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萍

作品数:483 被引量:1,775H指数:22
供职机构:河北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0篇期刊文章
  • 127篇专利
  • 37篇科技成果
  • 15篇会议论文
  • 6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2篇农业科学
  • 60篇文化科学
  • 33篇生物学
  • 3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5篇化学工程
  • 13篇医药卫生
  • 13篇理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48篇芽孢
  • 44篇沼液
  • 33篇厌氧
  • 32篇芽孢杆菌
  • 29篇发酵
  • 28篇微生物
  • 28篇教学
  • 27篇黄瓜
  • 24篇沼气
  • 21篇土壤
  • 20篇霉病
  • 19篇厌氧发酵
  • 19篇解淀粉芽孢杆...
  • 18篇杆菌
  • 16篇生物防治
  • 16篇作物
  • 16篇物防
  • 15篇农药
  • 14篇害虫
  • 9篇选育

机构

  • 225篇河北省科学院
  • 101篇河北师范大学
  • 54篇江苏省农业科...
  • 53篇河北省生物研...
  • 35篇山西省农业科...
  • 20篇河北工业大学
  • 19篇山西省农业科...
  • 17篇中国农业大学
  • 16篇河北大学
  • 7篇南京农业大学
  • 7篇河北科技大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河北化工医药...
  • 3篇石家庄学院
  • 3篇石家庄职业技...
  • 3篇廊坊市农业局
  • 3篇石家庄市第二...
  • 3篇石家庄四药有...
  • 2篇浙江科技学院

作者

  • 475篇张丽萍
  • 197篇程辉彩
  • 130篇张根伟
  • 108篇崔冠慧
  • 96篇尹淑丽
  • 84篇李书生
  • 82篇刘洪伟
  • 76篇习彦花
  • 67篇黄亚丽
  • 66篇张飞燕
  • 60篇段普凡
  • 50篇盛婧
  • 46篇董超
  • 44篇孙国峰
  • 42篇郑建初
  • 41篇史延茂
  • 30篇王子臣
  • 28篇周炜
  • 26篇张贵云
  • 23篇刘珍

