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丹瑾

张丹瑾

作品数:18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会议论文
  • 8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9篇马立克氏病
  • 8篇免疫
  • 6篇鸡红细胞
  • 5篇鸡马立克氏病
  • 4篇疫苗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免疫效果
  • 3篇超微
  • 3篇超微结构
  • 3篇超微结构研究
  • 2篇血淋巴细胞
  • 2篇血液白细胞
  • 2篇疫苗免疫
  • 2篇皮肤
  • 2篇肿瘤
  • 2篇外周血淋巴细...

机构

  • 18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北京农业职业...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张丹瑾
  • 14篇王晓欢
  • 14篇李飞
  • 14篇田文霞
  • 14篇冯娇
  • 14篇孙娜
  • 14篇王会妙
  • 14篇吕天星
  • 14篇王颖
  • 11篇宁官保
  • 4篇谢建山
  • 3篇董常生
  • 3篇王锦
  • 3篇于秀菊
  • 3篇范瑞文
  • 3篇杨玉静
  • 3篇聂瑞强
  • 2篇程岩
  • 2篇王洋
  • 2篇申艳

传媒

  • 2篇上海畜牧兽医...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10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立克氏病强毒及CVI988疫苗对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引言/目的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科中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最常见的鸡恶性肿瘤病。马立克氏病一直是引起鸡生长障碍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养鸡业造成了很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关于人类红细胞免疫系统的研究报道比较多,...
田文霞孙娜宁官保李飞王颖张丹瑾冯娇吕天星王会妙王晓欢
马立克氏病强毒及CVI988疫苗对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主要研究马立克氏病强毒及CVI988疫苗的腹腔注射和颈部皮下注射对海兰褐鸡生长性能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马立克病的发病机理研究及预防和治疗本病、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提供依据,并对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田文霞王晓欢孙娜宁官保李飞王颖张丹瑾冯娇吕天星王会妙
关键词:红细胞免疫海兰褐鸡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动物被毛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动物被毛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遗传、内分泌、营养及外界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是一种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分化,调节物质代谢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肽分子。研究结果发现,IGF-1对被毛/毛发生长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自身,同时介导一些细胞因子对被毛生长的调节作用。为阐明IGF-1在被毛/毛发生长方面的重要作用,文章就国内外IGF-1对动物被毛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申艳张丹瑾王婷谢建山张昱于秀菊曹靖赫晓燕
关键词:动物被毛毛发生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通路
马立克氏病强毒及CVI988疫苗对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马立克氏病强毒及疫苗的不同免疫途径对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128羽1日龄海兰褐公雏鸡,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马立克强毒攻毒组(V)、马立克疫苗腹腔注射免疫组(PI)和颈部皮下注射免疫组(HI),在试验不同阶段,每组各取4羽鸡称重、采血、剖检。通过红细胞计数试验,RBC-CR1、RBC-IC花环率试验,扫描电镜观察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表明,攻毒组体重明显低于未攻毒组,在26日龄剖检时开始有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攻毒组红细胞数量下降,在35 d时降到最低,RBC-IC花环率偏高,RBC-CR1花环率偏低,但在26 d稍高于对照组;腹腔免疫组RBC-CR1花环率高于颈部皮下免疫组,且红细胞数也高于对照组和颈部皮下免疫组;电镜下可见红细胞黏附酵母菌。由此可知,马立克氏病可直接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导致机体免疫抑制、红细胞数量下降,使红细胞免疫功能先下降,后有所升高,腹腔免疫可适当增强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孙娜宁官保李飞王颖张丹瑾冯娇吕天星王会妙王晓欢程岩张青程景王洋田文霞
关键词:马立克氏病CVI988红细胞
