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兆杰

作品数:60 被引量:25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专利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天文地球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油藏
  • 13篇缝洞
  • 13篇缝洞型
  • 11篇驱油
  • 9篇盐岩
  • 9篇碳酸盐岩
  • 9篇缝洞型碳酸盐...
  • 8篇地层
  • 8篇碳酸
  • 8篇碳酸盐
  • 8篇缝洞型油藏
  • 8篇采收率
  • 6篇岩心
  • 6篇油田
  • 6篇砂岩
  • 6篇注气
  • 6篇混相
  • 5篇底水
  • 5篇页岩
  • 5篇提高采收率

机构

  • 56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8篇中国石油
  • 6篇教育部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化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新疆石油管理...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作者

  • 60篇宋兆杰
  • 34篇侯吉瑞
  • 16篇赵凤兰
  • 7篇屈鸣
  • 6篇王倩
  • 5篇李相方
  • 4篇杨柳
  • 4篇李治平
  • 4篇汪勇
  • 3篇石军太
  • 3篇朱道义
  • 3篇赵腾
  • 2篇赖枫鹏
  • 2篇刘强
  • 2篇张洪
  • 2篇吴克柳
  • 2篇李靖
  • 2篇王潇
  • 2篇李子豪
  • 2篇李子豪

传媒

  • 3篇石油学报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石油钻探技术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油田化学
  • 1篇中国矿业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非常规油气
  • 1篇石油科学通报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9篇2021
  • 8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虑非达西渗流的底水锥进临界产量计算模型被引量:15
2012年
底水锥进是底水气藏开发的重要问题。有关临界产量计算模型的物理模型一般假设地层流体为达西渗流,忽略非达西渗流压降。对于高产气井,近井地带流体渗流速度很大,非达西渗流阻力不可忽略。笔者在临界产量计算模型中考虑高速非达西渗流对底水锥进的影响,引入拟表皮系数,建立了考虑非达西渗流的底水锥进临界产量计算模型,计算中避免了非达西渗流半径的复杂计算过程。为量化非达西渗流的影响,应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建立高渗、中渗、低渗底水气藏数值模型,模拟产能试井过程并建立产能方程,计算了考虑非达西渗流的底水锥进临界产量。结果表明:低渗气藏非达西渗流对临界产量计算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当渗透率为30 mD、射孔厚度为208.3 m、避水高度为31 m时,未考虑非达西渗流的临界产量误差为14.46%,非达西渗流影响不可忽略。因此当渗透率大于30 mD时,应选用考虑非达西渗流的底水锥进临界产量计算模型,更符合实际储层流体渗流规律。
宋兆杰李相方李治平李元生尹邦堂
关键词:底水气藏底水锥进非达西渗流数值模拟产能方程
轻质油藏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探讨被引量:4
2016年
注空气技术是轻质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有效手段,该技术的驱油机理与地层原油氧化反应息息相关。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注空气技术研究,阐述了轻质油藏注空气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了含水饱和度与地层剩余油量对该技术驱油效果的影响,基于氧化反应机理与矿场应用探讨了该技术在轻质油藏的适用性。研究表明:注空气技术适用于水驱后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地层剩余油量过低会影响注空气驱油效率,此时可通过适当提高注入气中N2含量或向注入气中添加吸附颗粒,来保证原油氧化反应的平稳进行,提高驱油效果。此外,矿场应用中应重视可能发生的气窜问题。
姜帅宋兆杰李根侯吉瑞
关键词:轻质油藏提高采收率
大庆油田古龙页岩油-CO_(2)高压相态及传质规律
2024年
大庆油田古龙页岩油轻质油带分布广泛,具有与CO_(2)形成混相的有利组分、温度和压力条件,注CO_(2)前置压裂和吞吐提高采收率潜力较大,但目前对于古龙页岩油-CO_(2)高压相行为的认识尚不充分。在状态方程和气液两相相平衡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与页岩油恒质膨胀实验、细管实验等结果校验,构建了考虑纳米限域效应的古龙页岩油-CO_(2)两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和基于相平衡模型的油气最小混相压力计算方法。以古页2HC井和古页9HC井页岩油为研究对象,阐明了成熟度、油/CO_(2)比例、压力、纳米限域效应等因素影响的页岩油-CO_(2)相间传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O_(2)摩尔分数的增加,古页2HC井和古页9HC井页岩油的饱和压力逐渐降低。