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红梅
- 作品数:33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数据挖掘在科技奖励管理系统专家库中的应用
- 叙述了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数据挖掘的基本方法,并研究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奖励系统的专家信息库中的应用方法.
- 孙明康红梅莫一
- 关键词:数据挖掘
- 文献传递
- 冷轧轧辊的选材及热处理工艺被引量:11
- 2005年
- 介绍了冷轧机轧辊设计过程中的选材、强度、硬度等问题,提出了能够满足轧辊使用要求的热处理工艺,并对轧辊热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
- 康红梅莫一孙明
- 关键词:轧辊
- 数据挖掘在科技奖励管理系统专家库中的应用
- 叙述了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数据挖掘的基本方法,并研究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奖励系统的专家信息库中的应用方法.
- 孙明康红梅莫一
- 关键词:数据挖掘
- 抗倾覆力矩螺栓组连接的计算被引量:6
- 2005年
- 介绍了抗倾覆力矩螺栓组连接的特点;通过分析螺栓组的受力情况,介绍了如何确定螺栓组和底板所构成的组合截面的中和轴,以及此方法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 康红梅孙明
- 关键词:倾覆力矩螺栓组中和轴
- 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织构表面的摩擦特性被引量:1
- 2022年
- 目前针对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上,对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表面摩擦特性影响还缺乏深入探究。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并利用激光在复合材料表面完成不同尺寸和形态的微织构加工,探究织构化和石墨烯对复合材料表面摩擦特性的影响。测试结果发现:当石墨烯含量为0.5%时,该复合材料存在一个硬度峰值为140 HV,比铜合金基体的硬度提高了近27%。同时具有凹坑织构的复合材料表面摩擦因数及磨痕宽度随表面织构直径的增加而呈现“下降-上升”趋势,其中凹坑直径为200μm时,各项指标达到最小,摩擦因数为0.377,磨痕宽度为231μm,可以看出合适的织构形状、尺寸以及适当的石墨烯含量使得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在减磨性和耐磨性方面有所提高。将激光表面织构化技术与粉末冶金技术相结合,为改善零部件表面摩擦磨损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
- 徐林红杨皓康红梅侯宇程
- 关键词:热压烧结
- “塑料模具设计”教学中模具结构表达的探索与实践
- 运用3ds max建立了注射模具的三维模型,进行了工作过程和装配过程的动画制作、并静态出图。采用photoshop和“会声会影”软件对图片和动画进行后期处理,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 康红梅陆桂英袁震凯
- 关键词:塑料模具设计三维动画实验教学
- 文献传递
- 基于ANSYS的钎头壳体温挤压凸模等效应力分析
- 2010年
-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接触分析,对钎头壳体温挤压凸模进行了数值模拟。从不同摩擦系数和不同转折处圆角半径两个方面,对凸模挤压过程进行了轴对称分析,得到了凸模的等效应力场分布,得出凸模工作的危险区域,确定了凸模和坯料之间的摩擦系数取值在0.1左右,凸模转折处圆角半径取值3mm。结合工业考核,对挤压工艺和挤压模具进行了优化。
- 康红梅王院生徐林红
- 刚性法兰连接的设计被引量:1
- 2005年
- 运用弹性理论,将支撑结构中钢管连接法兰视为弹性体,分析了受力情况,介绍了刚性法兰连接的结构设计与强度计算,说明了在实际工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康红梅莫一
- 关键词:法兰连接钢管支撑体系重型设备工程施工轴向受压稳定性
-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少学时'三环'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一种'二维互动互补'教学模式的研究
- 在各高校,课程学时减少是大势所趋.对于教学环节较多的核心课程,如何在学时减少情况下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有意义的探索性课题.针对这个问题,文章从课程的教学体系入手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主要分析了该类课程在目前教学体系下...
- 曾小慧王玉丹王院生康红梅
-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体系
- 文献传递
- COSMOSMotion运动学仿真软件在机械控制工程教学中应用与探索
- 讨论了Solidworks软件中的运动学仿真软件在机械控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为新时期培养具备创新素质的人才进行的一些教学探索。
- 王院生路桂英康红梅李吉春
- 关键词:SOLIDWORKS软件运动学仿真教学应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