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红梅

作品数:154 被引量:457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专利
  • 63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农业科学
  • 15篇生物学
  • 14篇医药卫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4篇养殖
  • 20篇福寿螺
  • 14篇微卫星
  • 13篇引物
  • 11篇黑鲈
  • 11篇大口黑鲈
  • 10篇性别鉴定
  • 10篇微卫星标记
  • 10篇观赏鱼
  • 9篇双冠
  • 9篇核苷酸
  • 8篇单核
  • 8篇单核苷酸
  • 8篇银龙鱼
  • 8篇入侵
  • 8篇体色
  • 8篇人工养殖
  • 8篇龙鱼
  • 7篇着色
  • 6篇鱼类

机构

  • 146篇中国水产科学...
  • 21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湖州师范学院
  • 4篇西南大学
  • 4篇河南师范大学
  • 3篇广东梁氏水产...
  • 3篇蓝淼科技(广...
  • 2篇天津市水产研...
  • 2篇广州微湖水生...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天津农学院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北京市水产科...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47篇宋红梅
  • 111篇牟希东
  • 103篇胡隐昌
  • 86篇汪学杰
  • 79篇刘奕
  • 72篇刘超
  • 65篇杨叶欣
  • 49篇顾党恩
  • 43篇徐猛
  • 43篇罗渡
  • 42篇罗建仁
  • 16篇李胜杰
  • 14篇李小慧
  • 13篇韦慧
  • 9篇王培欣
  • 7篇白俊杰
  • 5篇叶星
  • 4篇赖明信
  • 4篇郑曙明
  • 4篇张灿宇

