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云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道炎症
  • 2篇炎症
  • 2篇支原体肺炎
  • 2篇转染
  • 2篇小鼠
  • 2篇呼吸道
  • 2篇呼吸道合胞病...
  • 2篇呼吸道合胞病...
  • 2篇呼吸道炎症
  • 2篇基因
  • 2篇基因转染
  • 2篇合胞病毒
  • 2篇合胞病毒感染
  • 2篇肺炎
  • 2篇肺炎支原体
  • 2篇肺炎支原体肺...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感染
  • 2篇T-BET
  • 1篇重组腺相关病...

机构

  • 5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深圳市新产业...

作者

  • 5篇张云
  • 4篇潘小晶
  • 4篇王锁英
  • 1篇朱章华
  • 1篇李晓娟
  • 1篇韩继敏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四碘甲状腺素自身抗体作为癌症治疗过程中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标志物的应用
本公开大体涉及临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四碘甲状腺素自身抗体作为癌症治疗过程中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标志物的应用。本公开可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真实甲状腺功能状态,提高诊断准确性。
毛羽飞张云 毛朝明 郑文迪 方中刚 王迁 卢东林
经鼻重组腺相关病毒T-bet基因转染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呼吸道炎症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携带T-bet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T-bet)转染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模型小鼠呼吸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健康6~8周龄Balb/c小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RSV感染模型组(B组)、模型/对照病毒rAAV载体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rAAV-eGFP)干预组(C组)及模型/rAAV-T-bet干预组(D组),每组10只。将B组、C组和D组小鼠用滴度为1.26×1010PFU.L-1的RSV液滴鼻,每只100μL;A组用等量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细胞)培养上清液代替RSV液。于RSV接种第5天,再次麻醉小鼠,A组和B组经鼻滴入293细胞培养上清液;C组经鼻滴入293细胞包装的rAAV-eGFP对照病毒液,D组经鼻滴入293细胞包装的rAAV-T-bet。7 d后处死小鼠,检测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成分及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并观察其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1.B组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计数百分比分别为(43.91±10.41)×109L-1、(65.15±1.88)%,A组分别为(14.52±3.57)×109L-1、(25.79±1.07)%,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D组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计数百分比分别为(24.84±4.35)×109L-1、(29.48±11.97)%,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2.B组小鼠BALF中IL-4和IFN-γ水平分别为(74.32±10.06)ng.L-1、(89.36±20.38)ng.L-1,A组分别为(6.01±1.02)ng.L-1、(177.32±18.16)ng.L-1,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D组分别为(49.14±7.59)ng.L-1、(145.28±43.52)ng.L-1,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3.A组小鼠呼吸道无明显炎症改变;B组和C组小鼠小支气管、血管黏膜下和周围肺组织有明显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壁明显水肿;D组小鼠呼吸道炎症明显减轻。结论 T-bet基因转染能改善RSV感染模型小鼠呼吸道内细胞因子IL-4和IFN-γ异常表达,同时对淋巴细胞在肺内聚集、肺组织炎症有一定抑制作用。
张云韩继敏王锁英潘小晶
关键词:T-BET基因呼吸道合胞病毒基因转染小鼠
经鼻T-bet基因转染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呼吸道炎症的影响
<正>目的观察呼吸道内携带T-bet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T-bet)转染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模型小鼠呼吸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健康6~8周龄SPF级Balb/c小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正常对...
张云王锁英潘小晶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重组腺相关病毒T-BET呼吸道炎症基因转染
文献传递
Th17/Treg细胞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Th17/Treg细胞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作用。方法:以56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细胞及Treg细胞的百分率;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中转录因子RORγt及FOXP3mRNA的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血清中IL-17、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MPP患儿急性期Th17细胞百分率及RORγt mRNA、IL-17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恢复期逐渐下降,但仍高于正常(P<0.05);同时,急性期Treg细胞百分率及FOXP3 mRNA、IL-10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1),恢复期逐渐增高,但仍低于正常(P<0.05)。相关分析表明,在MPP患儿急性期,Th17细胞与IL-17及RORγt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821,0.461,P<0.05),Treg细胞与IL-10及FOXP3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236,0.364,P<0.05),而Th17与Treg细胞的表达呈负相关(r=-0.672,P<0.05)。结论:Th17/Treg及其转录因子RORγt/FOXP3、细胞因子IL-17/IL-10参与了MPP的发生及发展过程,MPP患儿体内存在Th17与Treg细胞亚群失衡,Th17细胞占优势,两者具有相互抑制作用,随着病情的逐渐恢复,达到动态平衡。
朱章华潘小晶王锁英张云李晓娟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TH17细胞TREG细胞白介素
6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进一步加深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10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儿科6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住院患儿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结果本组患儿多为支原体肺炎(65例),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顽固性剧烈咳嗽,肺部体征不明显,胸部X线表现下肺多于上肺,右肺多于左肺,婴幼儿主要为斑片状模糊影,年长儿则表现为节段或大叶实变及大片状阴影;且婴幼儿较年长儿更多伴有肺外脏器受损表现。早期规范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治疗,对疾病的转归有重要意义,同时有肺外合并症者,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论应加深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合理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进一步认识,以便有效地提高儿科医生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水平。
许日红潘小晶王锁英张云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