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尤志明

作品数:154 被引量:997H指数:18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4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领域

  • 122篇农业科学
  • 1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经济管理
  • 10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83篇土壤
  • 83篇茶园
  • 54篇茶园土壤
  • 33篇茶树
  • 20篇茶叶
  • 15篇土壤类型
  • 14篇乌龙茶
  • 11篇性状
  • 11篇有机碳
  • 10篇生物黑炭
  • 10篇香气
  • 9篇施用
  • 9篇茶树品种
  • 8篇氮素
  • 8篇叶产量
  • 8篇团聚体
  • 7篇白茶
  • 7篇茶品
  • 6篇氮量
  • 6篇施氮

机构

  • 154篇福建省农业科...
  • 6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城...
  • 2篇福建省农业厅
  • 2篇福建省安溪县...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品品香茶...

作者

  • 154篇尤志明
  • 88篇吴志丹
  • 81篇王峰
  • 69篇江福英
  • 63篇陈玉真
  • 36篇张文锦
  • 29篇翁伯琦
  • 24篇张磊
  • 24篇余文权
  • 20篇杨如兴
  • 20篇陈林
  • 17篇张应根
  • 17篇陈芝芝
  • 13篇陈键
  • 13篇陈常颂
  • 11篇单睿阳
  • 10篇朱留刚
  • 10篇王义祥
  • 9篇臧春荣
  • 9篇邬龄盛

