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洋
- 作品数:38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物流实训课程体系考核体系设计被引量:4
- 2011年
- 文中对高校物流专业的实训课程进行了设计,并结合实训课程探索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以培养学生物流规划设计方面的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宋洋
- 关键词:物流实训
- “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总结与推广被引量:3
- 2015年
- 本文基于"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研发"实践教学体系新途径",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与推广的新途径"。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的对接;二是实施项目导向的课程改革,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三是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文中提出创新"专业办产业、校内建园区"模式,试航技能型人才成长新航线;强化常规模式,夯实专业设置与行业发展的有效对接;锻造实战师资,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创新职业院校在校生"职业化"素质教育,提升专科生整体素质等4个创新模式,试水"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新途径,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深入全方位发展。
- 宋洋张彤
- 基于协同优化的多式联运问题现状与启示
- 2021年
- 多式联运综合利用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提升经济绩效。通过系统检索分析多式联运组合优化文献,从传统多式联运分散优化、多式联运网络的集成优化、多式联运跨境物流优化三个角度进行理论推演,梳理多式联运组合优化的研究现状。基于协同理论,多式联运更多关注联合运输和共模运输的同步协同优化、运用物联信息的物联网协同优化。多式联运的同步运输协同优化和物联网协同优化,将为物流领域理论丰富和实践探索提供研究启示。
- 陈明非刘艳秋孙琦宋洋
- 关键词:多式联运
- 整合集成沈阳地区高校院所科技资源 推进城市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对策研究——以高校物流专业为例
- 本文通过调研发现沈阳地区高校院所在服务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凸显三点问题:一是产业与高校的结构矛盾性,二是北方区域物流信息化应用程度低;三是科研成果应用性和实际需求脱节。针对问题本文提出五点对策:一是沈阳地区高校院所服务地方...
- 宋洋
- 文献传递
- 高校物流与行业企业对接途径探索
- 2012年
- 高职物流与行业企业对接是高职物流专业发展的突破口,本论文通过对高职物流与行业企业对接的概念、好处的探索,浅析高职物流与行业企业对接的途径。
- 宋洋姜广多黄春勇
- 关键词:对接
- “一带一路”与高水平职业院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新时代多元化特征,对人才提出兼具理论与实践融合能力、良好自控与协作能力及多领域跨专业复合能力的要求,高职院校应考虑"一带一路""工业4.0"战略,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多层次构建高水平职业院校多方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多模式协同办学,形成优质人才产业链;二是多方协同,创新师生培养新渠道;三是创新多方协同教学模式,提升实践与实训教学能力;四是多方深度融合,打破多方间体制壁垒的同时优化协同评价机制;五是建立资源共享池,实现人才培养的统一布局、统一规划和统一围绕。
- 宋洋
- 关键词:一带一路协同创新
- 物流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的探究被引量:2
- 2012年
- 文章主要根据对多年的物流实训基地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并就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思考和探讨,重点阐述了物流专业进行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及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具体教学方式等问题。
- 宋洋
- 关键词:物流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
- 浅析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实践性改革途径
- 2012年
- 在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计算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工具,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怎样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一直是高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本论文从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现状与对策分析为着力点,浅析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实践性改革途径。
- 张琰宋洋
- 关键词:现代经济计算机教育改革
- 辽宁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新环境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主要分析辽宁省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新环境因素分析。本文从六方面分析辽宁省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一是总体趋势向好,细分市场深度整合;二是多元联动深化,跨境竞合提升;三是物网平台集成初效显著,物网下沉深入;四是信息化投入增加,装备技术升级提速;五是物流政策环境改善显著;六是物流人才尚待成熟。本文从二方面分析辽宁省物流产业发展新环境因素:一是一体化服务需求增强;二是精细化和增值化服务需求增强。
- 宋洋
- 关键词:物流
- 物流专业技能型人才输入模式研究
- 2013年
- 基于"多方协同循环创新"模型创新物流专业技能型人才输入模式,在明确多方协同模型构架的基本元素,即协同方、协同主体方和协同辅助方后,阐述技能型人才输入策略特点,分析模型构成基础元素和实施步骤,提出"企业+协会+高校"多方协同输入模式、"物流实训教学体系定制技能型物流人才"模式,多方协同进行实操实战培训,完成物流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行业输入。
- 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