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强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土壤
  • 3篇土壤侵蚀
  • 2篇遥感
  • 2篇遥感分析
  • 2篇人文
  • 2篇人文因素
  • 2篇陇东黄土
  • 2篇陇东黄土高原
  • 2篇经济损失分析
  • 2篇黄土高原
  • 1篇贷款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 1篇世行
  • 1篇世行贷款
  • 1篇水保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保持
  • 1篇丘陵区
  • 1篇热岛效应

机构

  • 5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潘竟虎
  • 5篇张伟强
  • 4篇秦晓娟
  • 3篇刘春雨
  • 1篇任皓晨

传媒

  • 1篇现代农业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国水利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嘉峪关市瞬时热力场空间格局的遥感分析被引量:15
2007年
利用1990年Landsat TM和2000年ETM+热红外遥感数据、土地利用专题图件、气象资料反演了干旱生态脆弱并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地区嘉峪关市的地表温度,对嘉峪关市的瞬时热力场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进行了多角度分析。结果表明:嘉峪关市城区地温明显高于周边郊区,形成独立的"热岛;"下垫面性质对于区域温度有直接的影响,下垫面的地温分布表现出与地面覆盖类型很强的相关性;未利用地对嘉峪关市热效应的贡献度最大;所有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之间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负相关程度最高的是耕地;分区地温差异较大,城区热岛效应明显。最后,提出了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提高植被覆盖率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缓解区域热岛效应的建议。
潘竟虎任皓晨秦晓娟张伟强刘春雨
关键词:热力场热岛效应遥感地表温度
土壤侵蚀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以世界银行水土保持庆城项目区为例被引量:3
2007年
基于遥感融合影像和GIS技术,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计算了庆城县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二期项目区1998和2004年的土壤侵蚀量;通过FRAGSTATS软件计算了多种景观类型参数,并从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2个层次上分析项目区土壤侵蚀的分布格局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6年间项目区平均侵蚀模数从1998年的7 877.6 t/km2下降到2004年的7 058.4 t/km2,侵蚀面积净减少525.8 hm2,输沙量减少34.11×104t;土壤侵蚀景观类型的主要转化过程是极强度转化为强度和强度转化为中度。在景观尺度上,斑块数量减少,平均面积增大,SDI由1998年的1.720减小为2004年的1.706,SEI由0.960减小为0.952;在斑块类型尺度上,微度、轻度和中度侵蚀类型破碎化程度下降,而极强度和剧烈侵蚀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上升。
潘竟虎刘春雨秦晓娟张伟强
关键词:土壤侵蚀黄土丘陵区GIS
陇东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人文因素及经济损失分析——以甘肃省水保世行贷款二期项目区为例被引量:1
2007年
选取13个主要的人类活动指标因子,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计算了人类活动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联度指数,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干扰度,并建立了驱动力定量模型;采用替代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恢复费用法对陇东黄土高原项目区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坡耕地面积比重和人口密度是陇东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主要驱动力;项目区2004年度的土壤侵蚀经济损失达5734万元。
潘竟虎刘春雨张伟强秦晓娟
关键词:土壤侵蚀人文因素陇东黄土高原
陇东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人文因素及经济损失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选取13个主要的人类活动指标因子,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计算人类活动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联度指数,探讨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干扰度,并建立驱动力定量模型;采用替代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恢复费用法对陇东黄土高原项目区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坡耕地面积比重和人口密度是陇东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主要驱动力;项目区2004年度的土壤侵蚀经济损失达5734万元。
潘竟虎张伟强秦晓娟
关键词:土壤侵蚀人文因素经济损失陇东黄土高原
张掖绿洲冷岛效应时空格局的遥感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地表温度是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环境因子,中小尺度区域的热量资源和热场分布对绿洲冷岛效应的研究以及评价绿洲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LandsatTM卫星影像,采用单窗算法,反演了张掖绿洲1999年和2007年两个时期的陆地表面温度(LST),构建了绿洲"冷岛"比例指数,定量分析了张掖地区近8年来绿洲冷岛效应的时序变化,并且通过对张掖热场的分析,揭示了冷岛效应的空间变化特点。结果表明:①张掖绿洲冷岛效应明显,但近8年来有减弱的趋势;②南北向绿洲内部和荒漠内部温度差异均在减小,城区温差在扩大;东西向绿洲内部和城区内部温度差异均在减小,荒漠温差在扩大;③水体、耕地、草地、建设用地和林地的平均LST有所降低,荒漠等未利用土地LST有所升高,其中建筑用地的LST减幅最大。为研究绿洲的光、热、水、土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变化,评价绿洲的稳定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同时对绿洲与荒漠之间的大气物理模型及动力学有一定参考意义。
潘竟虎张伟强
关键词:冷岛效应绿洲内陆河遥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