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义国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宝山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星形
  • 2篇星形胶质
  • 2篇星形胶质细胞
  • 2篇轴索
  • 2篇轴索损伤
  • 2篇细胞
  • 2篇弥漫
  • 2篇弥漫性轴索
  • 2篇弥漫性轴索损...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细胞
  • 1篇胆碱
  • 1篇胆碱受体
  • 1篇蛋白聚糖
  • 1篇星形胶质细胞...
  • 1篇烟碱型乙酰胆...
  • 1篇乙酰胆碱
  • 1篇乙酰胆碱受体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素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作者

  • 3篇尹义国
  • 3篇冯东福
  • 3篇孙兆良
  • 2篇戚睿
  • 1篇陈二涛
  • 1篇徐楠杰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脑干内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表达变化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后大鼠脑干内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型(α7nAChR)的动态变化。方法 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损伤组、DAI7d组、DAI30d组和DAI90d组,每组10只。正常组立刻处死,假损伤组麻醉且固定于头夹后处死,DAI7d组、DAI30d组与DAI90d组分别于致伤后7、30与90d后处死。取脑干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α7nAChR的表达情况,使用IPP软件对α7nAChR进行定量评估。结果正常组、假损伤组与DAI7d组之间α7nAChR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DAI30d组与正常组、假损伤组、DAI7d组相比,α7nAChR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DAI90d组α7nAChR表达水平又明显低于DAI30d组(P<0.05)。结论 DAI可引起大鼠脑干组织中α7nAChR表达的减少。
孙兆良尹义国戚睿徐楠杰冯东福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干
吗替麦考酚酯对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脑干胶质细胞激活及硫酸软骨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MMF)对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后脑干胶质细胞激活及硫酸软骨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DAI后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治疗组(NS组)、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组(MMF组)。MMF组腹腔注射MMF(100 mg/kg)干预;NS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只作针扎刺激,不注射任何药物。伤后7、14、28 d处死3组大鼠,取大鼠脑干进行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质抗原(ED-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硫酸软骨素(CS)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活化小胶质细胞、活化星形胶质细胞、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并以累积光密度(IOD)值进行定量评估。结果在伤后不同时间点,MMF组活化小胶质细胞、活化星形胶质细胞、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IOD值均显著低于NS组与空白对照组(P<0.05);而NS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MF可抑制大鼠DAI后脑干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激活,还可降低CS表达。
尹义国孙兆良陈二涛戚睿冯东福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吗替麦考酚酯
小胶质细胞在颅脑外伤后胶质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胶质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变化,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外伤、脑缺血、炎症性脱髓鞘疾病、神经变性疾病、基因遗传病和病毒感染疾病,以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趋化、增殖、分化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炎症因子、胶质蛋白成分为其主要病理变化特征,随时间变化,其细胞组分及间质成分也会发生结构变化,最终形成胶质瘢痕。颅脑外伤后胶质瘢痕形成,作为一种物理和化学屏障抑制损伤轴突修复再生,进而抑制神经功能恢复。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免疫活性和吞噬功能的胶质细胞。在颅脑外伤应激作用下,小胶质细胞早期迅速活化,分泌多种促炎因子、炎性趋化因子、NO、活性氧、蛋白酶类等多种细胞毒分子刺激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促进胶质瘢痕形成,同时又分泌多种抑炎因子、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修复,间接抑制胶质瘢痕形成。因此,小胶质细胞在颅脑外伤后胶质瘢痕形成过程中起到双重作用,本文将对小胶质细胞在颅脑外伤后胶质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尹义国孙兆良冯东福
关键词:胶质瘢痕形成小胶质细胞脑外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