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洋
- 作品数:28 被引量:134H指数:7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数据挖掘理念在医院病历随访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0年
- 通常在医院里每天都会记录大量的医疗信息,数据挖掘技术就是从记录成千上万份病历的病历随访数据库系统中找出患某种疾病病人的共同特征,从而为诊断这种疾病提供依据,或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筛选出的信息来建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某种疾病的医疗方案数据库,以此提高医院的诊断效率和对突发性疾病的爆发及时提供有效的应急措施。详细论述了数据挖掘的理念和如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病历随访数据库有价值的医疗信息的获取的方法。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的使用,大幅提高医疗信息数据库的有价值数据的集成与分析,改变医院病历随访数据库系统的"数据丰富,有效信息缺乏整理"的现象。通过讨论可以看出选择数据挖掘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病历随访数据库系统的应用效率而且对突发性流行病的控制与预防能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信息。
- 王卫东屈洋
- 关键词:数据挖掘知识发现
- 法莫替丁对肝硬化大鼠肝门阻断时胃粘膜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法莫替丁对肝门阻断所致的肝硬化大鼠胃粘膜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A组为健康未行肝门阻断对照组;B组为健康大鼠行肝门阻断组;C组为肝硬化未行肝门阻断组;D组为肝硬化行肝门阻断组;E组为肝硬化行肝门阻断+法莫替丁保护组。E组在手术前从尾静脉注入80mg/kg体重的法莫替丁,而其余各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观察各组的胃液pH、胃结合粘液量、胃粘膜血流及胃粘膜损伤指数。结果:B组与A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显著(P>0.05);C组、D组和E组的胃液pH和胃结合粘液量明显低于A组(P<0.05),胃粘膜血流也明显少于A组(P<0.01),损伤指数明显大于A组(P<0.01);且D组各指标的变化均较C组明显(P<0.01);而E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肝门阻断可引起肝硬化大鼠胃粘膜损伤的加重,法莫替丁可能通过改善胃粘膜的微循环而对肝硬化大鼠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 罗羽宏王达安屈洋温伟军
- 关键词:法莫替丁胃粘膜肝硬化
- 友元在数据库管理中的定位
- 2008年
- 讨论在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时,如何利用C++软件的友元类的设计方法实现以授权方式进行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和数据表的操作管理。利用C++软件的友元类程序设计思想的讨论,即友元的基本构想、友元的设计方法、友元类的使用规则等,阐述如何实现利用授权的手段进行数据库管理的方法。通过恰当的程序分析得出正确的友元类程序设计方法和基本规则。利用友元设计完全可以实现数据库的授权管理,但要牺牲类的封装性。
- 王卫东屈洋
- 关键词:数据库管理
- 骨桥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35
- 2005年
-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OPN在30例子宫内膜癌、20例子宫颈癌及30例正常对照组织的表达,并评价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OPN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为70%,显著高于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10%)及分泌期子宫内膜 (50%),P<0.01;OPN在子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55%)显著高于正常宫颈上皮(10%),P<0.01;而宫颈磷癌及宫颈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及60.0%,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OPN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病理分期的增加及细胞分化程度降低而显著升高。结论:OPN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颈癌组织均有显著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分期及分级密切相关。
- 朱耀魁屈洋夏明翰王晓玉罗新
- 关键词:骨桥蛋白子宫内膜肿瘤宫颈肿瘤
-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2
- 2009年
- 戚仁斌屈洋颜亮李菁王达安
-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医学院学生教学改革境外学生教学水平教学模式
- 可视化图形程序设计中类事件的研究
- 2006年
- 讨论在可视化图形界面程序设计过程中有关控件引发的事件的类的应用,解决业内人士在类设计方面的疑惑。利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方法,给出事件的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和可行的程序。通过恰当的程序分析得出正确的事件的类设计方法和规则。控件引发的事件的类的设计必须考虑其应用的透明性和修改的封装性。