传媒

  • 5篇科学养鱼
  • 5篇水产学报
  • 5篇渔业科学进展
  • 4篇淡水渔业
  • 4篇广东农业科学
  • 4篇海洋与渔业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动物学杂志
  • 3篇水生生物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生物安全学报...
  • 2篇海洋渔业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南方水产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水产
  • 1篇水产养殖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15篇2023
  • 14篇2022
  • 10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2篇2018
  • 14篇2017
  • 10篇2016
  • 12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10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与尼罗罗非鱼差异位点的筛选被引量:17
2008年
用33对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中能有效扩增的微卫星引物,对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进行PCR扩增,结果有32对引物能获得稳定的特异性条带,占总数的97.0%,其中15个微卫星位点具多态性,表明大部分尼罗罗非鱼的微卫星位点存在于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中。用具多态性的15个微卫星位点,对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30尾个体进行扩增分析,结果共检测到44个等位基因,大小在113~232bp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308,平均观测杂合度(鼠)为0.5489,平均期望杂合度(垃)为0.5248,个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3132,表明所选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种群结构比较合理。本研究还对尼罗罗非鱼和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间特异位点进行了分析,发现有7个位点(UNH899、UNH208、UNH853、UNH876、UNH222、UNH933、UNH773)可有效区分莫桑比克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可作为罗非鱼种质鉴定的分子标记。[中国水产科学,2008,15(3):400-406]
宋红梅白俊杰叶星刘宇飞
关键词:微卫星标记尼罗罗非鱼
一种采集水下小个体底栖生物的吸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集水下小个体底栖生物的吸取装置,包括吸头、与吸头连通的导出管、可伸缩气囊和连通吸头与可伸缩气囊的气体连通管;吸头依次包括设于前段的吸嘴、设于中段且向外侧膨大的壶腹部以及与设于后段且与气体连通管连通的...
罗渡胡隐昌罗建仁牟希东宋红梅徐猛韦慧
文献传递
17β-雌二醇和曲洛斯坦对大口黑鲈生长及性腺发育的影响
2024年
为获得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雌性化逆转的最适参数,建立伪雌鱼性别诱导和全雄苗种创制技术,采用15日龄(daysposthatching,dph)且体长为(1.00±0.01)cm的大口黑鲈幼鱼为实验对象,投喂拌有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17β-E_(2))或曲洛斯坦(trilostane,TR)的人工配合饲料,3个实验组饲料分别含有30mg/kg17β-E_(2)、30 mg/kg TR和20 mg/kg 17β-E_(2)+10 mg/kg TR(依次命名为E30、TR30和E20TR10),对照组饲料不含17β-E_(2)和TR(命名为C),60 d后停止投喂外源激素,分析饲喂17β-E_(2)和TR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雌性比例、性腺发育的影响;12月龄时,采集各实验组伪雌鱼和对照组雌雄鱼血液和性腺组织,检测性类固醇类激素含量、dmrt1和cyp19a1a基因表达水平及卵巢发育形态。结果表明,饲喂外源雌性激素60 d后,E30和E_(2)0TR10组的体长和体重显著低于C组(P<0.05),TR30组的体长和体重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E30、TR30和E_(2)0TR10组雌性比例分别为100.00%、0%、100.00%,C组雌性比例为53.33%;性腺组织切片结果显示,C组卵巢有大量初级卵母细胞,E30和E_(2)0TR10组遗传雄鱼出现卵巢腔、卵原细胞和卵母细胞,而TR30组雄鱼未发生性逆转;12月龄时,各实验组伪雌鱼比例未发生变化,C组雌性比例为46.67%;E30和E_(2)0TR10组伪雌鱼的卵巢发育迟滞,处于Ⅱ期;此外,E30和E_(2)0TR10组伪雌鱼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lol,E_(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雄鱼(P<0.05),TR30组低于对照组雄鱼,但无显著差异(P>0.05),各实验组血清中睾酮(testosterone,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雌鱼(P<0.05)。与对照组雄鱼相比,E30和E20TR10组伪雌鱼cyp19a1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dmrt1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投喂30 mg/kg TR未获得伪雌鱼,而投喂30 mg/kg 17β-E_(2)和20 mg/kg 17β-E_(2)+10 mg/kg TR实验组均可获得大口黑鲈伪雌鱼。12月龄伪雌鱼卵巢处于II期,血清中E_(2)含量及卵巢中cyp19a1a表达量均�
张东云宋红梅李胜杰田太行杜金星朱涛雷彩霞朱俊杰
关键词:大口黑鲈TR性腺发育
常用萃取剂提取福寿螺卵中类胡萝卜素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背景】福寿螺为世界性恶性入侵水生动物,也是我国公布的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福寿螺大量啃食为害水稻、茭白、白莲等重要农作物,对我国南方各省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预防和控制福寿螺灾害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利用福寿螺能有效控制福寿螺的数量和危害,是生物防治的一个重要部分。福寿螺卵中含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充分利用螺卵中的类胡萝卜素能拓展福寿螺的利用途径和方法。【方法】为探寻福寿螺卵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本研究采用甲醇、无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石油醚等6种常用萃取剂提取福寿螺卵中类胡萝卜素,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含量。【结果】结果显示,不同萃取剂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量不同,醇类为较适合的提取液(甲醇>无水乙醇>丙酮)。【结论与意义】本研究对福寿螺卵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找出了合适的提取液,为拓展福寿螺的利用途径,以及福寿螺的综合防治提供了参考。
杨叶欣顾党恩牟希东宋红梅徐猛李玺洋罗建仁胡隐昌
关键词:福寿螺类胡萝卜素萃取剂
一种具有快速收口装置的手抄网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快速收口装置的手抄网,包括手柄和安装在手柄上的手抄网,手抄网在圆周上设置有若干收缩环,手柄在靠近手抄网的一端设置有为收缩环提供固定支点的固定架,各收缩环内依次穿过收口绳,收口绳的首尾两端连接拉环。...
汪学杰牟希东宋红梅胡隐昌顾党恩杨叶欣徐猛韦慧
文献传递
亚洲龙鱼形态结构及幼鱼生长特性被引量:16
2010年
对亚洲龙鱼(金龙鱼)形态结构和幼鱼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金龙鱼身体侧扁并延长,具腹棱,吻尖,口斜上位,颐须一对,体被大型圆鳞,鳞式23~2533;背鳍18~19,腹鳍1+4,臀鳍25~26,胸鳍1+6,尾鳍15;舌端宽圆,游离,内具软骨,鳃弓5个,鳃耙数15~17;胃大壁厚,呈"U"形盘曲,幽门盲囊2个;肝脏左叶大于右叶,鳔1个,长度几与腹腔相当,性腺一个,成熟雌鱼大约有30~60粒成熟卵,卵径可达12~15mm;(2)人工养殖条件下的金龙鱼体长(L)与体重(W)呈幂函数关系:W=0.0235L2.8763(R2=0.9867),说明其体长生长与体重生长略有差异,为异速生长类型;(3)金龙鱼幼鱼5月龄前体长增长较慢,之后快速生长,体长(AL)和月龄(m)呈线性相关,关系式为AL=-0.0077m3+0.1615m2+1.3633m+6.6883(R2=0.9987);幼鱼体重增长较快,体重(W)生长与月龄(m)的关系为W=-0.1336m3+5.5545m2-6.915m+9.9116(R2=0.9972);日增重率随着月龄的增加而波动,12月龄时最大3.06g/d;(4)金龙鱼幼鱼期的肥满度随月龄不同而有所差异。
牟希东王培欣胡隐昌汪学杰杨叶欣宋红梅李小慧罗建仁
一种鉴定美丽硬仆骨舌鱼亲子关系的微卫星标记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鉴定美丽硬仆骨舌鱼亲子关系的微卫星标记方法。采集美丽硬仆骨舌鱼子代及候选亲本的DNA,以所取DNA为模板,采用SF‑1~10共10对微卫星标记引物分别进行PCR扩增,对PCR扩增产物...
刘奕牟希东杨叶欣刘超宋红梅汪学杰徐猛房苗顾党恩
一种鱼类核基因分子标记引物、分子标记及分子标记数据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通用型核基因分子标记引物、分子标记及分子标记数据库,其中分子标记引物包括如SEQ NO.1~SEQ NO.328所示引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利用132种鱼类全基因组数据对比,筛选了82个通用型核基因...
牟希东杨叶欣刘奕宋红梅徐猛房苗刘超汪学杰
福寿螺卵对血鹦鹉鱼着色效果的初步研究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原产南美洲,为世界性入侵物种,对我国南方各省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危害。其繁殖力强,一只雌螺一年可产卵几万粒。福寿螺卵中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对其合理开发利用可拓展福寿螺的...
杨叶欣牟希东宋红梅刘超胡隐昌罗建仁
关键词:福寿螺类胡萝卜素着色非特异性免疫
用于银龙鱼性别鉴定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银龙鱼性别鉴定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碱基序列为:SEQ ID NO.1;所述SNP分子标记为SEQ ID NO.1中第243位。通过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对比以获取银龙鱼雌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且能表征雌雄...
牟希东刘奕刘超杨叶欣宋红梅汪学杰徐猛顾党恩房苗胡隐昌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