传媒

  • 33篇茶叶学报
  • 27篇福建农业学报
  • 19篇茶叶科学
  • 11篇茶叶科学技术
  • 3篇土壤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第十六届中国...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国茶叶
  • 2篇热带亚热带植...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种子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10篇2020
  • 9篇2019
  • 17篇2018
  • 11篇2017
  • 13篇2016
  • 15篇2015
  • 18篇2014
  • 7篇2013
  • 15篇2012
  • 2篇2011
  • 11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0
  • 2篇1999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肥施用对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在不同温度下对不同氮肥施用量的影响关系,为构建果园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型提供参数。[方法]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在10、20、30℃3个温度条件下,研究施肥施用对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3种温度处理下,各施氮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都表现为培养前期快速下降,培养后期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在整个培养过程中,3种温度条件下各施氮处理的土壤CO:累积排放量为1328.25~2219.42mg/kg,100mg/kg(N4)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量最大,CK处理最低,100mg/kg(N4)和80mg/kg(N3)2个高氮处理显著高于低氮50mg/kg(N1)、30mg/kg(N1)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长,不同的土壤施氮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不同,N2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最低,N4处理最高。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受高施氮量影响较大,低施氮影响不明显。[结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增加,氮肥施用和温度的共同作用可能使柑橘林向大气中排放的CO2增加。
翁伯琦王峰王义祥江福英吴志丹尤志明张文锦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矿化氮肥施用温度
做青工艺对乌龙茶香气组成化学模式的影响被引量:37
2014年
在室内控温控湿环境[(22±1)℃、RH(71±4)%]条件下,借助茶叶香气成分GC-MS指纹图谱检测和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平台,以清香型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工艺制法在制品和毛茶为对照样,探讨了做青工艺[萎凋程度(鲜叶减重率)×做青强度(摇青次数)]对做青叶在制品香气组成特征的影响。通过"云图"绘制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晾青失水"可明显改变做青叶在制品香气组成的化学模式,伴随萎凋程度(鲜叶减重率)的加重,α-法呢烯、苯乙醛、香叶醇、3-己烯-1-醇和(Z)-己酸-3-己烯酯含量逐渐增多,而叶绿醇、吲哚、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乙基苯等成分含量则呈减少趋势,但仅结合不同强度的"单次摇青"将无法促成乌龙茶特有香型品质。做青是形成乌龙茶特殊香型品质的关键工序,带有类似花果香型的吲哚、反式-橙花叔醇和苯乙醛等香气成分可作为乌龙茶做青工艺品质控制的主要化学评测指标。
陈林陈键陈泉宾张应根宋振硕王丽丽尤志明
关键词:乌龙茶做青工艺香气成分模式识别
白茶发展现状与技术创新
本文从技术层面分析比较了福建白茶、乌龙茶的发展现状,认为品种结构单一、传统工艺创新不足是制约白茶生产的关键因素。通过选育高香型白茶新品种、开展白茶品质调控和新产品研发将有利于突破白茶发展的技术瓶颈,促进白茶产业健康发展。
尤志明高香凤杨如兴陈林邬龄盛张磊
关键词:白茶茶树品种技术创新
安溪铁观音茶园土壤肥力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通过土壤肥力的测试,了解和掌握施肥水平,为铁观音茶园合理施肥和土壤的改良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安溪感德、祥华等8个有代表性铁观音主产乡镇茶园土壤的pH、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山地土壤pH均值为4.69,基础较好,而茶园土壤pH在3.37~4.94之间,pH<4.0的占54.17%,酸化严重,两者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茶园土壤有机质总体表现优良,上层土壤有机质变幅为1.22%~5.39%,均值达2.61%,有机质含量超过土壤肥力Ⅰ级水平的占87.5%;茶园土壤氮素含量较高,供氮能力强,91.67%上层土壤的全氮量和碱解氮含量均达土壤肥力I级;茶园土壤有效磷含量高,祥华祥地上层土壤有效磷含量高达464.8mg/kg,大大超过环境临界值;茶园土壤钾含量不均衡,下层土壤速效钾含量普遍偏低,其中感德五甲铁观音茶园土壤全钾量较高,与其他7个主产乡镇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西坪-松岩、龙涓-华祥苑茶园土壤钾含量严重不足。
杨如兴张磊王文建吴民亿谢伟良邬龄盛尤志明
关键词:铁观音土壤养分状况
闽中某县茶园土壤-茶树-茶汤中镉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被引量:14
2018年
以闽中某县8个代表性茶园为研究对象,采集茶园土壤和茶树各器官样品,分析镉在茶园土壤-茶树中积累和分布规律,并探讨其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同时测定茶汤中镉含量并算出茶叶中镉的溶出率,利用美国国家环保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人体致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茶园土壤全镉含量均值为112.74μg·kg^(-1),是福建省土壤背景值的2.06倍,茶园土壤镉积累明显;茶园土壤有效镉含量均值为26.44μg·kg^(-1),镉活化率均值为24.86%,有效程度较高。土壤pH和有机质是影响土壤镉及其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土壤全磷和速效磷是影响镉活化率的主要因子;茶树主根和侧根与土壤全镉、有效镉和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P<0.05),新叶镉含量与土壤有效镉和全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茶树各器官镉含量分布规律为:侧根(1 253.89μg·kg^(-1))>主根(382.20μg·kg^(-1))>主茎(167.25μg·kg^(-1))≈侧茎(154.65μg·kg^(-1))>老叶(30.60μg·kg^(-1))≈新叶(27.13μg·kg^(-1)),茶树根部镉富集系数显著大于其他器官(P<0.05),新叶和老叶镉富集系数较低,镉大部分被根和茎固定,向叶的迁移能力较低。茶汤中镉含量均值为192.28 ng·L^(-1),远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镉含量,茶叶中镉溶出率均值为15.29%;茶汤和茶叶中镉致癌健康年风险分别为6.33×10-7和4.42×10-6,比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化学有害物最大可接受水平(5×10^(-5))低约1~2个数量级,说明可以安全饮用。
