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兴照

作品数:18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9篇商代
  • 5篇甲骨
  • 5篇甲骨文
  • 3篇水利
  • 2篇山居
  • 2篇排水
  • 2篇魏晋
  • 2篇魏晋南北朝
  • 2篇南北朝
  • 2篇聚落
  • 2篇考古
  • 2篇考古发掘
  • 2篇黄河
  • 2篇河流
  • 2篇北朝
  • 2篇卜辞
  • 1篇大禹
  • 1篇大禹治水
  • 1篇稻作
  • 1篇稻作农业

机构

  • 18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8篇张兴照

传媒

  • 5篇殷都学刊
  • 2篇东岳论丛
  • 2篇黄河科技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华夏考古
  • 1篇农业考古
  • 1篇南方文物
  • 1篇青岛大学师范...
  • 1篇许昌学院学报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5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史前洪水治理与传统水利的肇始
2023年
传说及文献所载上古时期的洪水是真实存在的,这可以得到古地理学及考古材料的证明。洪水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洪涝灾害,其发生的地域相当广泛。大禹治水是中国文明初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可谓传统水利的肇始,其内容包括防洪治河、农田水利及水运利用。大禹治水确立了水利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水利与国家、民生息息相关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深刻认知。
张兴照
关键词:大禹治水传统水利
甲骨文所见殷人空间观念被引量:1
2017年
甲骨文字构造反映了殷人地理认知方面的空间观念,包括空间方位界定、疆域意识及层级结构划分。甲骨文里有东西南北中的方位概念,其明确的四方观可由大量东西南北四方之辞验证,八方观念可能已经出现并用于指称地理空间,但其使用不多,表述尚未定型。殷人方位辨称还有左、右、上、下、内、外等。殷人具有不同范围等次的空间视野,除了方位,尚有疆域与结构的空间观念,如田、邦、封、对等表界划,圉、囿、邑、啚等表区域,奠、戈、郊、牧、野、林、冂等表结构。以甲骨文字表述商代疆域的层级结构为:王邑外谓之郊鄙,郊鄙外谓之奠牧,奠牧外谓之邦方,邦方外谓之四戈。
张兴照
关键词:甲骨文
商代稻作与水利被引量:7
2010年
In historical period,rice cultivation in northern China experienced the vicissitude relapse process with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The Shang Dynasty was at the end of the mid-Holocene warm period.With moist background,it had the rice planting conditions in the northem area.There are varieties of opinions on the explanation of the word "rice" on the Carapace-bone-scrip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glyph characteristics,the statement of" is rice" can be made further demonstrated.Rice cultivation in the north area of the Shang Dynasty has been confirmed in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The water conservancy of the rice planting can be developed in the wet fields.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an help us to know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ice cultiv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in the Shang Dynasty.
张兴照
关键词:稻作农业水利商代考古发掘农业环境
商代邑聚缘山分布考
2023年
甲骨文中有为数不少的高地貌专名,表明其时人们对山地丘陵地貌的熟悉。与山、阜、麓、丘、京相关的地名有近200个,启示我们文明时代早期不仅都城选址位于“大山之下”,一般聚落亦或大量分布于山麓或丘陵地区。商代早晚期都城分别位于豫西山地向黄淮平原的过渡地带及太行山东麓山前地带,周围王畿区都有着数量众多的中小邑聚。根据考古资料考察冀南与鲁西北两个区域不同地形的聚落数量,更可揭示商代聚落有缘山分布的重要特征。
张兴照
关键词:甲骨文商代山居
李民先生的甲骨文研究
2019年
李民先生是殷商史与尚书学研究领域的专家,追踪其学术道路,可以发现其运用甲骨文进行古史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甲骨文材料对商代都城与商代地理的探讨;二是利用甲骨文材料对《尚书》所作的研究,包括利用甲骨文进行尚书学本身的研究、《尚书》与甲骨文相参照对古史的考察、《尚书译注》对甲骨文材料的利用等。历史学家介入甲骨文研究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在李民先生的历史研究中,甲骨文是考察早期文明与地域文化的一把钥匙;由李民先生的所言所思,可以看出甲骨文研究有着历史学家的深情寄托。
张兴照
关键词:甲骨文殷商史尚书
商代邑聚蓄水设施考察被引量:2
2010年
张兴照
关键词:排水设施蓄水商代考古发掘聚落水井
因势而造,因地制宜——试论商代邑聚营建的环境适应性
2022年
商代聚落并非随意而建,在立邑规划布局方面注意地形走势及微观地貌的选择,以适应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城市重要功能区的趋高避下、筑城的不拘形状等反映了邑聚营建选址高地与顺应山川走势的特征。商代聚落多种建筑类别在防雨和排水方面有因应环境的举措,建筑形式、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等对地理环境都有所考虑,不同地区建筑差异的背后,就地取材、适应环境实为其共性。商代邑聚营建多具因势而造、因地制宜的环境适应性。
张兴照
关键词:商代环境适应性
商代地理环境研究
商代处于全新世大暖期末段、文明时代的早期,地理环境与今天多有不同。甲骨文呈现出殷人视野中的地理环境:商代自然环境状况良好,有其鲜明独特的地理表征;商代人居环境则体现了和谐的人地关系。  源于地理环境的自然名物字原在甲骨文...
张兴照
关键词:商代地理环境甲骨文字
水上交通与商代文明被引量:6
2013年
水上交通在文明时代初期的地位非常重要。借助已脱离原始形态的水运工具,商代黄河干支流皆可通航,其时人工水系航运亦不当为空白。水上交通与商代文明有密切的关系:商代都城选址及战略要地的建构考虑到水运这一重要因素;水上交通在军事征伐中发挥着作用;商代的贡纳、贸易特别是江南铜的北上有赖于水运;水运之路推动着商代文明的自身发展与向外播衍。
张兴照
关键词:水上交通黄河
商代邑聚临河选址考论被引量:2
2010年
在我国古代早期城邑选址考虑的诸多因素中,水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商代邑聚延续史前时代以来居址近水的规律,表现出临河选址的特征,考古所见几座商代都城均距河流不远,方国邑及各地中小邑聚也与河流关系密切。商代邑聚临河选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取水之便、水运之利、农作之宜及防火的考虑。
张兴照
关键词:商代聚落河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