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桂亭

作品数:16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栓塞
  • 4篇介入
  • 4篇介入治疗
  • 3篇血管
  • 3篇影像
  • 3篇栓塞治疗
  • 3篇肿瘤
  • 3篇穿刺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瘤
  • 2篇动脉瘤栓塞
  • 2篇血管内治疗
  • 2篇影像学
  • 2篇乳腺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肾囊
  • 2篇肾囊肿
  • 2篇腺肿瘤
  • 2篇瘤栓

机构

  • 14篇南阳市第一人...

作者

  • 14篇尹桂亭
  • 6篇韩廷超
  • 6篇李彬
  • 6篇王忠
  • 3篇段惠勇
  • 2篇董韶旭
  • 1篇朱玉
  • 1篇李春晓
  • 1篇孙超
  • 1篇王进
  • 1篇丁波
  • 1篇闫灵芝

传媒

  • 3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医疗装备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药品评价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年份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囊肿的介入治疗
2015年
探讨肾囊肿的穿刺抽吸及硬化剂注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0例肾囊肿患者CT引导下进行穿刺抽吸及硬化治疗,并进行一定的随访。结果:绝大多数囊肿一次彻底治愈,囊肿较大或者多发囊肿需进行多次治疗,并且未必能彻底治愈。结论:穿刺抽吸及硬化剂治疗肾囊肿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绝大多数病例能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尹桂亭
关键词:肾囊肿穿刺介入治疗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机理及影像诊断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发病机理及影像诊断。方法:通过观察ECT、MRI、CT等检查应用于ANFH诊断过程中的表现,分析其原理。结果:各种影像检查手段显示病变情况时提供的信息不同,病变不同分级影像表现也各不相同。结论:根据病变的分级及各种影像检查手段基本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确保股骨头缺血坏死不同阶段都能进行准确诊断。
尹桂亭
关键词:缺血坏死发病机理影像诊断
自制药物缓释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覆膜内支架配合氟尿嘧啶缓释剂治疗晚期食管癌在缓解症状以及延长生存期等方面的临床观察。方法:本院2005年5月~2008年8月收治食管癌患者54例,其中食管癌41例,贲门癌13例,均经病理证实,在植入食管支架时加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将此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6例。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症状以及6个月及12个月生存期,两组6个月及12个月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覆膜支架配合氟尿嘧啶缓释剂治疗晚期食管癌在延长生存期上是安全有效的。
李彬王忠段惠勇董韶旭尹桂亭韩廷超
关键词:食管癌氟尿嘧啶缓释剂
乳腺疾病126例钼靶X线检查与病理资料对照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经钼靶X线检查诊断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126例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影像与病理学资料。结果 126例中病理诊断恶性病变83例、良性病变43例。钼靶X线检查误诊13例,恶性病变误诊为良性3例,分别为导管内癌、黏液腺癌、髓样癌;良性病变误诊为恶性10例,其中增生性疾病4例、纤维腺瘤3例、慢性炎症2例、脂肪坏死1例。结论术前钼靶X线检查应作为乳腺病变的常规诊断方法,但对于肿瘤组织分化好及早期乳腺癌与良性疾病的鉴别存在一定难度。
朱玉段惠勇王忠李彬韩廷超尹桂亭
关键词:乳腺肿瘤钼靶X线
乳腺癌术前经动脉新辅助化学治疗及栓塞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科术前经动脉化学治疗药物灌注并栓塞供养血管后,对外科手术方式以及疗效的影响。方法23例女性单侧乳腺癌确诊患者,在外科手术前6~17 d,行锁骨下动脉局部化学治疗药物灌注和栓塞,化学治疗药物采用FAC/FEC方案,栓塞剂为碘化油和明胶海绵。外科手术前1~3 d行钼靶摄片,测量肿块变化,记录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方式。结果经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无严重并发症;化学治疗灌注栓塞后5~15 d,部分缓解61%(14/23),病变稳定39%(9/23);20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例患者行保乳手术。手术出血量45~400 mL,平均出血量(141±96)mL,并与同时期同科室5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术前未化学治疗栓塞)的出血量90~450 mL,平均(209±83)mL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前经动脉新辅助化学治疗及栓塞供养动脉,可使肿块缩小,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手术切除,并增加保乳手术的机会。
王忠李彬韩廷超尹桂亭
关键词:乳腺肿瘤动脉栓塞新辅助化疗
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小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0年11月收治的粘连性小肠梗阻27例(治疗组),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选择粘连性小肠梗阻23例作对照(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引流、症状缓解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保守治疗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第1天引流量、置管时间、腹胀、腹痛减轻时间,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小肠梗阻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新的途径。
王忠李彬韩廷超尹桂亭丁波
关键词:小肠梗阻疗效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技术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经股动脉入路,将微导管头端进入畸形血管团内,缓慢注射Onyx栓塞剂。结果 23例脑动静脉畸形团直径在3.5~11cm,参与供血的小动脉1~4支,栓塞后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者10例,血管团明显变小、瘘口消失、栓塞体积>60%者9例,<60%者4例。栓塞时间持续30~90min(平均50min),Onyx用量2~9.5mL(平均7mL),对未能完全栓塞的13例患者,建议配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术后24h内脑出血3例,术后住院期间出现脑梗死2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可使部分Spetzler-Martin分级Ⅰ、Ⅱ级的患者达到完全栓塞的治愈效果,未能完全栓塞者也能为手术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创造条件,扩展了可治愈病例的范围。
王忠孙超李彬韩廷超尹桂亭王进李春晓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
GDC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颅内动脉瘤GDC栓塞术的效果和并发症。材料和方法:材料和方法:材料和方法:应用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50例50枚.其中5例在载瘤动脉内支架置放后再行瘤腔内GDC栓塞。临床表现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5例,脑...
尹桂亭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GDC血管内治疗并发症
多途径联合引导定位穿刺破膜治疗膜性布加综合征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多途径联合引导定位穿刺破膜治疗膜性布加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2年8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3例单纯膜性布加综合征行下腔静脉、上腔静脉和(或)肝静脉造影检查,然后用穿刺针破膜,引入不同规格的球囊进行扩张。结果本组经皮经上腔静脉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15例,经皮经上腔静脉行肝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8例,其中1例放置血管内支架,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随访半年~1年,总有效率91.3%,复发率8.7%。结论膜性布加综合征行球囊扩张成形术或球囊扩张成形术加血管内支架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李彬王忠段惠勇董韶旭韩廷超尹桂亭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球囊扩张
肝脏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深入研究肝脏疾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运用各种不同的影像检查手段对常见肝脏肿瘤显像情况进行比较,进一步对肿瘤作出准确定性诊断。结果:根据不同肝脏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影像表现,各种肿瘤影像表现实质上是不同的。结论:要充分发挥各种影像检查手段的优势,仔细观察发现不同病变的特征性表现,从而对肝脏肿瘤病变做出准确、明确的结论。
尹桂亭闫灵芝
关键词:肝脏肿瘤影像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