催化亚基(human telomerase reserse transcription,hTERT)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端粒醇活性的影响,及其对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MTT比色法测定ASODN对Eca-10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倒置显微镜观察5μmol/L的ASODN作用于Eca-109癌细胞10d后的细胞形态学改变;端粒酶活性检测采用半定量TRAP-银染法。结果:ASODN对Eca-10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具有剂量及时间依赖性和序列特异性。ASDON作用后,Eca-109细胞的生长速度缓慢,细胞间连接疏松。细胞变圆漂起,细胞体积缩小。随作用时间延长,ASODN对Eca-109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1~15d,相对端粒酶活性95~22。呈时间-依赖性;随药物浓度增加,ASODN对Eca-109细胞端粒醇活性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1~5μmol/L相对端粒酶活性86~14。呈浓度-依赖性。结论:端粒酶催化亚基反义寡核苷酸对食管癌具有重要治疗价值,有望成为食管癌治疗的潜在途径。
- 樊祥奎严瑞华李宝江孟潘庆
- 关键词:食管肿瘤端粒末端转移酶寡核苷酸类反义
- 组织芯片技术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在大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构建组织原位检测指标预测诊断大肠肿瘤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ANN)模型,探讨组织芯片技术与ANN结合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ST13等8种组织原位检测指标在大肠肿瘤演进过程各阶段的表达,同时采用ANN构建相应的诊断模型。结果:采用Matlab6.5软件中提供的Kruskal-wal-lisH秩和检验函数,对这8种指标在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其中ST13、Bcl-2、Survivin和HSF1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8种指标随机组合,分别构建相应的ANN诊断模型,评价其各自的诊断效率,发现ST13、Bcl-2、Survivin与HSF1 mRNA组合的ANN-BP模型预测准确率最高,其对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瘤和大肠癌训练集的预测准确率分别高达92.895%、94.163%和92.013%,对该ANN-BP网络诊断模型的盲法测试结果也分别高达85.714%、79.412%和72%。结论:组织芯片技术与ANN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组织原位检测指标对大肠肿瘤的预测诊断效率。
- 孟潘庆贾玉生郑树余捷凯
-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微阵列分析
- 组织芯片技术及其应用进展被引量:1
- 2008年
- 孟潘庆
- 关键词:组织芯片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