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宗志宏

作品数:92 被引量:28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24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1篇蛋白
  • 49篇激酶
  • 44篇蛋白激酶
  • 29篇蛋白激酶C
  • 24篇活性
  • 22篇细胞
  • 9篇肿瘤
  • 9篇海马
  • 8篇腺样
  • 8篇腺样囊性癌
  • 8篇囊性
  • 8篇囊性癌
  • 8篇
  • 7篇蛋白激酶C活...
  • 7篇信号
  • 7篇受精
  • 7篇小鼠
  • 6篇蛋白表达
  • 6篇血小板
  • 6篇小鼠受精卵

机构

  • 76篇中国医科大学
  • 26篇中国医科大学...
  • 9篇生物化学教研...
  • 8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辽宁省疾病预...
  • 3篇沈阳医学院附...
  • 2篇大连市友谊医...
  • 2篇解放军第20...
  • 1篇锦州医学院
  • 1篇沈阳医学院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鞍山市中心医...
  • 1篇沈阳市第五人...
  • 1篇黄梅县人民医...
  • 1篇泰达国际心血...
  • 1篇鞍钢铁西医院
  • 1篇辽宁医药职业...

作者

  • 91篇宗志宏
  • 48篇于秉治
  • 14篇孙黎光
  • 13篇刘莹
  • 12篇于爱鸣
  • 12篇张杰
  • 11篇武迪迪
  • 10篇刘素媛
  • 8篇孙长伏
  • 7篇刘奕
  • 7篇陈菲
  • 7篇王玉新
  • 6篇高明奇
  • 6篇付伟
  • 6篇文涛
  • 6篇杨菁
  • 5篇邢伟
  • 5篇郭澍
  • 5篇赵咏梅
  • 5篇肖铮