王峰单睿阳陈玉真林栋良臧春荣陈常颂尤志明余文权
关键词:茶园土壤茶树健康风险评价
发展低碳环保有机茶业 阻控茶园面源污染
本文分析了福建茶园面源污染现状与特点及有机茶生产现状与优劣势,阐述了有机茶生产与茶园面源污染阻控的相互促进关系,进而提出了福建有机茶业产业化、科技化和规范化发展的技术对策。
张应根翁伯琦尤志明李慧玲张文锦
关键词:福建茶业面源污染有机茶生产
文献传递
生物黑炭茶园应用技术试验示范效果被引量:5
2014年
分别在武夷山市、安溪县、永春县和华安县进行生物黑炭茶园应用技术示范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土壤施用生物黑炭后,土壤pH值提高0.12~0.20个单位,酸化茶园土壤得到明显改良;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4.14%~29.37%,碳截留效果显著;土壤全氮提高3.34%~23.98%,有效氮含量下降3.40%~9.83%,有效磷含量提高1.61~9.69mg·kg-1,速效钾含量提高9.13%~133.79%;茶园年鲜叶产量提高1.71%~8.28%,经济效益初步体现。综合示范结果,生物黑炭茶园施用可以作为一项改善茶园土壤性状、提高茶叶产量的栽培技术,建议进一步扩大示范面积。
吴志丹江福英王峰朱留刚尤志明
关键词:生物黑炭茶园土壤性状茶叶产量
基于SDE和HS-SPME/GC-MS的乌龙茶香气组成特征分析被引量:20
2019年
为更好地分析乌龙茶香气组成特征,本试验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平台,分别考察了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3种不同纤维涂层萃取头)对3个福建代表性乌龙茶样品(铁观音、肉桂和水仙)香气成分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不同香气成分萃取方法可从供试茶样检出262种香气成分,其中以肉桂香气种类最多(204种),水仙其次(175种),铁观音最少(120种)。应用HS-SPME干样萃取法可获得最多种类的检出成分(186种),其次为HS-SPME湿样萃取法(139种),并以SDE法检出成分最少(33种)。不同萃取方法对香气成分的检出存在良好的互补作用,但以基于HS-SPME干样萃取法,应用65μm PDMS/DVB(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萃取头进行检测分析可相对较好地反映3种供试茶样香气化学组成特征,并能实现橙花叔醇、吲哚、α-法呢烯、苯乙醇、苯乙腈、水杨酸甲酯等多种乌龙茶常见或特征香气成分的重复性检测。肉桂和水仙茶样相较铁观音茶样的香气种类和数量存在较大差异,且以肉桂茶样的香气组成更为复杂多样,该结果与闽南乌龙茶与闽北乌龙茶迥然不同的花香品质及肉桂相较水仙拥有更为浓郁高显的香型特征相符合。
陈林余文权余文权张应根王丽丽王丽丽
关键词:乌龙茶顶空固相微萃取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
福建龙海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示范区建设及启示
2000年
简要回顾了国家级龙海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示范区三年建设的主要进展 ,提出了建设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示范区的发展方向 :1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则 ,促进生态平衡 ,在开发、利用、保护和重新培植资源与环境的动态过程中来实现 ;2要重视单项技术的突破和组装配套 ,才能推动农业持续高效发展 ;3突出地域特色 ,充分发挥对台农业合作的独特优势 ,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 ;4以发展跨世纪现代化农业为目标 ,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5组织多学科、跨部门联合攻关 ,着力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尤志明郑金贵翁伯奇李义珍
关键词: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
种植模式和坡位对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类群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种植是亚热带丘陵山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茶园种植模式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人为因素。为揭示种植模式和坡位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选取两种不同种植模式(常规和有机种植模式)和3个坡位(上、中、下坡位)表层土壤(0—20cm)为对象,采用野外调查、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和PICRUSt2功能预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和坡位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阐明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预测土壤细菌功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有机种植模式茶园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有所降低,其中中坡位常规茶园土壤细菌Sobs和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有机茶园(P<0.05);从坡面尺度看,两种种植模式下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标均以中坡位最高,其中常规茶园中坡位土壤细菌Ace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高于下坡位(P<0.05)。(2)各样地茶园土壤细菌共获得29个门82个纲190个目316个科517个属929个种,主要细菌优势门为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土壤细菌群落优势属以AD3、热酸菌属(Acidothermus)、norank_f__norank_o__Elsterales和norank_f__Xanthobacteraceae为主。(3)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不同种植模式的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常规种植模式下不同坡位之间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差异(P<0.05),有机种植下不同坡位之间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无显著差异。置换多元方差分析(PERMANOVA)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0.05),而不同坡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种植模式对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更大。组间群落差异分析(LEfSe)表明,57个差异物种对种植模式非常敏感,不同种植模式富集了不同的细菌类群。(4)PI
王峰王峰陈玉真吴志丹尤志明翁伯琦杨贞标
关键词:有机茶园坡位高通量测序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