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犬病
  • 2篇猪伪狂犬病
  • 2篇仔猪
  • 2篇伪狂犬病
  • 2篇狂犬
  • 1篇畜禽
  • 1篇疫情
  • 1篇乳仔猪
  • 1篇神经症状
  • 1篇牛场
  • 1篇剖检
  • 1篇猪瘟
  • 1篇仔猪猪瘟
  • 1篇综合防制
  • 1篇综合防制措施
  • 1篇疱疹病毒
  • 1篇无害化
  • 1篇临床剖检
  • 1篇母源
  • 1篇母源抗体

机构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作者

  • 5篇岑晓鹏
  • 2篇应清香
  • 1篇罗先
  • 1篇严山
  • 1篇江明清
  • 1篇王隆柏
  • 1篇陈秋勇
  • 1篇陈聪
  • 1篇李鹤
  • 1篇吴蔚
  • 1篇詹文辉
  • 1篇吴学敏
  • 1篇周伦江
  • 1篇廖媛
  • 1篇王琪萍
  • 1篇黄剑锋
  • 1篇陈如敬
  • 1篇范斯敏

传媒

  • 2篇福建畜牧兽医
  • 2篇中国畜禽种业
  • 1篇养猪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猪伪狂犬病疫情上升的原因分析和防控策略被引量:1
2014年
猪伪狂犬病( Porcine pseudorabies, PR )又名奥叶兹基病( Aujeszkys disease, AD ),是由猪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一种致多种家畜、野生动物以发热、奇痒(猪除外)、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猪和鼠类是自然界中病毒的主要贮存宿主,也是引起其他家畜发病的疫源动物。猪既是该病原的原发感染宿主,又是病毒的长期贮存者和排毒者。猪发生伪狂犬病的症状因日龄不同而异,日龄越小发病率和病死率越高。哺乳仔猪感染出现神经症状,麻痹、衰竭死亡,死亡率几乎高达100%。成年猪一般为隐性感染,不表现临床症状,但病毒可在猪体内保存很长时间。妊娠母猪感染后引起流产,产木乃伊胎和死胎等繁殖障碍[1]。
岑晓鹏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防控策略疱疹病毒疫情神经症状
哺乳仔猪暴发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2016年
2016年3月笔者应邀前往福建南平某猪场诊治疾病。据场内兽医讲述,哺乳仔猪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并伴有吐奶及神经症状,经临床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伪狂犬病(PR),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福建省南平地区某猪场饲养母猪300头左右,年出栏生猪5 400头左右。从2016年3月初开始有部分母猪在妊娠后期出现流产,还有部分母猪所产仔猪出现腹泻、吐奶和神经症状,甚至整窝小猪死亡。哺乳仔猪发病率60%左右,病死率达90%左右。
吴学敏岑晓鹏陈铖陈秋勇陈如敬王隆柏严山周伦江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乳仔猪母猪妊娠临床剖检综合防制措施
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测定被引量:2
2016年
选择福建省南平市某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检测合格的10头能繁母猪,分别从每头母猪所生的仔猪中随机抽取2头,共20头,25日龄断奶,不注射猪瘟疫苗,分别于l日龄、5日龄、10日龄、15日龄、20日龄、25日龄、30日龄、35日龄、40日龄用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猪瘟抗体水平,通过检测数据掌握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哺乳仔猪出生后5-10日龄血清抗体阳性率达到了100%,为最高。抗体水平于15日龄以后开始降低,至25日龄左右达到保护临界值(80%阳性率),40日龄时降低到5%。
罗先岑晓鹏应清香范斯敏
关键词:仔猪猪瘟母源抗体
规模奶牛场布病净化措施探讨被引量:8
2017年
布鲁氏菌病属于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奶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事关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持续发展。2016年9月《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年)》印发并提出控制、消灭、净化目标要求,笔者就开展规模场奶牛布鲁氏菌病防控净化工作情况进行探讨,以期为布病防控净化工作提供参考。
应清香李鹤岑晓鹏黄剑锋陈聪王琪萍江明清吴蔚詹文辉廖媛江秀香
关键词:奶牛布鲁氏菌病
病死畜禽机械性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试验旨在研究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械的先进性、经济性、可靠性、适用性和安全性。通过依托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场收集20个批次的处理生产试验数据,总处理病死动物19.9 t,总处理班次时间480 h,总耗电量5 457 k W·h,电费4 092.75元,消耗菌剂和辅料(锯末)费用分别为900元、12 442.2元。对该数据分析后证明该设备的先进性、经济性、可靠性、适用性和安全性符合生产要求,可以大面积推广。
岑晓鹏
关键词:病死畜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