马立克氏病鸡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及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试验研究了马立克氏病鸡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活性及其超微结构。选用40羽1日龄海兰褐公雏鸡,随机分为2组,健康对照组(C)和马立克强毒攻毒组(GD),在26、34、35、44日龄从每组中各取4羽鸡采血、取肝脏,分离肝组织细胞,通过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试验及其扫描电镜观察,检测鸡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结果表明,红细胞免疫黏附活性因受机体调节存在动态变化,在攻毒后期,红细胞与马立克氏病肿瘤细胞和自身血浆混合后免疫黏附率接近对照组,红细胞与马立克氏病肿瘤细胞免疫黏附率在34、35 d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得出,在鸡马立克氏病的发病过程中,红细胞免疫黏附在机体免疫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为鸡红细胞免疫分子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王锦宁官保王颖孙娜李飞张丹瑾冯娇吕天星王会妙王晓欢程岩张青程景王洋田文霞
关键词:鸡红细胞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肝肿瘤细胞扫描电镜
鸡马立克氏病CVI988疫苗不同免疫部位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本试验通过观察CVI988疫苗不同部位接种鸡各阶段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对二者免疫效应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为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提供依据。通过实验表明不同部位免疫主要通过细胞免疫而影响免疫效果的,且腹部免...
田文霞王晓欢王会妙宁官保孙娜李飞王颖张丹瑾冯娇吕天星
关键词:鸡马立克氏病肿瘤疫苗接种方式免疫效果
鸡马立克氏病CVI988疫苗不同免疫部位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引言/目的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引起鸡群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目前采用疫苗接种仍是当今预防其发生,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途径。国内外对疫苗的开发、免疫机理、免疫效...
田文霞王会妙宁官保孙娜李飞王颖张丹瑾冯娇吕天星王晓欢
突触融合蛋白4在不同毛色小鼠皮肤组织的差异表达被引量:1
2015年
旨在探讨突触融合蛋白4(Syntaxin4,STX4)在皮肤组织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确定其是否与毛色形成存在相关性。选择白、灰、黑3种毛色皮肤组织样品(6只昆明小鼠白毛色背部皮肤、6只C57BL/6小鼠灰毛色腹部皮肤和黑毛色背部皮肤)和体外培养小鼠黑色素细胞样品,通过PCR扩增、Real-time 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对STX4的表达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毛色皮肤样品和黑色素细胞样品中均扩增出897bp CDS区序列片段;Real-time PCR检测显示,STX4在白灰黑3种毛色皮肤样品中均有表达,黑色皮肤表达量最高,灰色皮肤表达量次之,分别是白色皮肤的3.44倍和1.92倍;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在白色和黑色皮肤表达于整个毛囊,包括角化细胞;在体外培养黑色素细胞也显示阳性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白、灰、黑色皮肤和黑色素细胞样品中均有STX4阳性条带,表达量与荧光定量结果一致。综上表明,STX4在小鼠皮肤组织、毛囊角化细胞、黑色素细胞有效表达,且表达量在白灰黑皮肤中呈递增趋势,推测STX4与小鼠毛色形成呈正相关性。
谢建山张丹瑾郭艳妮范瑞文许冬梅杨玉静聂瑞强于秀菊段力升朱芷葳高文俊赫晓燕董常生
关键词:小鼠毛囊
STX17在不同毛色小鼠皮肤中差异表达与在毛囊中的定位被引量:1
2015年
突触融合蛋白17(STX17)是一种囊泡蛋白,参与细胞中物质的运输.为研究Stx17在不同毛色皮肤中是否存在差异表达及明确它在毛囊中的定位,进行了普通PCR、real-time PCR、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对小鼠皮肤组织和体外培养黑素细胞的Stx17基因及蛋白的检测.普通PCR检测得出小鼠皮肤和黑色素细胞总RNA有Stx17 CDS区序列的表达;荧光定量检测显示,在白、灰、黑3种组织中Stx17均有表达,在灰色腹部表达量最高,是黑色皮肤的1.682倍,昆明鼠白色皮肤中表达量最低,是黑色皮肤的0.115倍;皮肤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TX17表达于毛囊的上皮根鞘,且毛囊上段和中段表达量高于下段,黑色素细胞的免疫组化分析得出,STX17在黑色素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均有表达;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在白色、灰色和黑色皮肤均有STX17蛋白阳性条带且灰色皮肤中表达量最高,黑色皮肤次之,白色皮肤中表达量是最低的,这与荧光定量检测结果一致,体外培养的小鼠黑色素细胞中也有STX17蛋白阳性条带.实验结果表明,小鼠Stx17基因在皮肤组织、毛囊角化细胞以及黑色素细胞中均有表达,Stx17可能参与毛色的形成,且在小鼠腹部毛色变浅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张丹瑾谢建山申艳范瑞文聂瑞强杨玉静于秀菊段力升曹靖董常生
关键词:毛囊
鸡马立克氏病及疫苗免疫对外周血液白细胞动态变化的影响
引言/目的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疾病,传染力很强,被感染鸡产生肿瘤和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些年来,为了预防马立克氏病的发生,人们对该病做了大量的研究。最突出的是在疫苗方面,研制出的...
田文霞王晓欢宁官保孙娜李飞王颖张丹瑾冯娇吕天星王会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