- 王卫东屈洋
- 关键词:控件
- 妊娠相关糖蛋白对E型选择素介导的内皮细胞黏附作用研究
- 2006年
-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高度纯化的羊水和孕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rionic gonadotropin,hCG)和glycodelin对E型选择素介导的HepG2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过程的影响。方法:以色谱仪分离和纯化羊水和血清的hCG和glycodelin,进一步测定[51Cr]标记的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在不同来源、不同浓度hCG和glycodelin作用下和经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后表达E型选择素的内皮细胞的黏附能力,从而评价这两种糖蛋白对E型选择素介导的内皮细胞黏附过程的影响。结果:羊水和血清hCGs能有效抑制E型选择素介导的内皮细胞黏附,其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关系,IC50分别为1·5×10-7mol/L和2·1×10-7mol/L,相对抑制力分别为纯四糖结构sialyl-Lewisx(sLex)的1·5×104和1·1×104倍;羊水和血清glycodelin同样有此作用,其IC50分别为3·2×10-6mol/L和6·3×10-6mol/L,相对抑制力分别为sLex的7·2×102和3·7×102倍;纯四糖结构sialyl-Lewisx(sLex)的IC50为2·3×10-3mol/L。结论:妊娠相关糖蛋白hCG和glycodelin是E型选择素介导的内皮细胞黏附的有效抑制物。
- 王晓玉林绍强屈洋Jeschke UStahn R
- 关键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GLYCODELINE-选择素细胞粘附
- 谷氨酰胺对内毒素损伤的心肌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研究谷氨酰胺对内毒素损伤的心肌的保护作用研究。方法 :取健康体重 (2 5 0± 30 )gSD雄性大鼠 2 2只随机分成 3组 ,正常对照组 (n =7) ,内毒素组 (n =7) ,谷氨酰胺 +内毒素组 (n =8) ,在Langendorff装置上用Krebs-Henseleit(KH)液对大鼠离体心脏行主动脉逆灌。连续记录心肌细胞单相动作电位 (MAP)、心肌收缩张力曲线 ,在相应的时点分别测定冠脉流出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谷氨酰胺组对内毒素损伤引起的心肌细胞单相动作电位幅度减小及D2 0 延长、心肌张力降低、心率变慢等变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同时可以明显逆转内毒素诱导的心肌SOD活性降低和MDA含量升高。结论 :谷氨酰胺对内毒素损伤的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有机会成为一个有效防治内毒素性心肌损伤的药物。
- 戚仁斌陆大祥王华东王海华胡巢凤屈洋杨会杰王彦平付咏梅李楚杰
- 关键词:谷氨酰胺内毒素类心肌
- 内生致冷原对人红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1
- 1994年
- 本实验观察了EC对人红细胞膜血红蛋白及钾离子通透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温度升高(41℃)或长时间培养(70h)的情况下。EC能有效地防止血红蛋白的漏出,但EC不能防止钾的透出。说明EC可能参与细胞膜对大分子通透性的调节。
- 颜亮屈洋张怡胡巢凤李楚杰
- 关键词:红细胞膜
- 中枢CRH在大鼠应激性体温升高和LPS性发热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9
- 2001年
- 目的 :进一步观察中枢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在大鼠应激性体温升高和脂多糖 (LPS)性发热中枢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第三脑室微量注射CRH受体拮抗剂α -helicalCRH( 9- 4 1)和LPS ,测定大鼠结肠温度及脑腹中隔区精氨酸加压素 (AVP)含量。结果 :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体温明显升高 ,最大升幅为 ( 0 88± 0 3 1)℃。第三脑室注射CRH受体拮抗剂α -helicalCRH( 9- 4 1) 10min后再注射生理盐水组 ,90min内大鼠结肠温度未见明显波动 ,90min后体温开始上升 ,1 5h体温反应指数 (TRI1 5)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而脑腹中隔区AVP含量和TRI3 5与对照组比较均没有明显差别。第三脑室注射 3 0 0ng的LPS引起大鼠结肠温度双相性升高 ,其TRI3 5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事先向第三脑室注射α -helicalCRH( 9- 4 1) ( 5 μg)再注射LPS组 ,TRI3 5明显高于LPS组 ,而脑腹中隔区AVP含量明显低于LPS组。结论 :CRH介导应激诱导的早期体温升高。CRH可能通过诱导脑腹中隔区AVP的生成限制大鼠LPS性发热。在大鼠LPS性发热中 ,CRH可能是一种双相作用分子 ,一方面本身介导发热体温升高 ,另一方面又诱生发热体温负调节介质而限制发热体温的升高。
- 王华东屈洋王彦平严玉霞付咏梅陆大祥李楚杰
- 关键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精氨酸加压素脂多糖发热体温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