传媒

  • 26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中国生物化学...
  • 3篇生殖与避孕
  • 3篇中国药理学与...
  • 3篇毒理学杂志
  • 3篇第七届全国酶...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细胞生物学杂...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08
  • 13篇2007
  • 11篇2006
  • 9篇2005
  • 9篇2004
  • 8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6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慢性铅中毒对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和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影响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探讨急、慢性铅中毒对大鼠海马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2 (ERK2 )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 (LTP)的关系。方法 大鼠怀孕后分别饮用蒸馏水或 0 .2 %醋酸铅溶液 ,断乳后鼠仔则直接饮用 ,于 30d后测定LTP ,并取海马作为慢性铅中毒标本测定ERK2含量。正常 30d大鼠海马片稳定培养 2h后 ,分别用含或不含 2 0 μmol·L-1 醋酸铅的人工脑脊液孵育 ,不同时间点收集 ,作为急性铅中毒标本测定ERK2含量。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标本活化的ERK2含量。结果 高频刺激后对照组和慢性铅中毒组峰电位分别为刺激前的1 85 %和 88% ;慢性铅中毒组活化的ERK2则比对照组降低了 46 %。海马片培养中 ,对照组活化的ERK2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铅中毒组在 30和 60min时分别下降了 68%和 33% ,1 2 0min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杨菁孙黎光蔡葵宗志宏邢伟刘素媛刘宁
关键词:铅中毒慢性蛋白激酶类长时程增强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
大鼠输精管中蛋白激酶C抑制剂的分离纯化被引量:1
1995年
应用凝胶过滤层析及等电聚焦等方法,对大鼠输精管中蛋白激酶C抑制剂进行了分离纯化。其等电点约在pH4.5,分子量的为63kD。实验表明:大鼠输精管平滑肌中也存在着一种内源性PKC抑制剂,并可能与PKC共同参与组织细胞生物功能的调控。
薛海晖曹颖陈日新肖铮赵冬梅宗志宏于秉治
关键词:蛋白激酶C抑制剂输精管分离法
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蛋白激酶C的活性变化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在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肺动脉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变化。方法建立野百合碱诱导的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放射活性测定法检测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肺动脉蛋白激酶C的活性。结果随着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的进展,大鼠肺动脉PKC总活性和胞浆PKC活性先是逐渐上升,而后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P<0.05),但胞膜PKC活性和PKC活性的膜质比持续上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PKC活性的上调和PKC的转位活化可能参与了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过程。
董旭王钢王怀良章新华宗志宏邢军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蛋白激酶C炎症野百合碱
胃泌素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生长的影响和受体后信息传递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胃泌素对人低分化胃癌细胞株BGC-823的生长调控作用,测定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蛋白激酶C(PKC)活性及PKC亚型的表达,探讨受体后信息传导途径。方法:应用MTT法观察细胞的增殖程度,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细胞内cAMP含量[,-γ32P]ATP掺入外源性底物的方法测定PKC活性,Western blot方法分析PKC亚型α、1β、2β及ε的表达。结果:胃泌素能促进BGC-823细胞的生长,且与剂量呈正相关(r=0.74,P<0.05);这种促生长作用被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丙谷胺拮抗。胃泌素能促进细胞PKC活性的增加c,AMP含量无明显变化;胃泌素使PKCα表达明显增加,PKC1β、PKC2β及PKCε无明显表达。结论:胃泌素促进胃癌细胞BGC-823生长的作用由相应的受体介导,其受体后信息传递途径可能涉及二酯酰甘油蛋白激酶C系统,PKCα在胃泌素的受体后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
徐秀英王颖姜若兰卢香兰宗志宏
关键词:胃泌素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C蛋白激酶C亚型
PKC、PKB通过p21^(CIP1/WAF1)蛋白对小鼠受精卵G2期向M期转换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在小鼠受精卵中,PKC及PKB是如何通过p21CIP1/WAF1蛋白影响小鼠受精卵G2/M的转换。方法:以小鼠受精卵为材料,通过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经PKC及PKB抑制剂处理后的p21蛋白表达及定位。结果:经PKC抑制剂(PMA)处理后的小鼠G2期受精卵中p21蛋白表达增加,而经PKB抑制剂(LY294002)处理后的p21蛋白表达没有变化,但是其在亚细胞的定位发生了改变。结论:PKC通过改变p21蛋白表达,影响小鼠受精卵G2/M转换。而PKB通过改变p21蛋白在小鼠受精卵中的亚细胞定位,影响受精卵G2/M转换。
武迪迪具英花张杰李雪松于爱鸣宗志宏安丽文于秉治
关键词:PKCPKBP21蛋白
p21-EGFP融合基因表达载体与卵母细胞的表达定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通过构建绿色荧光蛋白p21-EGFP融合基因表达载体,观察其在小鼠卵母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为研究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1对小鼠卵母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以含有p21的全长序列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p21cDNA,应用基因重组技术与EGFP基因融合,构建以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报告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EGFP-p21。利用显微注射方法注射到小鼠卵母细胞中进行表达,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pEGFP-p21融合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和定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蛋白的表达。经酶切证实插入片断的正确性。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在空载体pEGFP-C3转染的小鼠卵母细胞中,绿色荧光呈弥散分布,而经注射重组质粒pEGFP-p21的小鼠卵母细胞中,绿色荧光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内。同时用WesternBlot证实了pEGFP-p21融合基因的表达。结论:成功的构建了pEGFP-p21融合表达质粒。同时证明小鼠卵母细胞能高效表达pEGFP-p21融合基因,且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
武迪迪张杰具英花宗志宏李雪松于秉治
关键词:卵母细胞小鼠绿色荧光蛋白
胰岛素和佛波酯在蛋白质合成中经不同途径激活P70S6激酶
为了研究佛波酯(PMA)和胰岛素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信号传递,应用激酶活性测定和Western印迹等方法,分别检测mTOR(mammalian target ofrapamycin)特异性抑制剂rapamycin或磷脂酰肌醇...
赵咏梅付伟宋宇彤王亚杰刘奕陈菲宗志宏于爱鸣韩雅玲于秉治
关键词:蛋白激酶BMTOR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质合成
文献传递
补肾益髓中药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Runx2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大鼠模型骨组织Runt相关基因2(Runx2)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GIOP的发病机制以及补肾益髓中药的疗效及其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后肢肌注地塞米松(2.5 mg/kg,每周2次,连续9w)的方法复制GIOP大鼠模型,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空白组、补肾益髓中药组、补中益气颗粒组、血府逐瘀胶囊组、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9w。应用XR-2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股骨骨密度,以评价动物模型的成立及药物疗效。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检测骨组织Runx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Runx2蛋白表达。结果 (1)股骨骨密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补肾益髓中药组明显升高(P<0.01),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补中益气颗粒组和血府逐瘀胶囊组虽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骨组织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补肾益髓中药组明显上调(P<0.01),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也有明显上调(P<0.05),补中益气颗粒组和血府逐瘀胶囊组虽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肌注地塞米松可以成功复制GIOP大鼠模型,(2)骨组织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GIOP的发病机制之一,(3)应用补肾益髓中药具有明显防治效果,疗效优于健脾中药和活血中药,其作用机理与上调骨组织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王剑郑洪新宗志宏杨芳朱辉张国哲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补肾益髓
喉癌与蛋白激酶C活性的关系
1998年
目的为了探讨喉癌与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Takai蛋白浓度梯度,通过同位素放射活性测定PKC活性。结果癌组织胞浆中PKC比活性(6.63±0.64pmol/mg.min)显著高于正常组织胞浆中PKC比活性(4.73±0.54pmol/mg.min)。结论提示癌组织中PKC活性升高很可能是被癌基因激活。
谷贺任重宗志宏
关键词:喉肿瘤蛋白激酶C
蛋白激酶CK2-β在SACC-83及SACC-LM细胞中的活性变化
2003年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K2 β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SACC)及肺转移涎腺腺样囊性癌 (SACC LM )中的活性变化。方法 :利用激酶活性测定方法进行活性测定分析。结果 :与未转移SACC(SACC 83)细胞相比 ,SACC LM细胞中蛋白激酶CK2 β具有较高的活性 ;在两种细胞中 ,细胞核中的活性都高于在细胞质中的活性。 结论 :蛋白激酶CK2
郭澍王玉新孙长伏宗志宏刘芙蓉于秉治
关键词:腺样囊性癌肺转移激酶活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