传媒

  • 12篇江苏农业科学
  • 11篇农药
  • 9篇河北师范大学...
  • 9篇山西农业科学
  • 9篇中国沼气
  • 9篇河北省科学院...
  • 8篇农业环境科学...
  • 7篇河北师范大学...
  • 7篇物理教学
  • 6篇北方园艺
  • 6篇生物技术
  • 6篇植物保护
  • 6篇微生物学杂志
  • 5篇物理通报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江苏农业学报
  • 4篇中国棉花
  • 4篇中学物理教学...
  • 4篇基因组学与应...
  • 3篇华北农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2篇2023
  • 21篇2022
  • 19篇2021
  • 19篇2020
  • 24篇2019
  • 24篇2018
  • 21篇2017
  • 41篇2016
  • 20篇2015
  • 20篇2014
  • 28篇2013
  • 28篇2012
  • 24篇2011
  • 18篇2010
  • 16篇2009
  • 20篇2008
  • 14篇2007
  • 18篇2006
  • 24篇2005
4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绿僵菌的固体培养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僵菌的固体培养方法,涉及生物发酵方法技术领域。包括液体菌种的制备及固体培养,其特征在于固体培养前期采用框架式培养,后期采用塑料袋法培养,固体培养基中具有营养原料麦麸和作为原料载体的玉米秸秆粉。本发明的积极...
程辉彩张丽萍张根伟李书生史延茂董超黄亚丽段普凡崔冠慧尹淑丽
文献传递
黄瓜灰霉病菌拮抗菌BBC-3的筛选、鉴定及抑菌特性被引量:3
2016年
以黄瓜根际土壤为分离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到1株对黄瓜灰霉病抑菌作用明显的拮抗菌BBC-3,利用对峙培养法和平板扩散法对其抑菌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分析,BBC-3鉴定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该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所选14种植物病原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该菌产生的抗菌物质对高温、酸碱及光照稳定性强,对蛋白不敏感,常温和4℃储存6个月抑菌活性大于80%。
仇艳肖程辉彩周竞尹淑丽张根伟张丽萍
关键词:黄瓜灰霉病抑菌特性
凭借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构建几则教学论点被引量:6
2005年
张丽萍陈红军陈风华
关键词:教学观后工业社会文化思潮思维分析主流文化
BAU-9403的制剂研究
张丽萍
关键词:剂型加工乳油
一种乙醇耐性产乙酸微生物复合菌及其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醇耐性产乙酸微生物复合菌,其可应用于醇提中药药渣厌氧发酵,其包括保藏编号为ATCCBAA-990的甲醇醋酸杆菌(<I>Acetobacteriumcarbinolicum</I>)、保藏编号为ATCC25...
程辉彩习彦花张丽萍崔冠慧尹淑丽张根伟张飞燕董玉兰段普凡李书生
文献传递
不同钾吸收类型小麦品种(系)秸秆还田对农田钾素平衡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为明确不同小麦品种(系)秸秆还田对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32个小麦品种(系)成熟期植株的钾含量及分布,对比分析了秸秆直接就地还田与收获不还田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系)钾素的携出量、回田量与土壤钾素盈亏量。结果表明,在麦田钾肥施用量为93kg·hm-2条件下,秸秆还田后,小麦植株返还到土壤中的钾素量高达60.4~146.3kg·hm-2。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多向农田返还钾素44.6~112.6kg·hm-2。在秸秆还田条件下,种植所有品种(系)的土壤钾素均呈现大量盈余状态,其盈余量为65.7~81.3kg·hm-2,占施钾量的70.7%~87.4%。秸秆还田还有利于缩小不同品种(系)种植农田土壤钾素的差异。秸秆不还田条件下农田钾素盈亏状况在品种(系)间差异显著,而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品种(系)间农田钾素盈亏状况差异较小。钾高效吸收型小麦品种(系)具有较高的钾素携出量和回田量及较低的土壤盈余量,而钾低效吸收型小麦品种(系)则具有较低的钾素携出量和回田量及较高的土壤盈余量。从土壤可持续发展而言,无论小麦品种(系)钾吸收效率高低,秸秆还田条件下麦田均应大幅减少钾肥施用量。
盛婧刘红江孙国峰张丽萍郑建初
关键词:小麦品种秸秆还田钾素养分平衡
金属离子对青霉素菌渣厌氧发酵产气模型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为比较响应面法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法在厌氧发酵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青霉素菌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法设计试验,在发酵体系中添加不同量的Fe^2+、Co^2+、Ni^2+,以确定其对青霉素菌渣厌氧产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2+、Co^2+、Ni^2+单一最佳添加量为:500mg/L、30mg/L、0.3mg/L,产沼气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02.18%、45.48%、60.12%.其促进作用随添加浓度增大呈现:弱-强-弱趋势.使用响应面法及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法对金属离子添加量进行建模优化,并使用批式厌氧发酵进行验证.响应面法建模预测Fe^2+、Co^2+、Ni^2+最佳混合添加浓度为:440.94mg/L、16.22mg/L、0.39mg/L,预测累积产沼气量为1314.49mL,R^2=0.972,试验与验证相对误差为4.65%;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法建模Fe^2+、Co^2+、Ni^2+最佳混合添加浓度为495mg/L、21mg/L、0.5mg/L,预测产沼气量为1551.55mL,R^2=0.991,试验与验证相对误差为0.47%.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法建模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且与验证试验误差小,是一种更有效的仿真方法.说明该方法在优化厌氧发酵金属离子添加具有应用潜力,同时也为厌氧发酵条件优化提供新思路.
方楠赵燕肖习彦花刘敬梁文华程辉彩张丽萍
关键词:厌氧发酵响应面法
防治玉米土传病和地下害虫蛴螬复合微生物种衣剂的研制
2023年
针对目前微生物源杀虫型种衣剂严重缺乏的现状,本文以3株具有杀虫防病功能的芽胞杆菌及其代谢产物为主要成分,研制一种杀虫防病复合微生物种衣剂。通过测定助剂的理化性质及其对3株芽胞杆菌生长的影响,确定助剂种类和用量,最终形成生物种衣剂的配方:贝莱斯芽胞杆菌ZLP-101(≥2×10^(9)cfu/mL)、解淀粉芽胞杆菌ZLP-01(≥2×10^(8)cfu/mL)和枯草芽胞杆菌ZLP-121(1×10^(8)cfu/mL)以1:1:1体积比混合,辅以成膜剂海藻酸钠3%、化学增效剂高效氯氟氰菊酯0.01%、着色剂酸性品红0.2%、增稠剂黄原胶0.1%、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2%。以玉米为供试作物,室内盆栽试验结果显示,该生物种衣剂对地下害虫蛴螬的防效为70.71%,对玉米立枯病的防效达83.64%。研制的种衣剂的相关指标符合悬浮种衣剂及微生物菌剂的国家标准,可用于玉米包衣,防治土传病和地下虫害。
王江平王雅娜张飞燕殷嘉璐刘洪伟董尧坤刘秋玥张丽萍
关键词:芽胞杆菌立枯丝核菌
一种含有脂肽的组合物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脂肽的组合物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所述组合物包括丰原素家族脂肽、伊枯草素家族脂肽和表面活性素家族脂肽。将所述组合物和不同农药复配,能够用于防治半翅目害虫、鞘翅目害虫、直翅目害虫...
刘洪伟赵雯雅刘永锋姚彩苗张丽萍张飞燕王雅娜
益生菌配伍中草药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器官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本文将植物乳杆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的益生菌制剂与消食健脾和抗病毒类中药饲料添加剂联合应用,研究其对AA肉仔鸡(爱拔益加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的影响。本试验选取1日龄AA肉仔鸡1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Ⅰ组为对照组(CK),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添加0.05%的中药制剂、0.05%的益生菌制剂、0.05%益生菌制剂和0.05%中药制剂。饲喂周期35d。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及中药配伍制剂组各阶段的AA肉仔鸡日增重都有所提高,也明显提高了饲料利用率。1~21 d的Ⅳ组日增重较CK组提高了9.08%(P<0.05),料肉比较CK组降低了6.62%(P<0.05)。21~35 d的Ⅳ组日增重较CK组提高了9.69%(P<0.05),料肉比较CK组降低了8.96%(P<0.05)。1~35 d的Ⅳ组日增重较CK组提高了12.97%(P<0.05),料肉比较CK组降低了9.17%(P<0.05)。另外,连续饲喂益生菌及中药配伍制剂35 d,还可以提高AA肉仔鸡胸腺、脾脏和法式囊指数。与CK组相比,Ⅱ、Ⅲ、Ⅳ组胸腺指数分别提高4.11%(P>0.05)、3.89%(P>0.05)、8.80%(P<0.05);与CK相比,Ⅱ、Ⅲ、Ⅳ组脾脏指数分别提高13.81%、14.90%(P>0.05)、30.21%(P<0.05);与CK组相比,Ⅱ、Ⅲ、Ⅳ组法氏囊指数分别提高13.06%、13.83%、28.20%(P<0.05)。结果表明,益生菌与中药制剂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1~35 d的AA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的发育,并且两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在肉禽的养殖过程中,可起到替代部分抗生素的效果。
张飞燕张丽萍张丽萍程辉彩杨继业王雅娜
关键词:益生菌肉仔鸡免疫作用
共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