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琴 作品数:47 被引量:422 H指数:11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更多>>
SCL-90用于外科术前心理应激状态的评估 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探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术前心理-生理应激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61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病人,手术前1天对入组患者进行SCL-90测定,并在入院时和麻醉前分别抽血查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皮质醇(Cortisol)。以SCL-90评定总分的全国常模为标准将本组患者分为心理应激阳性组和阴性组。结果61例患者SCL-90评定总分高于全国常模均值的有24例(阳性组);低于常模均值的有37例(阴性组)。阳性组麻醉前IL-6,CRP,Cortisol明显高于本组入院前和阴性组麻醉前检测值,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应用SCL-90能较好评价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 黄东 王明安 阎雪彬 唐秋萍 邓云龙 廖琴关键词:SCL-90 心理应激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围术期的麻醉处理 2005年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围术期适宜的插管和麻醉方法。【方法】对40 例行UPPP病人围术期采用不同的插管方法,其中16例采用静脉快诱导经鼻明视气管内插管,12 例术前行预防性气管切开,12例采用清醒镇静表麻下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比较插管时情况。其中非静脉诱导插管24 例病人根据插管前是否泵入异舒吉分为异舒吉组和对照组,观察插管前后血压变化。【结果】经鼻明视气管内插管4例插管不顺利,2 例插管期间SPO2 下降明显;清醒镇静表麻下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成功率100%,插管期间SPO2 无明显变化,4例插管后无呛咳反应。插管前后异舒吉组血压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插管后血压明显升高。【结论】清醒镇静表麻下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为UPPP首选;合适的麻醉深度加血管活性药物可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廖琴 陈道瑾 王明安 李云丽关键词:麻醉 手术期间 我国晚期癌痛病人的临终关怀现状探讨 2005年 本文针对晚期癌痛病人临终关怀的特殊性和现状,探讨晚期癌痛病人临终关怀事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廖琴 陈道瑾 王明安 黄东关键词:晚期肿瘤 疼痛 临终关怀 围术期口服普瑞巴林对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围术期口服普瑞巴林能否缓解肺癌根治手术患者的手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方法:20~65岁全麻下行限期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最后纳入74人:PG1(n=23),手术当天术前两小时口服普瑞巴林300 mg,手术第二天开始口服普瑞巴林150 mg bid×5天。PG2组(n=21),术前两小时口服普瑞巴林300 mg,手术第二天开始口服普瑞巴林75 mg bid×5天;对照组(C组,n=30),术前两小时口服安慰剂(空胶囊)一粒,手术第二天开始口服安慰剂bid×5天;三个组术后均给予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术后第2月、4、6月电话随访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程度和疼痛性质。结果:(1)术后第2个月三组间比较:PG1组及PG2组比C组的静止性疼痛以及运动性疼痛评分低(P〈0.05)。(2)术后第4个月和6个月三组间术后静止性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运动性疼痛PG1组比C组的评分低(P〈0.05)。(3)疼痛性质比较:术后2个月:PG1组及PG2组比C组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率降低(P〈0.05),主要体现在烧灼痛以及电击样疼痛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围术期口服普瑞巴林超前镇痛可以缓解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两个月的静息痛和运动痛;并能缓解这类患者术后半年的运动痛;能降低这类患者术后两个月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率。 文玲玲 廖琴 胡捷 王懿春关键词:普瑞巴林 肺癌根治术 神经病理性疼痛 麻醉信息系统实习教学体会 2012年 随着医学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麻醉也引入了自己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不但成为了麻醉科日常工作中的必要工具,而且为麻醉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本文采用信息系统教学和日常教学相对比,得出将信息系统引入麻醉教学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延伸,有利于理论结合实际,将来会成为麻醉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唐永忠 廖琴 李彦文 欧阳文关键词:信息系统 教学 麻醉 咪唑安定清醒镇静术用于高血压患者胃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002年 欧阳文 王明安 陈满红 廖琴 姜希望 徐灿霞关键词:咪唑安定 高血压 胃镜检查 一种新的疼痛分类方法和治疗思路 被引量:17 2017年 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和疾病,其受众之广、影响之大越来越引起医务人员和大众的重视。疼痛性质常难以描述,没有特异性指标,主要依靠患者主诉,尚无明确客观的分类诊断标准,疼痛治疗多种多样且缺乏规范。作者通过探索并与业内同事探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ICD-10)和即将出台的ICD-11关于慢性疼痛分类的标准和法则,提出基于病理生理学基础进行疼痛分类是一个可以把众多疼痛症状或综合征甚至疼痛疾病串联起来的工具。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用药和治疗方案,能够有助于疼痛的临床思维,指导诊断与治疗。 韩睿 廖琴 阳晓燕 黄东关键词:疼痛 慢性疼痛 病理生理学 模拟教学法在麻醉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2013年 选择中南大学2008级麻醉专业五年制本科医学生80名,随机分成2班,分别运用模拟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专业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训,统一进行考核,比较两班学生成绩与掌握技能的差异,并进行分析。以模拟教学方法作为主导教学模式进行临床麻醉见习教学,效果较好,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习兴趣,值得推广。 朱海燕 阳建福 廖琴 李彦文关键词:麻醉学 模拟教学 临床见习 简易标准化病人用于徒手心肺复苏教学实践初探 被引量:4 2005年 培养学生作为简易标准化病人,将其应用于徒手心肺复苏的教学与考核中。结果显示SSP评分与教师评分无显著差异,且实验班的成绩优于对照班,说明SSP经训练后能胜任考核者的职能,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优于教师。 廖琴 李云丽 欧阳文关键词:标准化病人 心肺复苏 教学 0.75%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7 2012年 目的比较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产妇144例,随机均分为四组,腰麻药为0.75%罗哌卡因1.5ml(11.25mg)复合舒芬太尼0μg(A组)、2.5μg(B组)、5.0μg(C组)、7.5μg(D组)。观察产妇麻醉效果,感觉、运动阻滞程度和时间,产妇血压变化、恶心呕吐、寒战、瘙痒、术后镇痛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四组产妇最高阻滞平面、最大运动阻滞评分及运动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组镇痛时间明显长于A、B组(P<0.05)。D组麻醉效果并不明显增强,术后镇痛时间也未见明显延长,但瘙痒的发生率更高,程度更严重。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11.25mg)复合5.0μg舒芬太尼具有麻醉效果满意、术后镇痛时间延长和不良反应较小等优点,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术。 罗小会 廖琴 孙铭阳 欧阳文关键词: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剖宫产术 腰-硬联合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