在储层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古页2HC井和古页9HC井页岩油能够与CO_(2)混相。在相同的CO_(2)注入量条件下,古页2HC井页岩油的分子量和黏度更高,降幅也更大,饱和压力和膨胀系数更小,变化幅度也更小。注CO_(2)多级接触过程显示,CO_(2)在古页2HC井和古页9HC井页岩油中的溶解能力和抽提效果较为接近。在充分接触后,古页2HC井和古页9HC井注气后缘油相中C_(1)—C_(6)组分全部被抽提到气相中,油相中CO_(2)的摩尔分数分别攀升至86.63%和87.35%。纳米限域效应的存在,减小了纳米孔内油气间组成差异,导致了界面张力和最小混相压力的降低,有利于CO_(2)与页岩油相溶、混相。纳米限域效应对古页2HC井和古页9HC井页岩油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当孔隙半径由100 nm降低到10 nm时,古页2HC井和古页9HC井页岩油与CO_(2)的最小混相压力分别降低20.90%和21.31%。通过明确页岩油藏流体相态变化规律,可为注CO_(2)开发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宋兆杰邓森宋宜磊刘勇刘勇张江韩啸张江付兰清崔焕琦
关键词:最小混相压力
一种分级控制流度的CO2驱油藏开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级控制流度的CO<Sub>2</Sub>驱油藏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由均质岩心和渗透率级差不超过30的非均质岩心构成的油藏,采用水气交替注入方法进行开采;对于由渗透率级差在30~100范围内的非均质岩...
赵凤兰郝宏达侯吉瑞侯利斌宋兆杰
文献传递
模拟致密油藏裂缝内流体流动的可视化模型及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致密油藏裂缝内流体流动的可视化模型及制备和应用。所述模型包括致密砂岩制作的六面体形的芯层(1)、芯层的相对的两个面分别铺设的有机玻璃板(2)、和最外层包裹的环氧树脂外壳(3),在芯层(1)和有机玻璃板...
宋兆杰陈之尧侯吉瑞张丽雅马仕希刘庆杰
文献传递
低渗透非均质油藏二氧化碳非混相驱窜逸控制实验被引量:24
2016年
低渗透油藏普遍存在非均质性严重、裂缝发育等特点,导致二氧化碳驱油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气窜现象。为了研究非均质性及裂缝对二氧化碳驱油效果的影响,建立均质岩心模型、不同渗透率级差的人造非均质模型、高渗透气窜通道模型及裂缝模型4种室内实验模型,用以模拟低渗透储层的非均质性及裂缝发育。利用4种模型依次开展水驱和二氧化碳连续气驱实验,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岩心模型采取相应的封窜体系对二氧化碳实施气窜封堵。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碳连续气驱的采出程度与渗透率级差呈幂函数下降趋势,岩心非均质性越强,气体窜逸现象越严重,气驱效果越差。针对不同非均质级别的岩心,可采用不同的封窜体系实现二氧化碳的窜逸控制。其中,乙二胺体系可用于封堵渗透率级差小于等于100的非均质模型的高渗透层,改性淀粉凝胶与乙二胺体系可用于封堵岩心内渗透率级差大于100的高渗透气窜通道以及裂缝。
郝宏达侯吉瑞赵凤兰侯利斌王志兴宋兆杰
关键词:波及体积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物理模型、驱替模拟实验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物理模型、驱替模拟实验装置及系统,其中,所述物理模型包括:溶洞、裂缝、基板和填充物;其中,所述溶洞与所述裂缝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溶洞与所述裂缝相连接于一体,所述填充物用于模拟所述溶洞填充情...
侯吉瑞汪勇宋兆杰张景惟赵腾杨柳吴颉衡
文献传递
模拟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及方法。模拟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包括:电脑、摄像仪、可视化岩心夹持装置、平面光源、模拟地层水活塞容器、地层模拟油活塞容器、气体活塞容器、平流泵、...
侯吉瑞朱道义王建斐赵凤兰宋兆杰
文献传递
温度式钻井漏层位置测量仪的研制被引量:5
2009年
钻井过程中漏层的及时发现是减小产层损害、降低经济损失的有效手段。温度式(电缆加热式)钻井漏层位置测量仪,是一套基于传热学原理结合井漏发生特点研制的新型测漏仪。其工作原理为:井漏发生时漏失流体携走仪器集中加热的热量,通过下部温度变化识别检测漏层所在位置。对所研制的温度式钻井漏层位置测量仪器进行了室内应用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仪器不仅能准确测量漏层位置,还能根据测点温度变化的快慢预测漏失量的大小,而且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反应迅速且不受背景噪声的影响。温度式钻井漏层位置测量仪的研制,为检测漏层位置提供了最直接可靠的技术支持。
隋秀香李相方崔松宋兆杰刘占魁
关键词:漏失层
一种聚驱后自生二氧化碳体系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驱后自生二氧化碳体系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经过聚驱后的油井注入自生二氧化碳体系和隔离液。所述自生二氧化碳体系和隔离液是以多轮次方式交替注入。本发明方法综合了多种增产原理,有效解决了多种技术...
侯吉瑞朱道义赵凤兰宋兆杰王建斐吴璇韦琦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